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Link 编程夏令营(GLCC)由 CCF 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导、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CCF ODC)主办,覆盖近千所高校,联合开源基金会、企业、社区及专家,依托真实开源项目开发,旨在通过实践助力学生提升技术、成长为开源人才,同时推动开源生态繁荣。
其中,飞桨开源社区深度参与,不仅担任核心出题方,更派研发专家全程指导学生攻克技术难点、完成开源任务,助力多名学生成长为飞桨开源贡献者(PFCC),为飞桨生态注入新生力量。本期我们采访了 PFCC 代表、GLCC 明日之星陆琦同学,由他为大家分享参与心得。
“我之前以为 GLCC 就是大厂开放一些边角料课题给在校生练练手,但参与之后发现,飞桨的赛题足够硬核,它的难度、复杂度、完备度都远超我的预期。最终,它给我的收获也远超预期。”
说出这番话的,是2023届 GLCC 明日之星——陆琦。
从一名对开源世界满怀好奇的新人,到深入飞桨框架源码的核心贡献者,再到顺利斩获百度飞桨团队的实习 offer,陆琦在 GLCC 的舞台上,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技术蜕变。
他的故事,或许能给正在技术道路上探索的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与力量。
▎1.始于热爱,一个“蓄谋已久”的决定
谈及为何参加 GLCC 的飞桨课题,陆琦的回答清晰而坚定:这是一个始于技术热爱,并结合了职业规划的“蓄谋已久”的决定。
在校期间,陆琦和室友就常常关注“GLCC”这类面向学生的开源活动,希望通过实战项目锤炼技术,为简历增加一抹亮色。而他与飞桨的缘分,则更早一些。

兴趣的种子:早在22年学习深度学习框架时,陆琦就发现,中文世界里关于框架内核的优质内容,“半壁江山”都来自飞桨。后来,他参与一家深度学习框架创业公司的项目,一位前飞桨员工 Mentor 更是极力向他推荐飞桨,建议他深入研究开放的源码和完善的技术博客。
明确的目标:对于陆琦而言,参加 GLCC 的飞桨课题不仅是为了提升技术,更是为了一个宝贵的职业机会。“我就想着能不能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锤炼项目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能有机会进入百度这样国内一流的 AI 团队去实习。”
最终,当 GLCC 的赛题放出时,陆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足够硬核”的飞桨赛题,开启了自己的挑战之旅。
▎2.硬核挑战,一次深入源码的“攻坚战”
陆琦选择的赛题是“PyLayer 功能支持动转静”——一个旨在支持模型中 PyLayer 的自定义层能够被动转静感知并正确地生成静态图 Program,支撑转静训练和导出推理。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骨头。
“开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一是飞桨框架的源码体量大、结构复杂,完全看懂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二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动转静的技术原理,需要从零学起。” 陆琦回忆道,在项目的前半个月,他甚至没有写一行代码,全部时间都用来啃源码、读论文、和导师讨论技术方案。
面对挑战,他没有“闭门造车”。飞桨社区导师提供的强大支持,成为了他攻坚克难的关键:
高效的沟通机制和充分的技术方案讨论:导师留杰从一开始就和他建立了每周一次的线上 Meeting,集中答疑、同步进度、评估风险,甚至会拉上内部的研发同学一起参与技术讨论。
开放的过程追踪:导师建议他在 GitHub 上开设一个专门的 Repo,用来记录每一次的会议纪要、遇到的困难和技术进展。这不仅方便了导师的指导,也为后来者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参考模板。
“我和 Mentor 的沟通几乎没有 gap,非常顺畅和高效,体验感很好!”陆琦感叹道。
▎3.超越预期,技术与软实力的双重蜕变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总结这次参赛体验,陆琦给出了他的答案:技术挑战、团队协作、开源机遇。

这场硬核的“攻坚战”带给他的,是远超赛前预期的巨大收获:
1.技术的深度:通过深入飞桨源码,他不仅攻克了动转静的核心原理,更做出了一项小小的技术突破——在基于抽象语法树(AST)的转写方案中,成功支持了自定义 Python 算子,而这是当时许多竞品方案未能做到的。
2.协作的广度:他学会了如何与一个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进行高效的线上协同、项目管理和进度把控。“这对我后续的工作和学习非常有帮助。”
3.社区的温度:GLCC 的飞桨课题为他打开了通往开源世界的大门,让他第一次真正与开源社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并体会到了为开源贡献力量的成就感。
“从硬实力到软实力,再到一个宝贵的机会,这就是 GLCC 的飞桨课题带给我的。”
▎4.星光延续,从明日之星到飞桨核心框架贡献者
当得知自己获奖时,陆琦坦言“非常惊喜”。他原本只是抱着完成任务、锻炼能力的心态,没想到最终能在一众优秀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明日之星”的荣誉。

而更大的惊喜,早已悄然降临——凭借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他顺利获得了飞桨团队的实习 Offer!
陆琦的开源之路越走越宽。他深度参与了飞桨静态图新 IR 核心机制的完善、分布式相关技术支持等核心工作,对整个深度学习框架技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5.写给未来的你,“参赛通关指南”
作为“过来人”,陆琦也为新一届的参赛者们准备了一份真诚的“通关指南”:
心态上:勇敢投递!大部分课题的导师都非常友好,很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经验而害怕。
选题上:匹配规划,选择完备课题。 尽量选择与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相关的、课题本身比较独立和完整的项目(如为框架新增一个独立 feature),这样做下来会更有成就感,项目经历也更有价值。
过程中:拒绝闭门造车,拥抱沟通!一定要和 Mentor 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进度和问题。要有耐心,不畏难,努力吃透源码。
对于飞桨新手:多看官方文档,多和开源社区的大佬们交流,大胆提 PR,大胆提 Issue!
想拥有和陆琦一样的硬核成长经历吗?
欢迎了解飞桨开源社区,开启你的 star 之路!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
https://aistudio.baidu.com/overview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