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联集成深度报告:发力碳化硅&AI打开成长天花板(59页PPT)

半导体在线 2025-08-19 16:30
第四届功率半导体与先进封装测试创新高峰论坛
为促进功率半导体和先进封装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探讨最新技术进展、工艺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无锡市集成电路学会和半导体在线将于2025年9月18日无锡市组织召开第四届功率半导体与先进封装测试创新高峰论坛,欢迎参会、参展等合作。
戳此链接查看会议议题和前100家报名单位名单!
资讯配图
扫码报名参会

—以下内容已上传【半导体在线】知识星球,成员可登录星球搜索关键词下载(文末查看如何成为星球成员)

植根新能源产业链把握新趋势,发力打造本土一站式系统代工平台。芯联集成以功率&MEMS代工立身,脱胎于中芯国际使其拥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和产业资源,目前已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率代工平台。当前智能汽车产业呈现出“整车架构趋向集中、产业链趋向缩短”趋势,这一背景下终端整车厂更加倾向于与上游的厂商进行直接采购和IP共同开发,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大势,以全面嵌入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助力核心芯片国产化为目标,努力构建本土一站式系统代工平台。从核心业务来看:
1)功率条线,公司代工产能充裕,8/12英寸硅基晶圆月产能分别为17万/3万片;公司高功率IGBT/SiC功率模组封装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覆盖IGBT-SiC塑封、灌胶全系列模块,支持70KW-300KW车型,客户覆盖中国主流车厂及系统厂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车规级IGBT生产基地之一;据NE时代数据显示,公司在2024年我国功率模块装机量占比已达到7.4%,位列本土第五。
资讯配图
2)MEMS条线,公司深耕消费领域,高性能MEMS麦克风产品已完成国际头部终端的认证并进入规模量产,应用范围逐步向智能汽车领域渗透,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MEMS晶圆代工厂。
3)高端模拟芯片条线,立足车规级BCD平台,工艺技术国际领先,公司已具有10余个BCD工艺平台进入量产,覆盖汽车48V系统、AI服务器电源等热点应用,全面跟随并助力本土智能汽车架构升级。
汽车芯片兼具高准入门槛及高客户粘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提升代工产能以及不断在汽车产业链扩大业务外延,有望强化自身系统代工能力,助力营收及盈利中枢提升,长期推动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化。
产业链降本驱动应用渗透,碳化硅条线打开成长天花板。碳化硅功率器件能够使系统适应更严苛的运行环境、提升总体效率、有效降低电气系统尺寸,综合降低运行及系统成本。当下碳化硅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根据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4Q4碳化硅逆变器在全球电动汽车逆变器中渗透率约16%。在工业领域,碳化硅器件在助力光伏&储能系统效能提升的同时,随着技术成熟和产业链降本,高规格产品的推出也逐步赋能电网系统升级。据YOLE预测,到2029年全球功率碳化硅市场规模有望超越100亿美元,产业市场天花板仍有望提升。芯联集成是国内率先突破主驱用SiC MOSFET产品的头部企业, SiC工艺平台已实现650V-2000V系列的全面布局,出货量稳居亚洲前列。产能方面,公司6英寸SiC MOSFET产能为8000片/月,8英寸SiC MOSFET已实现工程批下线及通线,已于2025H1批量量产。公司2024年来自碳化硅条线的收入为10.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碳化硅在应用终端的持续渗透或将加速推动产业链各节点走向成熟,同时带动碳化硅功率器件降本,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技术规格提升和成本结构优化,碳化硅业务有望加速成长。
发力AI&人形机器人赛道,打造全新增长曲线。AI大模型不断涌现使得全球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据TrendForce预测,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年增幅度达到46%。在此背景下,作为算力的核心载体,AI服务器的性能和能效要求日益严苛,对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和高稳定性的服务器电源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为上游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大模型、生成式AI技术的升级也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进程,不断向智能汽车、工业自动化、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渗透,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公司专注于功率代工及BCD平台搭建,凭借长期高规格的研发投入及前期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及优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有效搭乘AI产业发展快车。目前,公司已将AI作为第四大增长引擎,服务器电源平台产品已覆盖从PSU、IBC及POL的各级供电应用,并通过旗下芯联资本布局机器人产业,已获得了机器人灵巧手的订单,未来还将持续围绕机器人新系统开发并提供电源、电驱及传感等各类芯片。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
由于文章篇幅过长,如需获取完整PDF版,
关注“半导体在线”,关注后回复“666”获取高清PDF版。
资讯配图


以上资料已经上传知识星球,如需获取以上资料,可选择成为半导体在线的知识星球会员。

更多报告下载点击小程序

资讯配图

来源:上海证券
作者:陈凯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立即报名第四届功率半导体与先进封装测试创新高峰论坛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碳化硅
more
开工丨创盛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建设
三个碳化硅项目披露最新进展!
2025年中国碳化硅辊棒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及投资风险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链全景图
英飞凌碳化硅 SPICE 紧凑型模型:解锁器件优化新路径
一个碳化硅巨人的非自然死亡
IPAC碳化硅直播季丨如何应用CoolSiC™ MOSFET设计高能效系统?
山西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启动,总投资约17亿!
香港首座8英寸碳化硅晶圆厂获批
新品 | 第二代CoolSiC™ MOSFET G2 750V - 工业级与车规级碳化硅功率器件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