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工业软件市场并购加速的商业逻辑!

数字化企业 2025-08-21 15:31

资讯配图

2025年以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并购加速。从西门子并购Altair、Synopsys并购Ansys这两起百亿级交易的尘埃落定,到达索系统、PTC、Salesforce等国际巨头的持续跨界扩张,再到两家国产工业软件公司的合并,以及浩辰软件、索辰科技、概伦电子等在CAX、EDA等领域的奋勇突围,每一笔交易都牵动着产业链的神经。那么,这一系列并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对整个工业软件市场又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

内容提要/OVERVIEW
 - 文章信息 - 


本文由e-works黄培博士、黄菊锋、王阳原创报道。


01
2025年全球工业软件并购回眸
全球 EDA 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于2025 年 7 月 正式宣布,以 350 亿美元完成对工业仿真软件领导者 Ansys 的全资收购。这场历时 18 个月、横跨 8 大监管辖区的科技并购案终于落锤,创下工业软件史上最大并购金额纪录。

▶️ Ansys正式加入新思科技(来源新思科技

西门子在2025年以来展开了密集的并购布局。3月,以100 亿美元完成对工业仿真和分析软件提供商Altair的并购,成为其史上第二大并购案。4-5月间,先后并购了PCB设计先锋DownStream Technologies和EDA开发商Excellicon,以强化其PCB设计到制造的数字化流程,填补在时序约束环节的能力缺口。5月,完成了对硬件内容营销平台Wevolver的并购,并将其整合至2021收购的Supplyframe旗下,以拓展全球工程社群的覆盖范围、内容资源以及数字营销能力。7月,西门子再掷51亿美元完成对生命科学软件领先企业Dotmatics的并购,推动将AI驱动的PLM产品组合延伸至生命科学领域。同期,完成了ebm-papst集团工业驱动技术业务的收购,以持续巩固在柔性制造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的前沿地位。

达索系统旗下Centric Software于2025年2月,以2.2亿欧元的企业价值收购了产品信息管理(PIM)和产品体验管理(PXM)解决方案领先提供商Contentserv,成为其夯实消费领域优势的关键落子。7月,达索系统又完成了对软件定义自动化系统公司Ascon 旗下Ascon Qube技术的并购,旨在通过整合AI驱动的机器级自动化能力,进一步强化其在工厂虚拟孪生领域的领先地位。

▶️ 达索系统完成了对Ascon Qube技术的并购

PTC在2025年4月并购了应用生命周期管理(ALM)和系统工程开发及咨询服务商IncQuery Group,以进一步强化在ALM和系统工程领域的实力,并加快ALM和PLM产品组合的集成。

Salesforce在2025年5月宣布以约80亿美元的股权价值收购企业级云数据管理领导者Informatica,这距离双方取消首次收购尝试有13个月。此次重启收购,被誉为是Salesforce布局“AI CRM”战略的关键一步,预计该交易在其2027财年初完成。

国内工业软件厂商的并购同样引发广注。2025年4月,浩辰软件宣布成功收购匈牙利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开发公司CadLine。7月,泊松软件和天喻软件正式宣布合并,着力打造覆盖设计、仿真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体化工业软件体系,合并后天喻软件成为泊松软件控股子公司。

此外,索辰科技于2月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索辰数字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力控科技51%股权,以全力完善其物理AI产品线的研发。概伦电子在4月宣布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通过整合前者的IP资源与后者的芯片定制能力,构建“EDA+ IP“的深度协同生态。广立微在8月宣布全资收购全球硅光设计自动化先锋 LUCEDA,推动从传统EDA到硅光设计自动化(PDA)的拓展。

02
并购加速背后的底层逻辑与行业动因
在工业软件领域,大鱼吃小鱼,强强联合的购随时都可能上演2025年以来的全球并购潮既是技术迭代、产业需求与资源整合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其核心逻辑可归结为三大维度。

1、技术整合与短板补全

工业软件的技术壁垒极高,涉及的知识领域广且多,单一企业难以独自掌握并开发出所有的技术和产品。

对于国际巨头而言,主要通过并购快速获取自身缺失的关键技术,形成技术链条的闭环。例如,Synopsys高价并购Ansys可弥补其在物理仿真领域的短板,并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优势,形成覆盖“芯片到系统”的全栈解决方案,从而有望在同一平台实现芯片设计验证仿真全流程的贯通。这一整合,将使Synopsys构筑起强大的技术生态护城河,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EDA领域的领先地位。

