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不再是极限,而是新经济的主战场。2025年,低空经济正从“试点探索”迈向“全域起飞”,一场围绕“1000米以下”空域的产业革命正在全面展开。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直升机载着游客飞越那拉提草原,从空中俯瞰“空中草原”的壮美。
贵州山区的矿山上,无人机正精准捕捉边坡裂缝等安全隐患,生成厘米级精度的三维模型。这些场景正是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真实写照。
01 战略崛起: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4年,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短短一年间,这个概念已经从政策文件走向产业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发展热潮。
低空经济是以1000米以下空域(可根据需要延伸至3000米)为运行环境,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通过载人、载货及多元化作业场景的低空飞行活动为驱动引擎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突破5059.5亿元,同比增速达33.8%,预计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大关。
02 应用爆发:多元场景全面开花
低空经济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应用场景上。2025年,各类低空应用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运营。
低空物流配送领域尤为活跃。中原首家空中超市在郑州落地,通过无人机物流体系配送商品,覆盖约5公里范围,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不超过15分钟。
“无人机在低空空域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灵活的优势,可解决传统物流配送时效慢、人力成本高等痛点”,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运营经理黄玉娟如此介绍。
低空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在新疆那拉提草原,游客只需花费600-800元便可乘坐直升机体验6-8分钟的空中游览,每天有100-200名游客尝试这种新体验。
新疆雪域神鹰飞行俱乐部有限公司不仅开展空中游览服务,还提供飞行驾照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10余名学员。
工业级应用展现出更大潜力。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及其相关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达1134亿元,远超消费级市场。
在贵州复杂的山地环境中,无人机正成为破解勘察、巡检工作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痛点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航测实现了矿山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毫米级精度采集,为矿山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03 区域竞合:各地抢占天空红利
低空经济的爆发也引发了区域竞争。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从创新效力、产业实力、场景活力、发展潜力、保障能力5维度64项指标对31省评估,显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领跑。
东部沿海已经形成产业高地,但中西部地区也在凭借自身优势奋力追赶。
新疆凭借广阔地域和空域优势,正强势“起飞”低空经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空域资源优势明显,航线密度较低,发展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产业有着突出优势。
贵州则利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优势,将山地阻隔转化为发展势能5。8月印发的《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
甘肃公航旅集团探索构建“创新驱动、场景融合、生态共建”模式,持续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有效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04 基础设施与保障:构建低空生态系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
新疆机场集团创新建立的低空(通航)管理服务室与新疆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集成了空域审批、计划申报、实时态势监控等核心功能,有效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空域使用“堵点”。
贵州正加强低空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按照《方案》,贵州将建立低空气象数据研究院和气象监测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建设低空气象监测设施和预报预警系统。
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新疆工程学院航空产业学院作为新疆首个培养航空领域本科人才的教育机构,填补了新疆航空人才培养空白。
南方测绘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共建的北斗低空智绘产业学院将于2025年7月迎来第一批学生,为贵州低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
05 挑战与突破:产业发展仍面临瓶颈
尽管发展迅猛,低空经济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空域管理改革滞后、基础设施短缺、续航与空管技术瓶颈及商业模式模糊是主要制约因素。
低空政策协同与标准化建设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流程审批、数据安全规范、空域开放等标准体系仍有待完善。
安全是低空经济的生命线。贵州小飞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吕小飞认为,低空经济发展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窝蜂”,而应该让具备安全资质和运营经验的企业先飞起来,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06 未来展望:低空经济前景无限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低空经济正迎来腾飞时刻。更多飞机的升空,更多数据的流动,更多场景的落地,将共同塑造低空经济的未来生态。
从投资视角看,整机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低空应用场景扩大;整机上游材料与零部件企业配套需求增加;低空相关空天地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有望迎来爆发;低空运维场景也将逐步落地。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是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开辟产业新赛道、增强发展新能的战略选择,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深圳自2023年以来已完成超过78万次商业无人机飞行,开辟了203条活跃航线和121个起降点。
新疆那拉提草原上,游客们每天花600-800元体验直升机观光,从空中俯瞰草原的壮美。
甘肃公航旅集团构建的无人机+有人机空地协同立体救援体系,已经形成覆盖全省、2小时抵达灾害现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这些碎片正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低空经济已经“起飞”,正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资料来源参考:
《2025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面解析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原有了首家空中超市 无人机配送十五分钟内直达》
新疆日报:《新疆低空经济强势“起飞”》
国泰海通证券:《低空经济行业专题报告:不仅是低空载人 低空场景迎多元化拓展》
贵州日报:《低空经济“飞”越黔山》
The Global Low-Altitude Economy, Q2 2025: Strategic Advances and Market Acceleration
兰州日报:《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多维发力赋能低空经济》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从「黑飞」到「智飞」:低空经济的「数据资产证券化」如何破解监管困局?
社会资本入场时机已至:低空经济从“制造端”向“运营端”迁移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