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AI玩具用户,略感失望

高工人形机器人 2025-08-27 20:57

加入高工人形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


资讯配图


把大模型塞进毛绒玩具——看似玩笑的调侃,正成为具身智能领域最热闹的赛道之一。


8月25日,AI玩具公司跃然创新(Haivivi)宣布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华山资本、愉悦资本领投,招银国际等共同参投,Brizan Ventures等老股东持续加注。


头部机构集体押注,创下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这距离跃然创新首款产品——AI对话交互式挂件玩具BubblePal上市仅13个月,其销量已突破25万台,火爆程度堪称“现象级”。


热闹的另一面,却是第一批AI玩具用户的吐槽:“等了一个多月的AI玩具,对话延迟2-3秒,而且只会无脑夸。”资本狂热与用户失望似乎形成了尖锐对立,我们不得不追问:AI陪伴玩具究竟是情感消费的下一个蓝海,还是又一个被风口吹起的泡沫?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本力捧的AI+IP路径


这不是跃然创新首次获得资本青睐。自2021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完成6轮融资,股东阵容包括中金资本、招银国际、香港科技基金、红杉中国等一线投资机构。资本力捧的背后是一条被验证的“AI+IP”路径。


去年6月,跃然创新发布全球首款搭载大模型的AI玩具BubblePal,该产品支持30余种互动角色、六国语言对话、AI故事共创、情感识别等,主要面向儿童群体。


BubblePal在发布后一个月便正式开售,上市首月销量破万台。截至今年6月,其销量累计超25万台,按照399元零售价测算,总销售额约1亿元人民币。


跃然创新的技术变现之道在于深谙“用户为情怀买单的意愿远超技术本身”的道理,并把经典IP视作AI玩具的灵魂。创始人李勇认为,IP在用户购买决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目前,跃然创新已获得包括奥特曼、小猪佩奇、奶龙等诸多知名IP的AI玩具授权,并与国内外多个知名IP方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计划通过“头部IP授权合作+艺术家签约”双重模式来实践其IP战略


跃然创新最新推出的第二代AI玩具CocoMate系列,首发阵容就包括重磅IP奥特曼及Haivivi首个原创IP“泡泡”。新品采用可嵌入玩偶本体且支持拆卸的形态,硬件是一颗巴掌大小的核心主机,可塞进不同的IP角色毛绒玩偶中,也能单独取出使用,实现“一机多IP”。


CocoMate系列搭载端到端语音模型,支持随时打断、多轮对话、角色声线实时切换,官方称之为“真人级语音交互”。CocoMate还加入了微触感芯片,可实现微触感唤醒,用户只需轻触或摇一摇毛绒玩具,即可唤醒设备,开启自然语音对话。


官方表示,该系列后续还将推出财神爷、塔罗猫、爱心熊等角色,目标人群也从3–8岁儿童扩展至成年人,覆盖全年龄段。


资讯配图

CocoMate系列


资讯配图

AI陪伴玩具的技术分野


从技术路径来看,目前市面上的AI陪伴玩具可划分两个阵营。


第一类是以跃然创新、珞博智能、萌友智能等企业为代表,聚焦简单交互型AI产品。这类产品可以理解为“智能音箱的形态升级版”,它们没有复杂的运动结构,只需将成熟的智能语音助手或者轻量化大模型,集成到一个毛绒玩具或卡通造型的硬件中,核心是功能性陪伴。


 他们的目标用户通常是儿童、需要简单语音陪伴的老人。价格也更亲民,通常在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人民币。


珞博智能

珞博智能由前小鹏汽车内饰设计负责人、滴滴造车项目产品负责人、XID Lab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孙兆治创立。首款产品“芙崽Fuzozo”于今年3月发布,定位AI养成系潮玩,主要面向Z世代、潮玩爱好者等。


玩偶“眼睛”内置128×64点阵LED,可做出眨眼、流泪等多种表情动作。机身拥有3处电容触控点,用户轻拍、抚摸、捏握都会触发不同反应。基于团队自研MEM多模态情感模型,芙崽通过每日和用户的互动陪伴,养成多样化性格。“


芙崽Fuzozo标准版定价399元,据报道,该产品于今年618在京东开启预售,10分钟销量破千单,全渠道首批5000台迅速售罄。


资讯配图


萌友智能

萌友智能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智慧交互家庭机器人研发的公司。创始人为前字节跳动PICO北京ID设计团队负责人何嘉斌,他还曾是中国销量达数百万的儿童阅读机器人伴侣Luka的产品领导者。截至目前,萌友智能已完成两轮融资,均发生在2024年。


公司推出的AI陪伴类机器人产品名为Ropet,定位为机器宠物,其具有视觉、听觉、触觉、重力感应等输入,通过端侧算法能力实现多模态互动养成,该产品主要面向年轻的都市女性。


Ropet目前尚未在国内正式销售,但已在海外市场开启预售和交付。第一批产品在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发售,已经交付50台,第二批预计交付200台。


资讯配图


另一个阵营则是以乐享科技、维他动力等为代表,其产品结合语音交互与运动控制,技术难度更高,往往具备复杂的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更先进的AI大模型等。其功能聚焦也不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可以主动式陪伴,根据情境发起互动。或者自主跟随用户、充当移动的安防摄像头等。


这类产品的价格也相对更为昂贵,通常在数万人民币不等,目标用户则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科技尝鲜的家庭等。


乐享科技

乐享科技由追觅科技前中国区执行总裁为郭人杰创立,目前乐享科技针对室内及“室内+户外”两种家庭场景,已完成两款产品的开发,分别为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履带式智能陪伴机器人W-Bot