资讯配图
Synopsys并购Ansys,弥补在物理仿真领域的短板

西门子与Altair的联姻则能够将Altair在仿真分析、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核心技术与自身的工业软件生态深度融合,持续增强其数字孪生的能力及在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导地位。达索系统对Ascon Qube技术的并购重在解决其虚拟孪生在“物理生产执行” 环节(尤其是机器级自动化控制)存在的短板,更好地实现物理设备与虚拟孪生动态联动,打通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桥梁,实现虚实融合的闭环。

全球CRM巨头Salesforce的跨界扩张本质是为其“AI CRM”战略补齐数据治理与AI引擎(CLAIRE AI)的瓶颈。Informatica的核心产品可直接提升Salesforce在面对复杂异构数据环境时的处理效能,从而使Salesforce构建从客户数据获取、整合、治理、洞察到智能化行动的闭环,将“AI CRM”从概念真正落到实处。

OT领域的龙头企业跨界并购工业软件厂商也值得关注。例如,艾默生以总计约132亿美元并购了化工工艺仿真的龙头企业Aspentech;施耐德电气累计花费68.7亿英镑并购AVEVA公司,并依托AVEVA公司50亿美元并购OAISoft(PI实时数据库);基恩士在2025年完全并购德国CADENAS公司,该公司以提供面向通用件的三维产品样本建模,并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给主机厂免费下载著称,还提供了三维形状搜索等功能,帮助主机厂实现设计重用;日本半导体龙头厂商瑞萨电子91亿澳元并购PCB EDA主流厂商Altium;;松下则以71亿美元并购了供应链管理软件龙头厂商BlueYonder(即原JDA);国产工控龙头汇川技术收购法国工业软件公司Irai,不仅获得了Irai在数字孪生领域的深厚积累,还计划推出VUP机电一体化仿真平台。

国产工业软件的并购重在整合有限资源与突破核心技术,以弥补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浩辰软件通过并购CadLine不仅可直接获取其200多项核心专利与BIM技术,快速填补自身在BIM软件领域的缺失,形成CAD与BIM的互补。更为关键的是,依托CadLine自主研发的CadCore BIM引擎技术以及在建模内核领域30年的技术沉淀与人才积累,浩辰软件可以深入研究内核架构、算法逻辑等底层技术细节,逐步搭建起自主可控的三维CAD内核技术。泊松软件与天喻软件的合并标志着泊松软件将成为国内首家覆盖从CAD、CAE到PLM的工业软件供应商。广立微拿下LUCEDA则聚焦整合双方在集成电路和光子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逐步形成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良率提升方向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资讯配图
CadLine的核心产品ARCHLine.XP界面
(来源:浩辰软件)

2、拓展市场空间,形成1 + 1 > 2协同效应

在竞争激烈的工业软件市场,通过并购能整合双方的客户资源与市场渠道,进行交叉营销,从而实现市场版图的快速扩展、市场份额的提升、客户群体的拓展。

Synopsys与Ansys的携手合作将共同缔造一个市值千亿美元的科技巨头。据2025年8月18日数据显示,Synopsys总市值已达970亿美元,较并购启动前的850亿美元显著提升。另外,基于双方业务的高度互补性,Synopsys预计整合后的工程解决方案可服务一个高达310亿美元的市场总量,远超传统EDA所能覆盖的范围。

西门子在并购Altair时曾测算,通过交叉营销双方高度互补的产品组合,以及将Altair软件面向西门子全球业务和全球工业企业客户群全面开放使用,中期能带来每年超5亿美元的营收增长,长期的营收影响将超过10亿美元。而将Dotmatics收入囊中,使西门子可快速切入生命科学市场,并预计将为其数字化工业软件业务增加110亿美元的目标市场规模,在中长期带来每年1亿至5亿美元的收入协同效应;同时,提升在生命科学行业与主要竞争对手PK时的竞争力。

浩辰软件将借助CadLine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品牌声誉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CadLine的核心产品ARCHLine.XP在匈牙利室内设计市场占据超60%的份额,成为当地设计师的首选工具。

3、构筑产业生态,提升整体竞争力

纵观如今的工业软件市场,单一技术突破已难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并购可以将上下游企业纳入生态体系,实现软件、硬件、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例如,除了聚焦技术生态布局,西门子通过并购 Wevolver 并整合至 Supplyframe 旗下可以利用Wevolver的工程社群资源(全球数百万工程师用户),构建起“软件工具+内容社区+供应链服务”的生态,让用户从“工具使用者”变为“生态参与者”,增强平台粘性。

