
《CyborgIN》:CyberDaily关于脑机接口-仿生义肢-赛博格的子栏目。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联合Tools for Humanity负责人Alex Blania,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 Merge Labs 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这家新公司瞄准的目标很明确,与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正面竞争。
消息称,Merge Labs计划以约8.5亿美元的估值,融资约2.5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预计来自OpenAI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值得注意的是,Altman本人并不会投入个人资金,也不会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Blania因“World ID”项目而广为人知,该项目利用虹膜扫描技术进行生物识别和数字身份认证。
与Neuralink不同,Merge Labs打算研发一种高带宽、侵入性更低的脑机接口技术。其应用不止于医疗康复,还将延伸到更广阔的人机融合场景,借助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让人脑与计算机实现更自然、更高效的连接。
一场延续多年的思考
对于脑机接口,Altman并不是突然兴起。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The Merge》中,他就探讨过“人机合并”的可能性——这是硅谷常谈的话题,指人类与机器的深度融合。他当时预测,这一趋势可能最早在2025年出现。
在Altman看来,这种融合并不是瞬间发生的奇点,而是一个悄然进行的渐进过程。事实上,我们早已身处其中:手机支配着我们的时间安排,社交媒体影响情绪,搜索引擎塑造观点,而背后的算法复杂到连设计者也未必完全理解。人工智能和人类已经进入共同进化阶段:AI塑造我们,我们又推动AI迭代。
他相信,这一进程几乎无法阻挡。只要物理定律允许,技术就会不断向前发展。未来,超强人工智能、基因增强、脑机接口等,都将相继出现。人类可能会通过直接的大脑植入,或者与智能系统建立无缝互动的方式,与技术实现融合。否则,不同“物种”间为了争夺主导地位而发生冲突的风险将难以避免。
速度可能比预期更快
Altman在文中还提醒,硬件性能和AI突破的关系极其紧密,再加上投入这一领域的优秀人才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一切会让人机融合的时间表大大提前。他甚至形容,这是“双指数加速”,一旦开始,就会超乎想象地迅猛。
在他看来,全世界应当尽早认真对待这一议题,并进行跨国协调。毕竟,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人类的未来走向。
Neuralink与Merge Labs的不同路径
作为对照,马斯克2016年创立的Neuralink,已经在多个重度瘫痪患者身上进行过脑机接口试验,让他们仅凭意念操控设备。今年5月,Neuralink完成了6亿美元融资,估值接近90亿美元。相比之下,Merge Labs在起步阶段就强调低侵入性和多场景应用,显然希望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
Altman将公司命名为Merge,正是取自他多年前提出的人机合并概念——在他看来,最理想的未来是人类与AI站在同一阵营,共同关心彼此的福祉,而不是互相竞争。他认为,这或许是人类在未来技术浪潮中保有主动权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