Z-Bot高约50厘米,全身拥有18个自由度,外观采用拟人化形态,可全屋移动。该机器人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做出反应,为家庭成员提供情感陪伴。W-Bot采用履带式设计,可应用于室内和室外场景,在户外的草地、沙地、石子路等复杂地形上可实现平稳行驶。


在今年WRC现场,W-Bot灵活穿梭于人群,以前进、后退、挥舞双手等肢体语言与观众互动。乐享科技公布其预售价为35999元。


资讯配图


维他动力

今年WRC期间,维他动力正式发布国内首个智能伴随机器人。据介绍,该机器人不需要遥控器控制,具备VLA自主移动和Agent视觉语言交互能力。其采用双系统设计,智能本体域负责感知—决策—规划—动作;智能交互域负责显示、语音、光效与通信。


机器人还配备了专用360°激光雷达,在全场景都具备可靠避障能力。按照维他动力的规划,其将在9月启动制造工厂,10月开启量产级早鸟内测,今年底完成产品上市,并开启海外市场众测。


资讯配图


尽管“语音交互+运动控制+本体”的技术复杂度更高,但“大模型+毛绒玩偶”这类产品目前更受市场欢迎。


首先,售价是购买决策的第一道门槛。Ropet、芙崽Fuzozo、CocoMate等主流AI玩具定价集中在300~700元区间,与一只品牌毛绒玩具或基础智能音箱基本持平。此外,产品还需要额外收取订阅费。


而另一派的产品定价通常在万元至数万元不等,相比之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第一类AI玩具。


其次,从维护成本来说,第一类AI玩具没有复杂的活动部件,可靠性接近普通玩具,售后主要是软件OTA。而第二类的产品通常需要定期维护,比如电池耗材等,长期运维成本更高


最后从情绪回报的角度来看,有用户指出,尽管第一类AI玩具把AI能力收敛在“眨眼、摇尾巴、简单对话”等简单的交互上,但反而会让用户主动脑补剩余情感空间,形成“它懂我”的心理暗示。


而第二类AI陪伴产品,正是因为具备更复杂的交互系统,用户对其期待更高,比如某个产品宣称可以做100件事,一旦有1件事做不到,用户立刻产生失落感——这就是复杂系统以及昂贵价格带来的“低容忍”


资讯配图

AI陪伴:营销概念与技术现实的距离


2025年被视为AI玩具元年,有行业数据显示,AI玩具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量级,年复合增长率超50%。中国AI玩具市场年规模预计突破十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70%。尤其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AI玩具的主要消费群体。


随着跃然创新、珞博智能等AI玩具的推出,第一批AI玩具用户的反馈也来了。与资本的狂热不同,用户体验显露出明显的落差。


“Fuzozo反应迟钝,语音对话要隔个3秒左右才回复;而且回复也是一味地讨好,根本没有产品宣传中说的‘养成系’的感觉。”小霞是购买珞博智能推出的芙崽(Fuzozo)的用户之一,她的反馈也指出了当前第一代AI陪伴玩具的普遍困境。


交互延迟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3秒延迟对于智能音箱可以接受,但对于强调“陪伴”的AI玩具而言,因为没有及时回应而导致用户“情绪断点”,这是致命的。


此外,企业宣传的“情感陪伴”和“养成系”功能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显著差距。


许多用户发现,这些AI玩具的回应往往是一味地讨好,且回复内容高度相似,缺乏真正的个性化和情感深度。而真正的情感陪伴需要AI具备长期记忆、情感理解和共情能力,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持续的学习训练。


而这并非个例。


资讯配图

BubblePal


跃然创新指出,其第一代产品BubblePal收到的差评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联网问题——用户需要先下载 APP、注册账号并连接2.4 GHz Wi-Fi,很多家长是买完才发现操作这么麻烦,因此,联网问题也被官方列为“排名第一的差评”


被官方列为“排名第二的差评”就是交互方式不自然。BubblePal采用的是按键式语音交互,用户必须长按才能触发对话,对于儿童来说操作困难,更限制了互动体验的流畅性。


除此之外,初代产品功能单一,缺乏扩展性。BubblePal不支持音乐播放、儿歌、故事等常见儿童功能,也没有后续产品的多角色记忆、连续对话等进阶能力。


资讯配图

写在最后


AI玩具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抓住了当代社会的“孤独经济”需求。孤独经济实际上是两个经济的合体,一个是单身经济,一个是银发经济。有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单身人口将突破3亿,占成年人口近四分之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超3.45亿。


而在单身和老年人群之外,陪伴机器人还有一个受众人群就是儿童。换句话说,单身的、有娃的以及老人都是陪伴机器人锚定的用户。然而,这种需求是否能够转化为持续的购买行为,还有待观察。


面对技术上尚未突破的交互延迟与情感陪伴不足问题,AI玩具企业必须跨越用户体验这道坎,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信任。


END


资讯配图
算力狂飙7000倍,黄仁勋只用了10年
又一家估值过百亿的具身智能公司出现了
曾被100个投资人否决的人形项目,刚刚融资了!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
亿元融资!哈工大系集体攻入人形,直逼清华半壁江山
“人形机器人不是非要用英伟达芯片,但国内没有更好的”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玩具
more
价格战VS算法战,AI玩具电机驱动芯片两极分化格局形成
2025年全球及中国IP玩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设计「图」
三星Galaxy Z Flip7上手:真正的精致小玩具? | 视频
【Open Car】BW来了就该准备点个性玩具
存算一体成AI玩具芯片核心驱动力
AI玩具DC-DC芯片,安全与成本双突围
2025年全球及中国拼搭类玩具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成人市场进一步拓展「图」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AI玩具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2025年中国IP玩具行业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情绪经济加速崛起,不断推动IP玩具市场发展[图]
预见2025:《2025年中国AI玩具行业全景图谱》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