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潮玩定义与属性解析:重塑玩具边界的情感消费新载体
潮玩,全称潮流玩具,也被称为“艺术家玩具”或“设计师玩具”。它起源于上世纪末,最初仅为小众的艺术创作形式,如今已发展成面向 14 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的大众消费品类。潮玩以潮流文化为核心,融合多元艺术与设计元素,品类丰富,覆盖盲盒、手办等多种形态。
相较于传统玩具强调的可玩性与益智功能,潮玩更侧重于收藏价值、IP 文化属性与情感共鸣,发行常采用限量策略,凸显其独特性和艺术附加值。
潮流玩具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2.潮玩受众不断扩展,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起源于上世纪末中国香港的潮玩,已从最初小众的设计师玩具,演进为覆盖全年龄段的大众消费领域,形成了“儿童-青少年-成人”的三级消费结构。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Z
在这一趋势推动下,2024 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已达 727 亿元,增速 26%,并预计 2029 年将占据全球市场的 27%。产品方面,盲盒虽仍占 35%市场份额,但其主导地位正被增速超 50%的手办、BJD 娃娃和卡牌等品类所稀释,尤其是国潮 IP 产品如《哪吒》手办预售首日订单突破 10 万件;“谷子经济”借跨界联名迅速崛起,如迪士尼达菲系列实现销售翻倍。行业未来将延续 IP 多元化、技术融合与全球布局的趋势,不断推动潮玩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3. 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特点凸显
中国潮玩产业已步入从“发展”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新阶段,创新驱动成为最显著的发展特征,其完整演进脉络可清晰划分为“萌芽-启动-发展-成熟”四大阶段。产业最初萌芽于20 世纪 90 年代香港街头文化,以艺术家玩具和设计师玩具为载体,长期作为小众艺术收藏形态存在,消费群体有限,产业规模较小;真正的启动期始于 2016 年,泡泡玛特推出MOLLY 星座盲盒系列,创新性地将 IP 内容、设计师玩具与盲抽玩法相结合,彻底打破圈层壁垒,实现“4 秒售罄”的市场神话,吸引资本与创业者大规模进入,推动产业从小众收藏走向大众消费;
2021 年起行业进入发展期,呈现爆发式增长和多元化演进,原创 IP 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产品品类从盲盒扩展至手办、BJD 娃娃、雕像、卡牌、“谷子”周边等多元形态,消费群体也由 Z 世代年轻用户扩展至全年龄段,并形成情感消费、圈层认同、收藏增值等新型消费逻辑。当前,行业正处于发展期与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创新驱动的作用愈发凸显。
IP 创作不再限于单一艺术风格,而是深度融合国风文化、二次元、科幻、潮流艺术等多元素材;科技融合成为产品体验升级的重要推手,AR/VR 交互、AI 个性化定制、数字藏品等创新应用不断拓展潮玩的体验边界;商业模式也持续迭代,从盲盒为主发展到预售、众筹、会员制、二手交易平台等复合体系。
同时,中国潮玩企业逐步摆脱传统代工角色,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东莞、深圳等产业带已从“世界工厂”转型为“IP 创新策源地”,涌现出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原创 IP 和品牌。成熟期阶段的另一典型特征是产业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加速。
2024 年广东省玩具协会潮玩分会的成立,标志着行业走向规范化和生态化。龙头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精耕细作,更通过海外参展、跨境合作、本地化运营等方式进军全球,推动中国潮玩文化输出。可以预见,未来行业将在 IP 矩阵化、科技融合、全球市场三大维度持续突破,实现从千亿规模到品质创新的跨越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