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具备性能优势,企业开始加速布局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20 12:00

在新能源和电子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固态电池有望凭借性能优势脱颖而出。传统锂离子电池受限于其采用的有机电解液,虽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接触上表现优异,但充放电过程中的副反应不仅缩短了电池寿命,更因电解液的易燃性而存在安全隐患。

相比之下,全固态电解质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安全性能及良好的材料兼容性等优势脱颖而出,尤其能有效遏制锂枝晶生长,显著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结构上来看,全固态锂电池在构造上比传统锂离子电池要简单,固体电解质除了传导锂离子,也充当了隔膜的角色。

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电解液、电解质盐、隔膜与黏接剂聚偏氟乙烯等都不需要使用,大大简化了电池的构建步骤。鉴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已逼近理论极限,固态电池凭借可搭载高容量锂金属电极的潜力,有望实现能量密度飞跃至 500W·h/kg,因此全固态电解质技术正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成为推动锂电池技术迈向下一代的重要突破方向。

固态电池结构图

资讯配图

来源:《锂离子电池技术前沿与发展》、国金证券研究所,思瀚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集成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液态电池。首先是高安全性,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显著提高了热稳定性。液态电解液的热分解温度通常低于 160℃,而固态电解质如氧化物的热分解温度可超过 500℃,大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其次是高比能,固态电池的电化学窗口高于 5V,远高于液态电池的 4.4V 以下,这使得它能够适配高比能的正负极材料,提升能量密度。与锂负极搭配时,固态电池的比能量有望达到 500Wh/kg,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第三个优势是易成组,固态电池无需使用隔膜,内部为串联结构,简化了系统集成,降低了成本。

 政策端已形成“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的立体化支持体系。今年以来工信部和部分地区均已发布多个政策文件支持固态电池的长期发展,从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来看,工信部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2027 年前打造 3-5 家全球龙头企业;上海市相关部门提出计划到 2030 年建成覆盖固态电池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珠海工信局明确固态电池发展时间节点,目标 2027 年形成固态电池产业集群、2030 年实现批量交付及产业初步规模。

今年以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推动固态电池发展如下

2025 年 2 月 工信部等八部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提出 2027 年前打造 3-5 家全球龙头企业。

2025 年 2 月 上海市相关部门《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计划到 2030 年建成覆盖固态电池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构建产业生态。

2025 年 3 月 19 日 珠海工信局《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明确固态电池发展时间节点,目标 2027 年形成固态电池产业集群、2030 年实现批量交付及产业初步规模;重点发展半固态电池量产和全固态电池研发、干法工艺、电解质膜制备、高比能正负极等关键技术和工艺;辅以产业支持、金融、资金与机制等保障措施。

2025 年 4 月 8 日 工信部科技司《2025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 年)》,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等标准体系,以高水平标准建设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4 月 28 日 工信部《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及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推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标准审查报批,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研,持续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水平;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

2025 年 5 月 22 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和制造技术的革新是实现从传统液态电池经原位固态化电池直至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基础。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到了对我国固态电池发展关键时间点的规划建议,中期(2025-2030 年)以目前国内已有的固态电池研发和量产能力基础,通过原位固态化技术,采用新材料,改造现有产线,优化现有技术体系,实现产品升级,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一致性和寿命等关键指标,同步开展全固态电池及新电池体系的前瞻性研发,为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电动航空、规模储能、国家安全等战略需求;

远期(2030-2035 年)在原位固态化电池技术基础之上,加速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和应用领域,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等要素,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形成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绿色零碳的产业生态,拓展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并扩展到极地、高寒地带、平流层、深空等国家战略特殊应用场景。

目前固态电池正处于测试阶段因而出货量较少,远期有望凭借性能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主流。根据 GGII 和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 7GWh,考虑到技术优化普及需要的时间,预计 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根据预测 2027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8GWh,2028 年达到 30GWh,2024-2028 年期间复合增速为 44%。

 面对固态电池的产业趋势,多家车企对固态电池的装车时间进行了规划布局。在商业应用方面,东风、蔚来、赛力斯等车企已成功实现半固态电池的装车,甚至已经开始交付。与此同时,一些海外企业选择直接跳过半固态电池领域,直接投身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大众、宝马、丰田、奔驰、日产等知名汽车品牌也规划在 2025 年至2030 年期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动力汽车。

电池企业对固态电池的重视度显著提升,纷纷开始进行产能布局。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也成为科研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电池企业的产能规划来看,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2025 年规划产能在 8GW 以上,技术路线以氧化物/硫化物全固态为主,面向高端车用市场;第二梯队(卫蓝、清陶)聚焦细分领域,2025 年规划产能在 5GW 以上,技术路线选择了氧化物,适配消费电子及特种场景;第三梯队的企业 2025 年规划产能基本也在 2GW 以上。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 于 我 们  资讯配图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电池
more
性能提高2至3倍,原材料、技术自主可控,这种锂电池将全面投产→
6300mAh!小米16 Pro电池曝光了
3月出厂新车,电池竟来自3年前!这家新势力真会玩
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小米16小直屏新旗舰中最大电池?| 荣耀Magic8系列入网 中屏8E2来了
国补后 5599.2 元起,ThinkPad E14 AI 元启长续航版首销:U5 228V/U7 258V、64Whr 电池
福特-SK ON新能源电池项目在美投产 区势·新能源
华为三款新车齐发!100度电池+机械臂自动充电,配置卷到没朋友,预订3万+,又要卖爆了……
低空领域动力电池配套商分析
三星Galaxy S26中杯备案:骁龙8 Elite 2、4300mAh电池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