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成妍菁
上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发布2025年Q2财报,其中多项业务指标超出市场预期。
有分析师认为,自从腾讯音乐调整运营战略后,其业绩就开始一路稳中向好,即便是在MAU连续三年多下跌的情况下,仍旧能保持在线音乐收入的增长。
财报显示,TME第二季度总收入达84.4亿元,同比增长17.9%;调整后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6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24亿元增长26.4%。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4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7.4亿元增长17.1%;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0.7元增长至11.7元,用户付费意愿与消费能力的提升趋势显著。
相对社交娱乐板块的锐减,在线音乐服务仍旧是TME业绩上涨的主动力,财报发布第二天,股价上涨17%,市值达到3200亿港元,超过百度。
在线音乐收入撑起TME半壁江山
财报显示,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相比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4.2亿元增长26.4%,达到人民币68.5亿元,这得益于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广告服务、艺人周边和线下演出收入的增加。
此前和分析师左迪沟通时,对方就提到今年剧场和现场演出被市场激活,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虽然过去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市场供给陷入停滞期,但剧场演出一直是增长的状态。
过去一年,腾讯音乐开始介入线下演唱会、实体演出环节,成功主办韩国顶级艺人G-DRAGON(权志龙)在中国澳门的演唱会,吸引了超过3.6万名观众参与;并为薛凯琪、袁娅维和说唱歌手GAI等举办一系列体育馆级大型演唱会。
财报中提到,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人民币43.8亿元(6.11亿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7.4亿元增长17.1%,这一显著增长主要是由于单个付费用户的月均收入提升所推动。
互联网圈内人士韩南看来,如今TME能够有如此多“死忠粉”,很大程度源于2022年运营策略的转变。
腾讯音乐从2022年开始调整会员体系,效仿长视频平台的付费模式,在原有绿钻会员基础上新增了更高阶的"超级会员"选项。
原本绿钻豪华版每月费用约15元,而超级会员的价格直接涨到40元/月,涨幅接近三倍。
开通超级会员后还能获得演唱会门票优先购买权,本季度可提前预定G-DRAGON和BLACKPINK的演唱会门票,以及系列星光卡等周边产品服务的购买权益。
截至目前,腾讯音乐SVIP订阅用户已经突破1500万,创下历史新高。
知情人士称,腾讯音乐的做法有点像当年的Netflix,都是通过提升会员价格,从现有用户中挖掘深度付费人群。
虽然在推出之时遭到用户质疑和诟病,甚至一度影响其MAU的增长,但这一策略最终为TME后续的增长带来了显著成效。
2023年,在线音乐业务的收入增幅达到39%,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21年的36.7%跃升至当年的62.4%。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梁柱表示:“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与沉浸式体验的打造,我们的在线音乐业务实现了稳健增长。付费用户规模和单个付费用户的月均收入持续提高,用户活跃度也不断提升。
社交娱乐板块下降,直播收入有所削减
财报显示,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相比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7.4亿元下降8.5%,降至人民币15.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1%,达到人民币46.9亿元。
主要是由于与IP相关的成本增加,如艺人周边成本、线下演出成本和广告代理费用。同时,随着社交娱乐服务收入的下降,收入分成成本有所减少。
分析师左迪表示,如果翻看TME的早年间财报,可以发现腾讯音乐的收入大多来自直播打赏。事实上,资本市场对秀场直播的估值并不高,因为这类业务充满不确定性。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网易云音乐的最新Q2财报中,其社交娱乐服务净收入也在同比减少。
原因在于音乐流媒体平台的竞争核心在于“版权”二字,公开资料显示,腾讯通过旗下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全民K歌四个平台,几乎包揽了行业95%的版权资源。
后又拓展长音频业务边界,相继收购懒人听书和喜马拉雅APP,以此不断扩大TME的内容优势。
就在今年五月,腾讯音乐拟入 股韩国 SM 娱乐成为第二大股东;2025 年 6 月底,QQ 音乐正式上线“Bubble”产品,订阅费用28 元/月,让用户可以与数百名SM、JYP、CUBE等公司的韩流艺人直接互动交流在Bubble内,艺人可以为粉丝发布专属消息,分享独家内容。
不难发现,现如今音乐流媒体平台不再单纯局限于单一播放,而是重在构建社区生态,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目光。
有分析师提到,相对Spotify 40%以上的付费率来看,TME20%的付费率仍旧有可挖掘的潜力。
这或许是未来TME能够讲好的故事之一。
(关于更多TME和腾讯相关的内幕,添加作者微信 Who123start 了解更多)
(注:本文中出现的左迪、韩南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