Salesforce和Informatica的整合,可以通过“AI CRM”全流程解决方案强化对企业客户的服务深度,提升客户粘性,并使其在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型企业市场。泊松软件与天喻软件共建“设计-仿真-产品全生命周期“全链自主体系,是国产企业通过生态整合对抗国际巨头生态优势的重要尝试。

03
并购潮对全球工业软件市场的深刻影响
这一系列密集的并购行为不仅改变着企业的竞争格局,更将对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带来多维度、深层次的影响,这些影响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显现。

1、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竞争格局面临重塑

国际巨头并购的加速,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垄断性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在CAE领域,Ansys、Altair、ESI Group(被是德科技并购)、MSC Software(并入海克斯康麾下)等头部企业悉数 “易主”,CAE领域的独立头部阵营不复存在,市场格局从“多强竞争”转向 “巨头主导 + 专业厂商 + 区域服务型厂商” 的多元结构。 其中,巨头厂商凭借整合优势占据核心市场;MathWorks、Comsol、Autoform、Moldex3D、Magma 等专业厂商深耕细分领域,持续输出技术专长;而索辰科技、安世亚太、云道智造、瑞风协同、同元软控、十沣科技、天洑软件、大连英特、浙江远算、奥蓝托、戴西、云泊、速石科技、世冠科技、前沿动力、上海积鼎、上海数巧、喻云仿、华铸等数十家仿真分析/系统建模仿真/试验数据管理/工艺仿真等领域厂商则主要聚焦我国市场,以本地化服务与针对性解决方案构建竞争优势。

EDA领域从原来的“四巨头”(Synopsys、Cadence、西门子EDA和Ansys)转变为“三巨头”,即Synopsys、Cadence、西门子EDA。其中,Synopsys凭借跨领域整合优势,有望成为芯片设计乃至整个工业软件领域的超级霸主。EDA市场也呈现出三巨头+专业厂商(例如Zuken、Altium)+区域市场厂商为主的格局,例如我国的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电子、九同方、启云方、芯和半导体、培风图南、上海立芯、望友软件和嘉力创等。

前几年并购频繁的CAM市场同样如此,Cimatron、Mastercam、GibbsCAM、CGTech等独立CAM品牌均已归属山特维克麾下,DELCAM被Autodesk收入囊中、ESPRIT软件则成为海克斯康的一员。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独立CAM软件公司只有OPEN MIND、Tebis、SolidCAM等,其它厂商以服务区域市场为主,例如我国的千机智能、青翼软件、CAXA、中望CAM、北京精雕和川思特等。

在全球三维CAD市场上,达索、西门子、PTC、Autodesk瓜分了市场的主要份额,剩下的份额留给少数专业厂商,例如法国的TopSolid、日本的富士通(ICAD),以及我国的中望软件、新迪数字、华天软件、CAXA、卡伦特、上海设序和中船海舟等,诺源也引起了业界关注。

全球PLM软件市场则早已呈现出达索、西门子、PTC和Aras等厂商主导的格局。德国Contact软件近年来发展迅速,达索旗下的Centric等专业厂商专耕细分市场,SAP、Oracle、Lectra、Infor、Trace One(并购了Selerant)思普、开目、华天、CAXA、智石开、鼎捷、金蝶、天喻软件、国睿信维、易立德和艾克斯特等厂商,基于多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在国内市场也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安托、湃睿、青翼、阳易信息、杰为、典道互联、能科科技、通力凯顿和凯锐远景等PLM实施服务背景的厂商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在数字化制造市场,西门子、达索系统在数字化工艺验证方面占据了全球及国内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开目软件在CAPP和工艺管理方面实力强劲,还推出了DFM和DFC软件,华天软件、天河、CAXA、艾克斯特等厂商也在我国工艺数字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美云智数的VC软件具有强大的工厂仿真功能,华中科技大学朱海平教授的科研团队研发了工厂物流仿真软件。

在电气工程软件领域,国际主流厂商包括EPLAN、Aucotec、ETAP(施耐德电气旗下软件)、Trace Software等,利驰软件在我国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

数字孪生平台软件近年来十分活跃,西门子、达索系统(称为虚拟孪生)、PTC、AVEVA、罗克韦尔自动化等工业软件巨头都提供了相关产品,Mathworks、Maplesoft、Unity等公司提供相关的产品个技术支撑数字孪生应用。我国的优诺、51world、炽橙科技、卡奥斯、摩尔元数等公司提供数字孪生平台和应用方案。

这种格局变化不仅会加速行业内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更将推动新一轮洗牌——具备全栈能力的“超级巨头”与聚焦细分场景的“专精企业”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形态。

