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最新研究显示:95%的企业AI投资零回报,华尔街应声大跌,奥特曼亲口承认是泡沫,钱都烧哪了?

智能情报所 2025-08-21 17:03

资讯配图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95% 投资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公司,至今仍未看到任何明显回报。

这项研究的结论,基于对 150 名企业高管的访谈、350 名员工的问卷调查,以及 300 个公开部署案例的深入分析。

为何通用AI在企业中失灵

报告指出,尽管企业界已投入数百亿美元,但仅有 5% 的试点项目能真正创造出百万美元级别的价值。

绝大多数投资,对于公司利润的增长,并未带来任何可衡量的影响。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复杂。通用的聊天工具对个人来说体验极佳,因为它能灵活响应各种指令。

然而,一旦进入企业环境,这些工具便会处处碰壁。原因是它们无法学习和理解公司内部的特定数据、业务规则和工作流程

真正的价值洼地在哪里

这种学习差距,最终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作流程不堪一击、输出结果充满干扰,以及公司损益毫无起色。

更严重的是,企业的预算也用错了地方。过半的资金被投向了市场和销售部门的试点,但真正的潜在收益区,其实在后端办公的自动化上。

真正的成功,源于削减业务流程外包、压缩外部合作开支和优化内部运营。

在这些领域,任务是可重复的,反馈是清晰的,成本基线是明确的,因此技术带来的影响才真正变得可以衡量。

策略决定成败

技术落地策略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成败。选择外部采购或合作的成功率约为 67%,而坚持内部自研的成功率只有 33%。

在金融这类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差距会更大。因为内部开发不仅风险高、审批慢,还会让本就资源有限的平台团队不堪重负。

技术对工作岗位的影响已经显现。许多公司不再填补客户支持和行政岗位的空缺,特别是那些原本就外包的职位。

但与此同时,影子 AI 的现象无处不在,这让效益的衡量变得极为混乱。公司的管理者们很难拿出干净的数据,来证明生产力和利润确实得到了提升。

昨天,这份报告也直接冲击了华尔街。

由于市场对 AI 概念的交易热情产生新的怀疑,美国科技股应声下跌。

失败的深层原因

导火索正是这份报告揭示的残酷现实:95% 的企业看不到回报,仅 5% 的项目有实质收益。

这种巨大的落差,通常发生在企业的基础设施还未准备就绪时——比如数据管道、安全审查、工作流程和员工培训都还不到位。

企业习惯于先为算力和工具投入巨资,最后才发现,通往实际投产的最后一公里,远比想象的更慢,也更烧钱。

泡沫的警钟

关于 AI 市场可能存在泡沫的讨论,更是为紧张的市场情绪火上浇油。

当大量资本扎堆涌入少数几支明星 AI 股时,任何微小的负面消息,都可能触发恐慌性抛售。这也就是为什么,亏损总是集中在最热门的交易里。

Sam Altman 也坦言,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 AI 泡沫之中。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

如果问我,我们是否正处在一个投资者对 AI 普遍过度兴奋的阶段?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看来,这次市场回调是一次健康的审视。

下一轮的增长,将不再依赖于概念和热情,而必须建立在真实可证的单位经济效益之上。

这包括更低的单次查询推理成本,以及能直接体现在公司损益表上的、可被衡量的生产力提升。

参考资料:https://fortune.com/2025/08/18/mit-report-95-percent-generative-ai-pilots-at-companies-failing-cfo/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投资 显示
more
拿下数千万元订单!揭秘全球首款可护膝、AI自适应外骨骼机器人的泸州“智”造密码
MIT最新研究显示:95%的企业AI投资零回报,华尔街应声大跌,奥特曼亲口承认是泡沫,钱都烧哪了?
1%算力实现高质量数据精准筛选,上海AI实验室提出Meta-rater方法,获ACL 2025“最佳主题论文奖”
打工半年后,Atlas觉醒!「大行为模型」零代码上新技能,AI工业革命来了?
亏钱的AI大厂们,养肥了吃播
谷歌AI硬件全家桶爆更!买手机送AI,发3nm芯片、折叠屏,硬刚三星苹果
赢高端显卡与NAS存储!黑客松来袭,用AI重构支付未来!
微软AI CEO警告:我们需要警惕「看似有意识的AI」
印度游戏“完美闪避”火出圈,AI让二创门槛归零?
GPT-5 Pro独立做数学研究!读论文后给出更精确边界,OpenAI总裁:这是生命迹象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