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三菱汽车后,又一家日本车企牵手富士康。
近日,日本商用车制造商——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宣布,已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签署合作备忘录。作为戴姆勒卡车旗下企业,三菱扶桑计划通过自有品牌渠道,销售以富士康研发的Model T电动大巴及Model U中型巴士为原型的车辆。这两款车预计2027年登陆日本市场。
商用车赛道各取所需
据悉,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是一家商用车制造商,总部位于日本川崎市,目前其89.29%的股份由戴姆勒卡车持有,剩余10.71% 的股份由三菱财团旗下多家公司持有。
对富士康而言,此次合作标志着其正式切入新能源商用车赛道。三菱扶桑则是日本国内商用车巨头中,惟一一家没有电动巴士的企业,在电动化转型背景下亟需强化产品技术储备。双方联手既可实现资源互补,也为传统制造企业与科技企业的跨界合作提供新范式,可谓是各取所需。
具体来看,双方将通过各自旗下子公司,即三菱扶桑旗下的三菱扶桑巴士制造有限公司(MFBM),以及富士康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Foxtron Vehicle Technologies(简称Foxtron),在零排放巴士的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环节开展合作,初期合作将以富士康研发的 Model T及Model U两款车型为起点。
其中,Model T是富士康2021年10月推出的首款纯电动巴士,也是当时其发布的三款原型车之一,标志着其从电子制造向电动汽车领域的转型。这款大巴于2022年3月初首次交付中国台湾地区高雄客运公司,目前已在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投入商业运营。Model U则是一款中型电动巴士,于2024年对外发布,专为狭窄城市巷道及偏远地区而设计,可容纳20位乘客,最长续航里程为275公里。
声明指出,此次合作将为三菱扶桑的巴士业务注入更强动力,合作方将“以此次备忘录为起点,探索未来商业模式,致力于强化扶桑品牌影响力,并研发新型‘日本制造’巴士”。
合作中,富士康将作为技术提供方负责车辆开发,而三菱扶桑则依托其成熟的商用车销售网络进行市场推广。这种分工模式既可以发挥富士康在电子制造及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优势,又整合了三菱扶桑在日本及全球市场的渠道资源。
此前还有消息称,双方考虑成立一家新公司来统筹巴士业务。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并非如此。声明指出,三菱扶桑巴士制造有限公司将作为核心运营平台,负责目标市场巴士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推广工作,其中包括探索将“日本制造”内燃机巴士及零排放巴士引入目标市场。官方声明没有提及目标市场是哪些,但业内预计,该合作将聚焦日本本土市场,并可能逐步拓展至东南亚等区域。
持续扩大造车版图
值得注意的是,三菱扶桑也是继三菱汽车之后,第二家与富士康达成合作的日本车企。这也意味着,富士康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分别与日本车企达成了合作。
一直以来,富士康被人熟知的身份是“苹果代工厂”,随着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称王,富士康获得了丰厚回报,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不过,随着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富士康手机代工业务遭遇天花板,开始寻求业务多元化,电动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富士康陆续发布了多款自家开发的车型,包括Model T大巴、Model V皮卡、Model N厢式货车、Model B SUV、Model E轿车、Model U中巴等,用以展示自身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
不过,富士康在电动汽车代工领域走得一直不太顺,难以与主流大型车企达成合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初创企业。在北美,富士康曾从美国初创企业Lordstown Motors手中购得前通用汽车工厂,并将其打造成在北美的首个电动汽车代工基地,为Lordstown Motors代工生产Endurance皮卡,为IndiEV生产INDI One SUV,为菲斯科代工Pear车型。不过,随着Lordstown Motors、IndiEV、菲斯科等客户陆续破产倒下,富士康在北美电动汽车业务上的发展蒙上阴影。为此,今年8月初,富士康宣布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上述工厂。
虽然北美造车业务颓败,但在电动化领域走得比较慢的日本车企,却成为富士康的希望,其加速向日本车企靠拢。今年4月,鸿海在日本东京召开电动汽车业务战略说明会,透露最晚2027年将在日本发售多款车型。
随后在5月初,鸿海率先官宣与三菱汽车的合作,双方原则上达成协议,由鸿海开发并向三菱汽车供应一款电动车型。这款车就是Model B的定制版,将由裕隆汽车负责生产,并于2026年下半年在大洋洲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在5月的股东会议上称,公司将把电动汽车业务打造成另一增长引擎。当被问及继三菱汽车后是否在与其他汽车合作伙伴洽谈时,他表示相关准备工作已接近完成。
今年6月,三菱扶桑与日野汽车签署最终合并协议,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三菱扶桑方面也透露,公司正在“与其他合作伙伴”推进电动巴士项目。
而今,事实证明,三菱扶桑成为富士康新的合作伙伴,并助其将合作版图拓展至商用车领域。这一系列动作,也反映出富士康背后的鸿海渴望扩大造车版图的雄心。
文:张冬梅 编辑:黄霞 版式: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