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速:人工智能如何让搜索、网站与工作坍缩为新物种

智能情报所 2025-08-23 15:18

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正在消亡

作者:STEFAN KOJOUHAROV

日期:2025年8月22日

在过去一年里,我投入了大量时间思考人工智能及其深远影响。

一项新技术诞生时,我们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既高估其当下,又低估其未来。

我们高估它眼前的能力,却严重低估了它的长期影响和连锁产生的二阶效应。

而真正的价值洼地,就隐藏在那些难以察觉的二阶效应之中。

为此,我正在创作一个关于此类洞见的系列文章,本文是开篇。

本文将聚焦于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互联网的形态、社会价值的定义,以及它将如何冲击未来的组织结构。

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搜索已死:欢迎来到研究的时代

今天,我们能够分析、整合并理解任何领域的最新信息,而无需亲自检索、阅读和消化。

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代劳这一切。

我们正从搜索时代,迈向研究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和信息被双重压缩。

这背后所改变的,远不止是信息查找的速度。

资讯配图

它意味着,无数分散的蓝色链接和数据点,能在几分钟内被转化为直击问题核心的精炼答案。

权力的天平,正从那些记忆力超群、学识渊博的人,滑向那些能够深度思考、批判性提问的人。

伴随这场变革,旧的互联网正在土崩瓦解。

旧互联网的黄昏

过去,网站的核心功能是提供信息,就像一本数字杂志或宣传册。

搜索引擎为它们带去流量,公司再将这些注意力转化为商业价值。

如今,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在崩塌。

旧模式失灵的原因很简单:

  • 当人工智能能在几分钟内生成答案和网站时,纯粹的信息展示网站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 人工智能正在吞噬搜索市场,搜索引擎优化(SEO)也随之走向末路。
  • 经由 Perplexity 这类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网站点击率,已经低到令人绝望。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十年前:

  • 根据 Cloudflare 的统计,谷歌每为网站带去1名访客,会抓取2个页面。

六个月前:

  • 谷歌的这个比例变成了 6:1。
  • OpenAI 是 250:1。
  • Anthropic 更是高达 6,000:1。

而现在:

  • 谷歌的比例是 18:1。
  • OpenAI 飙升至 1,500:1。
  • Anthropic 达到了惊人的 60,000:1。

支撑旧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已彻底失效。这场变革无比深刻,它将改写互联网的运作规则。

网站的未来形态

在一个人工智能可以解答万物(All-knowing)的世界里,网站的意义何在?

我们正在目睹的,是互联网自身的进化。

它正从一个静态、被动的网络,进化为一个智能、动态且实时交互的个性化网络。

因此,未来的网站若想生存,必须变得同样动态和个性化,从而提供更高的价值。

所以,网站不会消失,而是会进化成一种全新的物种。

它们将成为目的地。在这些目的地里,你能与人连接、获得独特体验、达成特定目标——而这些是你的个人AI代理无法或不便代劳的。

未来图景:

  • 网站将成为提供独特体验的目的地,专注于帮助你实现目标。

  • 网站不再是静态数据的集合,而是具备代理能力和记忆功能的动态个性化体验。

  • 真正的护城河,是基于你与社群的深度关系,提供一种他人无法复制的服务。

  •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访问这些网站,因为在那里能做AI代理无法单独完成的事。

  • 互联网的价值正在从提供信息,升级为传递知识,并最终达成理解。当一个网站真正理解你时,它就能为你主动服务。

  • 未来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重演。我们曾经与理发师、面包师、修理工和家庭医生保持着有温度的信任关系,不会去问医生税务问题。未来,我们将与不同的AI网站建立类似的专属关系。

  • 网站之间,以及网站与AI代理之间,将通过MPC等协议进行无缝的即时通信。

  • 互联网的大部分后台运作将变得不可见。你的AI代理会为你自动处理一切,就像消化系统一样,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网站进化成了只分享有限新数据的自主体验,那么人工智能该如何获取新鲜养料?

