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70%,又一车企放弃自研动力电池计划!

电车Daily 2025-08-29 12:49

“电车Daily”8月29日北京报道

保时捷的电池梦,碎了。

2025年8月下旬,这家德国豪华跑车制造商正式决定:终止旗下电池子公司Cellforce的自主生产计划。286人的团队,将裁撤约200人,仅保留一个不足80人的研发小组。裁员比例高达70%。这不仅是一次组织收缩,更标志着保时捷耗资超10亿欧元、历时四年的自研电池战略彻底失败。

Cellforce曾是保时捷电动化野心的象征。2021年,保时捷与德国电池初创公司Customcells合资成立Cellforce,目标直指高性能硅负极电池,计划用于Taycan等高端电动车型,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技术突破。

2023年,保时捷更是全资收购Cellforce,计划在德国基兴泰林斯富特建设年产能20GWh的超级工厂,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购置生产线,还获得了德国联邦及州政府合计5700万欧元的补贴。

资讯配图


但现实残酷。截至2025年8月,Cellforce从未量产过一块车用电池。试点工厂虽已建成,但技术路线反复摇摆:从软包到棱柱,再到圆柱电池,设备采购后即面临报废。更致命的是,市场未按剧本发展。

在中国和美国市场,豪华电动车需求疲软,美国则受关税政策冲击。保时捷自身也陷入财务危机: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暴跌67%,销售回报率骤降至5.2%,创十年新低。

需求不足,导致Cellforce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此次调整后,Cellforce将转型为纯研发机构,专注于电池材料与电芯技术探索。而被裁员工,将有机会转入大众集团旗下的PowerCo电池部门——这意味着,保时捷最终仍需依赖集团内部供应链,而非自主掌控核心部件。

这并非孤立事件。欧洲本土电池产业正集体承压。2025年3月,曾获百亿美元融资的瑞典电池明星Northvolt申请破产;沃尔沃旗下NOVOEnergy宣布裁员50%。高成本、低规模、技术迭代慢,让欧洲车企在电池自研赛道上举步维艰。

保时捷的退场,更凸显其电动化战略的被动调整。曾计划2030年电动车占比80%,如今已悄然松口,明确表示“直至21世纪30年代中后期,仍将提供内燃机、混动与纯电三种动力形式”。911、卡宴等核心车型的燃油版本,将继续存在。

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今年3月,保时捷收购了德国瓦尔塔旗下的V4Drive公司,更名为V4Smart,并迅速将其高压电池用于新款911 GTS的T-Hybrid混动系统。这说明,保时捷并未放弃电气化,而是选择更务实的路径——聚焦高性能混动与现有供应链整合,而非烧钱自研动力电池。

保时捷用真金白银证明:当电动化需求不及预期,再高端的品牌也养不起一条电池产线。下一步,这家跑车制造商的唯一任务是把外采电池卖出溢价——而不再幻想自己造电池。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动力 电池
more
20万配激光雷达+大电池,专为国人定制,豪华品牌这么卷了?
荣耀GT2在路上,大电池+大直屏!
干法电极工艺催生全固态电池设备新增及迭代需求
突发!某车企召回,更换电池!
永磁无刷高速电机、控制系统及电池包扩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球首个半固体电池,首发售价为9.98万!
6年耐用?8200mAh电池新机空降
eVTOL飞行器电池失效时的快速响应与动力切换策略
干法电极是助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前沿】真我15000mAh超大电池上手视频公布 还有空调制冷散热技术?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