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分类及发展历程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27 12:00

资讯配图

一、行业定义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指结合腔镜技术与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的高端医疗设备,主要由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手术器械及附件组成。该系统通过医生在控制台的操作,实现对手术器械的精确控制,辅助完成复杂的微创手术操作。其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等领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精度高等优势。

与传统腔镜手术相比,腔镜手术机器人通过智能算法和机械放大效应,可显著降低因医生疲劳或抖动带来的风险,适应复杂解剖结构下的精准操作。该行业代表中国医疗器械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当前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端医疗设备细分赛道之一。

二、行业分类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通过集成医学、机械学、生物力学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提供对外科手术操作的精准支持,已形成多个细分市场。按照手术技术分为多孔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两大类。

按照手术技术分类,可分为多孔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需在患者腹部建立多个操作通道,分别用于插入手术器械与高清摄像头,由医生通过控制台进行远程操作。该系统适用于复杂胃肠手术、妇科手术、泌尿科手术及胸腔镜手术等多个科室。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指通过单一手术切口插入多个柔性机械臂与内窥镜,并由主控台操作者远程控制进行手术操作的微创手术平台。该系统旨在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提升美观性,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和普通外科等领域。

三、发展历程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2000年为萌芽期,代表性事件包括1985年工业机器人PUMA560首次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以及1992年ROBODOC用于骨科髋关节置换术。这一阶段主要聚焦于技术概念验证与系统开发。2000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标志行业进入启动期(2000–2021),全球市场迅速扩大,特别是中国在政策支持、注册审批提速及医保纳入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1年被认为是本土产业的“元年”。

自2021年至今,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企业如微创医疗、威高、航天长峰等完成多款腔镜手术机器人临床注册与上市,在国家层面通过公开招标、医保覆盖、国产替代等路径加快落地推广。产业当前正处于技术多元化、企业规模化和政策深化支持的关键窗口期,并具备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潜力。

萌芽期 1985-01-01~2000-01-01

1985-2000: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初步探索始于1985年,当工业机器人PUMA560在临床手术中得到应用。随后在1992年,专为外科医生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ROBODOC问世,这一步标志着针对临床需求设计的手术机器人的诞生。行业观察者分析,这一时期是医疗机器人技术概念的形成和技术验证阶段,多种手术机器人系统如AESOP和达芬奇开始实施研究与开发。

本阶段以技术创新为主,重点开展手术机器人的初步研究和小范围内的应用试验。特别是2000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获得批准后,其设计理念和运用范围推动了手术机器人向商业化迈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组成,主要应用于腔镜手术。

启动期 2000-01-01~2021-01-01

在2000–2021年期间,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2000年获得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应用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标志着该领域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2006年,达芬奇系统在中国解放军总医院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手术,宣告其在中国市场的临床应用起步。

2009年,图迈医疗在中国成立并启动自主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发,代表中国企业开始向核心技术自主化方向迈进。同一时期,中国于2000年颁布首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手术机器人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监管范围,奠定该类产品严监管、高门槛的发展格局。上述事件共同构成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由临床引进向国产化探索过渡的关键起点,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技术准备与市场试水阶段。本阶段以国际技术引入与本土技术起步并行为主要特征。

国外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如达芬奇系统)完成商业化落地并逐步在中国开展临床应用,推动了行业对机器人辅助手术模式的认知。同时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自主研发探索,图迈医疗、精锋医疗等初创企业相继成立并投入技术储备,成为本土化发展的雏形。监管体系逐步建立也成为该阶段的重要进展。中国政府逐步完善医疗器械审批流程,明确将手术机器人归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强化了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监管要求,为后续大规模临床应用奠定制度基础。

高速发展期 2021-01-01~至今

2023年上半年全国手术机器人招标公告数量显著上升,腔镜、骨科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成为热门产品。此外,航天科技等公司开始HLP项目等研发工作,并取得一系列临床试验成功案例。近年来政策层面对于手术机器人领域稳步推进并加强支持。相关企业如微创、直观复星等取得重要突破;例如微创机器人不仅完成远程手术试验,还实现首次销售;新产品持续发布并凸显其市场竞争力。本阶段行业增长迅速且多样化趋势显现。

中国已有数家企业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立项,在国内外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技术在仿真操作精度和换代速度上取得明显进步。在配置证松绑及医保纳入后市场落地加速推进过程中给予产业新动力。预计随着政策的倾斜与研发投入加强,腔镜手术机器人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并潜在走向国际市场。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 于 我 们  资讯配图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机器人与仿生国家标准技术研讨与实施推广大会在蓉召开
2025~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预估
这家深海机器人融资数亿元,中石油、中移投了!
【报名入口】2025全球移动机器人新品发布盛会,邀您共同见证!
具身智能迎来“视觉革命”,阿里达摩院RynnEC实现像素级交互理解,机器人从此“眼明心亮”!
90秒做拉花咖啡,「AI智慧零售机器人」融资数千万丨早起看早期
2025年腔镜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速度提升3倍,CoT推理助力VLA!ECoT-Lite:融合具身机器人推理改善策略的几种机制
机器人电子皮肤,五大技术方向
【AI加油站】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四:PromptRPA——面向智能手机的自然语言驱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综述(附PDF下载)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