答案,就在于互联网本质的转变。

互联网本质的进化

互联网正在从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进化为一个将信息应用于现实世界的试验场。

现实世界的结果会反哺回系统,不断刷新我们对事物运行规律的集体认知。

我们正从一个功能有限的基础网络,迈向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复杂智能网络。

我们正告别信息时代,步入想象时代。

这个过程已经拉开序幕。

我们每天都在参与其中:向AI提问,将答案付诸实践,观察结果,再将反馈输送回系统,系统随之迭代,我们则迈向下一个挑战。

很快,人工智能将能从数百万个关于成败与否、如何成败的反馈中学习,并利用这些洞见极大地优化自身。

未来的数据采集,将高度依赖我们与AI系统的每一次互动。我们的对话、实验、反馈和数据,都在不断地训练着它。

我预见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那些充满好奇心、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出深刻洞见的人,将成为整个社会,包括人类和AI,都竞相求助的宝贵资源

他们的价值,不再取决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如何思考。

人工智能之于初创公司,犹如芬太尼

这个比喻或许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却十分贴切。

芬太尼之所以是毁灭性的,核心在于其极小剂量就能产生巨大效力。

资讯配图海洛因 VS 芬太尼的致命剂量

它的药效是吗啡的100倍,这让走私和分销变得异常容易,也让小作坊有能力与大集团抗衡。

正是这种特性,让它几乎无法被禁绝。因为要对抗的,不再是几个大毒枭,而是成千上万无处不在的微小节点。

和芬太尼一样,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商业竞争的经济学。

今天,人工智能正让小团队获得了与行业巨头掰手腕的能力,一场巨大的颠覆开始了。

这场颠覆已是现实:

  • 对冲基金、风险投资这类信息密集型行业,正在丧失其信息处理的传统优势。
  • 市场上的小玩家,如今能用AI处理信息、开发应用、迭代测试,从巨头口中夺取超额收益。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正在用更少的员工,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达成上亿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资讯配图

这意味着:

  • AI公司的扩张不再需要海量员工、巨额融资和漫长时间。
  • 它们会不断蚕食大公司的市场份额,甚至取而代之。
  • 为求生存,大公司被迫将AI整合进现有架构,从而引发整个组织的重塑。

接下来,我们看看人工智能对大企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之于大企业,如同企业版「减肥药」

大型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拥抱人工智能,因为它的投资回报率极高,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今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0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38%。

约92%的大公司已从AI投资中获利,并且几乎同等比例的公司还在持续加码。

Meta的例子更是惊人。

从2022年3月至今,Meta在裁撤20%员工的同时,公司市值增长了700%。

在我的认知里,商业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体量的公司,能在削减四分之一员工的同时,还实现收入增长四分之一。

一个新纪元就此开启。

我们进入了一个用更少的人、创造更高利润的新世界。

据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GDP带来26%的增长,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与你的饭碗

你的日常工作中,会用到人工智能吗?

有趣的是,许多人其实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一项覆盖6000人的调查显示,虽然只有33%的人称自己会主动使用AI,但实际上超过77%的人,都在无意间使用了由AI驱动的服务。

无论你是否察觉,工作流程的重塑已然发生。

人工智能正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 降本增效:许多团队的产出能提升5到10倍,意味着过去需要五个人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

  • 任务自动化:AI接管了你工作中的重复性任务,这意味着你的角色定位和团队价值都将改变,并带来两个连锁反应:

    • 时间:你会多出空闲时间,很可能被安排更多职责范围外的工作。
    • 价值:当AI能胜任你的一部分工作时,你整个岗位的价值对雇主而言,可能会下降。
  • 岗位流动化:工作职责的边界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将深刻影响团队的内部协作和权力结构。

  • 薪酬与价值:知识和技能的壁垒被打破,总的来看,大多数岗位的薪酬水平将面临下行压力。

这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

资讯配图

旧的世界秩序正在瓦解。

如果你的核心竞争力,仅仅是你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那么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红色警报。

这是属于你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未来,属于那些懂得如何思考、如何提出深刻问题的人,而不是那些依赖知识、记忆和信息处理速度的人。

我们正从信息时代,全面转向想象时代。

很快,执行层面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包办。

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在锻炼自己源于深度理解的想象力和提问能力,还是在继续依赖那个正在被快速淘汰的旧体系?

原文地址:https://www.stefanspeaks.org/p/ai-acceleration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more
成都启动第二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
40个项目脱颖而出!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大赛圆满收官,下一个AI应用浪潮开启
中国工程院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精选报告】机器人专题一: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附PDF下载)
【报告】人才专题二:2025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需趋势报告(附PDF下载)
【教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产业现状-AI 生产力蓄势待发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丨AI Agent全球专项赛重磅来袭:百万奖金+资源加持,共赴AI创新盛宴!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一行到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