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电子皮肤,五大技术方向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8-27 07: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上价值量最高的部件之一,也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细化工作的关键部件。灵巧手的核心是模仿人类手部的结构,实现与人类相似的灵活性,通过多关节和多模态感知去支持完成不同任务。


灵巧手主要的驱动结构是电机和、运动关节、传动部件,这些部分决定了灵巧手的自由度,以及灵巧手实际的握力。而为了让机器人感知到物体的材质、硬度、形状,以便于判断抓取力度和姿态,还需要在灵巧手上增加“电子皮肤”,也就是触觉传感器。目前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的技术路线还比较分散,还未形成行业共识,但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代表这个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五大类触觉传感器类型。



电阻式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核心利用压阻效应,即材料受压力后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触觉感知。


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一般由 “柔性基底 + 压阻敏感层 + 电极” 组成,当灵巧手接触物体时,压力使压阻层发生形变,导致其内部导电通路的数量或接触面积变化,进而引起电阻值改变;通过检测电阻变化量,可反推压力大小和分布。


因为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满足一般的压力感知需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实现广泛应用。主要的厂商有汉威科技旗下能斯达、墨现科技、福莱新材等。



电容式是通过电容变化来实现触觉感知。柔性介质受压后极板间距或有效面积变化,引起电容值变化,可同时检测三维力。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灵敏度较高,响应速度快,同时可以提供比电阻式更好的线性度。


结构上,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一般是“柔性上下电极 + 介电层” 的平行板电容结构。当施加压力时,介电层被压缩,极板间距减小,使得电容增大,通过电容的变化可以推算出压力的大小。


由于灵敏度高,在一些高端的灵巧手上,需要检测微小压力的场景中会应用到电容式传感器,比如波士顿动力、优必选等在其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上都有应用。目前主要厂商有XELA、他山科技等。



压电式是利用压电效应,即材料受机械应力时产生极化电荷,输出瞬态脉冲信号,反之受电场时产生形变的原理实现触觉感知,核心优势是无需外部电源即可实现动态力检测。当灵巧手接触物体时,压电材料受压力产生电荷,电荷经采集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信号强度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不过压电式有特殊的优势和缺点,在响应速度极快的同时,只能测动态/瞬态力,无法感知静态力。这是因为静态压力下电荷会随时间泄露,无法稳定检测,所以需要常与其他技术结合实现 “动静双模” 感知。



磁电式触觉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即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会产生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两端产生电势差。在触觉感知中,通过监测磁场变化来感知外力。


磁电式触觉传感器通常由金属支架、硅胶弹性体、磁石矩阵和霍尔传感器阵列组成,弹性体受压变形会改变磁石与霍尔元件的相对位置,进而使磁场强度变化,这种变化被霍尔元件检测到并转化为电流信号,通过建模可重建六维力。


它的主要特点是超高精度和灵敏度,能够识别低至 0.01N 的精细力,重复精度可达全量程 < 0.5% FS。它不仅能测量传统的六维力,还能同步捕捉接触位置、材质、温度、硬度等多种触觉信息,数据输出频率高达 1000Hz。


比如帕西尼推出的ITPU多维度触觉传感技术,就被应用到其DexH13 Gen2灵巧手上,采用了1140颗专业级机器人ITPU触觉传感单元GEN2,触觉信号多达3420路,提供1mm按压定位精度,并支持超百万次按压的工业级使用寿命。



这种触觉传感器是利用光学原理,如光的反射、折射、遮挡、散射等,将机械接触力或形变转化为可检测的光信号变化,再通过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终实现触觉信息,包括力、压力、接触位置、纹理、硬度等感知的技术路线。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响应速度快,且易于实现阵列化以获取空间分布触觉信息。


不过目前光电式触觉传感器还未实现大规模应用,主要原因是系统复杂,成本过高。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电子皮肤
more
快讯|京东重磅宣布:投入超100亿元;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研制成功;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等
第2000只灵巧手电子皮肤量产下线,200万片车规级产能达产,中国人形机器人皮肤供应链再升级
斯坦福博士后创办,柔性电子皮肤公司获数千万融资,已拿下多家上市公司、头部车企订单|早起看早期
机器人电子皮肤,五大技术方向
央视聚焦“武汉造”黑科技!华威科第2000只灵巧手电子皮肤下线交付、200万片车规级产能达产,开启人形机器人“触觉”量产时代
微型传动系统龙头,投了北京柔性电子皮肤研发商
斯坦福博士后创业,给机器人做“电子皮肤”|涌现新项目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