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微软争夺AGI控制权!重组谈判激烈,年底谈不成软银700亿或撤

新智元 2025-08-28 13:07

资讯配图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OpenAI的重组悬而未决,核心在控制权与确定性:多云是否松口、微软能否获取训练细节、以及最关键的AGI条款的去留。这三件事,决定了微软最终30%–35%的持股价值,也决定了软银100亿美元的到账节奏与估值锚点。


OpenAI就重组问题与微软持续进行了胶着的谈判,重写合作合同,至今悬而未决。


今年年底是一个关键节点,关系到软银对OpenAI的100亿美元投资能否到账。


OpenAI在接受了微软的注资后,双方的利益诉求点始终处在不同的轨道上。


微软和OpenAI自己,都迫切地想弄清楚,OpenAI未来究竟要通往何处?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旷日持久的重大谈判

OpenAI目前采用「有限盈利公司」(capped-profit)结构,母公司是非营利组织(OpenAI Inc.),旗下有一个营利实体(OpenAI Global LLC),投资人只能获得有限的回报倍数。


这种结构在早期保证了使命导向,但现在成了融资障碍:



简言之,OpenAI需要为微软等股东负责,希望通过重组,让外部投资者能够真正持有公司股权,并为未来IPO打通道路。


OpenAI正在寻求数十亿美元的新融资(软银承诺约 100 亿美元),但投资协议通常与公司架构挂钩。


如果重组未完成,软银可能有权撤回资金承诺,100亿美元化为泡影,给OpenAI的资金压力激增。


资讯配图


OpenAI接受微软注资后,签订了一份有效期到2030年的「卖身契」。


微软投资了超过130亿美元,换取与OpenAI的技术独家合作与优先使用权,其中包括将模型托管到微软Azure云服务器上。


随着2030和实现AGI这两个节点都越来越近,「皆大欢喜」式的合同中隐藏的利益分配矛盾逐渐凸显。


资讯配图

矛盾一:多云


OpenAI如今的模型是全部独家托管在微软Azure云服务器的。


对微软而言,这是云收入+生态绑定的核心抓手。


对OpenAI而言,这限制了API的扩张弹性和主权/合规适配能力,他们想引入Google Cloud/AWS。


多方就此问题展开博弈。


目前的消息是,微软仅考虑极窄豁免。


极窄豁免,即允许OpenAI服务那些不在Azure上的政府客户,容忍错位竞争,从而避免动摇Azure的基本盘。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矛盾二:OpenAI知识产权归属


作为大股东,微软当然不满足于仅仅只是能够优先使用OpenAI。


微软并不甘当AI时代的幕后角色,毕竟他们也曾是奇迹的缔造者,如今的科技巨头。


微软迫切地希望OpenAI能开放核心知识产权给微软,即ChatGPT的这些最先进的模型究竟是如何训练出来的。


这其中包括数据、方法、评测、对齐流程等全方位步骤。


资讯配图

而这些,是OpenAI的核心秘密。


OpenAI自然要极力保护「训练配方」与「数据资产」的商业机密,避免合作伙伴形成可替代性路径,从而降低OpenAI的技术议价能力。


目前推测,最终最可能达成的妥协形态,将会是从「不透明黑箱」走向「审计式透明」。


此即在保密协议、范围限定、只读/只审计、第三方托管的框架下,提供必要而非完全的训练可视化。


资讯配图

矛盾三:AGI控制权


这是所有矛盾中最重大的,而且对不止这两家公司,也是对全世界,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现有合同中规定,OpenAI一旦实现被定义为「在大多数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作上优于人类的高度自治系统」(即AGI),OpenAI有权切断微软对其IP的访问。


这对于微软来说,不啻于达摩克里斯之剑。


一旦触发AGI定义,微软被断供的风险巨大,无法接受。


这会让微软对千亿美元级权益的落地失去确定性,微软的未来也将前途未卜。


对于OpenAI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王牌,是最后的控制权保险与溢价来源,也是对未来「极端能力」阶段的治理兜底。


这个「核按钮」,双方都对此心知肚明,无论是保留或是删除,都会极大改变交易风险画像。


资讯配图


目前有关推测,最大可能的妥协路径是,把「AGI一刀切断」改造成「重大能力跃迁事件(TCE)」触发的分级机制:




资讯配图
对利益各方,这场谈判可能意味着什么

对微软股东而言,维持独占最有利于Azure毛利与黏性。


但若能换来在IP/透明度上的更强权利,也可增强微软在「模型-安全-产品」三位一体上的结构性护城河。


此外更重要的是,把「核按钮」改造为「可管理的分级机制」,能显著提升投资确定性。


对OpenAI及其投资人而言,二级5000亿对主融资形成立体牵引,但也要求在控制权与可持续经营上拿出「更可叙述的条款」,帮助把估值与投资合理性对齐。


今年年底这个时间点,将决定「钱什么时候到、到多少、以什么条件到」。


对企业与开发者(API使用方)而言,若多云落地,地域与主权合规更灵活,网络路径选择更多,潜在成本竞争加剧。


Azure仍可能是最佳整合体验,但特定行业(政府、金融、医疗)将更看重可部署位置与合规证据链。


多云=更多议价筹码,尤其是大单客户。


对竞品与其他云厂商而言,若Azure独占松动,即便是有限豁免,也会成为标志性样板。


AWS/Google会围绕行业/主权云切口推进差异化竞争。


你认为还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高见。


参考资料:
https://www.ft.com/content/b81d5fb6-26e9-417a-a0cc-6b6689b70c98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双线领跑,海尔空调宣告正式进入AI空调时代
OpenAI/微软争夺AGI控制权!重组谈判激烈,年底谈不成软银700亿或撤
直播预告| 大模型复杂推理技术: 如何重塑AI推理逻辑
Anthropic 正式将旗下 AI Claude 集成至谷歌浏览器
【AI Agent展】smardaten copilot——全场景智能应用开发助手
AI大模型正加速“上车”
奕斯伟计算居晓波:RISC-V AI芯片的创新和应用
快讯|梅卡曼德机器人完成近5亿元融资,新松机器人上半年实现营收16.6亿元,均胜电子与阿里云达成AI全面合作
挖人、重组、解散、暂停,Meta的AI部门正在大洗牌!
「嵌入式AI硬件开源运营平台」通过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评估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