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午后,被称为“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最高报1464.98元/股成为新“股王”。截至8月27日收盘,寒武纪股价1372.10元,距离贵州茅台的1448.00元仅差75.90元。

8月27日盘中股价
8月26日晚,寒武纪交出了一份堪称“炸裂”的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此外,利润总额、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扭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去年同期为负。

来源:寒武纪2025年半年度报告
寒武纪是国内头部的AI芯片公司,主营业务为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推高AI算力需求,寒武纪作为AI芯片商直接受益,被寄予中国版“英伟达”的厚望,这也是寒武纪股价飙升的最核心逻辑。

业绩爆发:AI算力需求是核心驱动力


寒武纪近期日K线图
寒武纪在财报中明确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公司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不断深化,推动产品规模化落地。寒武纪毛利率保持在55.93%的较高水平,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质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的-6.31亿元转为正流入9.11亿元,表明销售回款情况良好,业务运营进入健康正向循环。
寒武纪的业绩爆发恰逢国产AI芯片替代进程加速的关键时点。7与31日英伟达的“中国特供版”H20芯片被爆存在的漏洞和后门安全风险,加剧了中国市场对使用国外AI算力芯片的安全担忧;8月21日DeepSeek旗下最新大模型DeepSeek-V3.1宣布适配寒武纪等国产芯片,直接刺激了市场对国产算力芯片的需求预期。

股价飙升,股东身家飙升

随着股价飙升,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是这场造富盛宴的核心受益者,这位1985年出生的理工男被称为“天才少年”,16岁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5岁在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2016年3月15日,陈天石创立寒武纪,直接持有寒武纪1.19亿股,通过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公司持有寒武纪3064万股,合计拥有公司35.90%的表决权。如果以8月26日寒武纪5560亿元的市值计算,陈天石的身价已经高达1996亿元。


芯片之争:没有硝烟的战争,
资本追捧的战略高地

芯片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其重要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一颗小小的芯片,承载着数据存储、计算处理、信号转换等核心功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石。
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高端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AI大模型竞赛白热化的当下,算力芯片已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资本市场早已嗅到这一趋势。2023年以来,半导体板块获资金持续追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2019年,科创板的设立为寒武纪等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使其能够承受芯片研发所需的巨额投入和长周期。
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的先行者,自然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公募基金、券商资管、险资等机构投资者纷纷布局,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云集。市场对寒武纪的追捧,实质上是对中国AI芯片产业未来的集体看好。

市场变革:A股的天下已经是科技股

寒武纪挑战茅台“股王”地位的现象,背后是A股市场投资逻辑的深刻变革。曾几何时,A股市值前列几乎被金融、地产、白酒等传统行业垄断。如今,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宁德时代、工业富联、中芯国际等科技公司强势挤入A股市值前二十。科创板开板六年多来,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89家,总市值近9万亿元。科技板块已成为A股市场中流砥柱,改变了传统行业主导的市场结构。
市场资金正从传统消费板块向科技成长板块迁移。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对电子、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的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而对食品饮料等传统消费行业的配置则持续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预期——科技创新正在取代传统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变天了,茅台股价被挑战具有象征意义:一个依靠品牌溢价和消费升级的时代正在让位于一个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时代。A股“股王”之争,实则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缩影,是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消费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变。“芯片茅”登基A股就在不久的将来!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