2、技术边界的模糊化与融合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EDA与CAE的跨界整合最为典型。传统上,EDA 聚焦于芯片等电子器件的设计,CAE 则侧重机械、结构等物理域的仿真,二者分属不同技术体系。但新思科技与Ansys的合并打破了这一界限:通过将芯片的电路仿真与封装的热仿真、电磁仿真深度融合,实现“芯片-模组-系统”的全层级仿真,让系统级EDA真正具备闭环能力。

其实这一融合浪潮早已显现:西门子在2016年就收购了Mentor软件,以全面整合CAD、CAE与EDA三种工具;2021年,Cadence收购了计算流体力学公司NUMECA,旨在强化从芯片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未来,整个行业的技术融合与创新将加速,这也将倒逼其他企业加快跨界合作或整合的步伐。

3、技术融合,推动机电软一体化将得以更好地实现

在产品复杂性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并购推动的技术融合,将为机械、电气与软件系统协同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例如,Altair的加入,西门子Xcelerator将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集机械、电子、电气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一体化平台,实现基于统一数据源的协作,加快端到端的机电软一体化系统开发流程。Synopsys与Ansys的整合则使电子设计与系统仿真无缝衔接,支持“芯片-电路板-系统”级别的协同设计。PTC通过连续收购ALM领域企业,推动PLM与ALM深度融合,满足智能产品“硬件+软件”协同开发的需求

4、国产工业软件在并购浪潮中迎来“危与机”并存的局面

国际巨头的整合进一步夯实了其技术壁垒与市场主导地位,这无疑将对国产工业软件形成更强的竞争挤压。尤其在CAX、EDA领域,国际巨头的技术积累与生态壁垒短期内难以撼动。但与此同时,并购也为国产软件提供了技术追赶与实现自主可控的"快车道"。

浩辰软件通过收购 CadLine有望在市场、生态建设和技术上实现全面跃升,尤其是为研发自主可控的三维CAD内核奠定了基础。泊松软件与天喻软件的合并则是国产工业软件构建从设计、仿真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流程自主可控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概伦电子并购将构建起国内首个“EDA+IP融合生态,这一路径直接对标Synopsys的“工具+IP”生态模式,可加速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进程。此外,索辰科技从专注CAE仿真转向战略布局物理AI,则是通过技术跨界融合寻求新的增长极。

值得强调的是,近年来国产工业软件企业的海外并购显著增多,形成了技术突围与国际化布局的双轮驱动。
除了浩辰软件并购匈牙利CadLine、广立微拿下荷兰LUCEDA,早前中望软件并购美国三维CAD软件VX公司的技术及研究团队,让其获得了三维CAD混合建模内核Overdrive,并据此推出了国内首个自主内核的三维CAD软件,之后又并购了英国老牌商业流体仿真软件开发商CHAM,进入商业流体仿真领域。索辰科技成功收购了欧洲电磁仿真领军企业WIPL-D,有效补足了电磁仿真技术短板。戴西软件则全资收购美国知名CAE软件公司ETA的VPG汽车仿真软件。

04
并购仅是起点,整合才显真章
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中国企业,完成并购交易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不同企业在技术体系、企业文化、市场渠道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有效融合,发挥并购协同效应是巨大挑战。例如技术整合需解决软件兼容性、数据互通等问题;文化整合要化解不同企业管理理念、员工价值观、工作方式冲突;市场渠道整合涉及客户资源重新梳理与分配。企业唯有成功跨越整合难关,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协同,为自身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并深刻影响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格局。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快速在线报名标杆考察!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软件
more
谈谈Do-178适航规则在航电软件⼯程执⾏中的模糊特征
资讯速递 | 最新BCI开源软件平台:无代码开发脑机接口
AI不会重写所有传统软件,但在重构产品逻辑!2025全球产品经理大会圆满收官
经纬恒润:基于车规芯片的基础软件解决方案 | 盖世汽车2025第五届汽车芯片产业大会
工业自动化软件传奇——Wonderware的前世今生
【自动驾驶】用软件系统驾驭AI“直觉”:智能时代如何实现具有韧性的自动驾驶?
英伟达回应H20芯片安全问题: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立足STCO集成系统设计拓展生态 | 芯和半导体携手麒麟软件完成操作系统级互认证
华秋DFM软件丨操作教程——自定义快捷键篇
IT观察|赛迪顾问:零碳园区,软中取“胜”?——软件赋能零碳园区智控减碳(2025年第8期(总第26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