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晚上好!
今天小雷看到一个热搜——良品铺子让花生上树,真的让人笑到肚子痛。
说真的,小雷第一次看到这张海报的时候,乍一看还没发现什么不对。思索了一会才发现:这花生怎么长在树上?逆天!

而且你告诉我这是正经的产品海报?花生不长土里,开始爬树了?小雷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白在农村长大的了。

图源:微博
这事儿说来简单。良品铺子推出一款花生做的产品,结果宣传图里,花生跟葡萄似的挂满枝头,简直就是一幅丰收的景象。
但问题来了——花生是地下长的大哥!
看到花生长树上已经很离谱了,但起码还是个花生样。再看看下面这张图,花生怕不是成精了,都跟人的手腕差不多大小了,关键是还用上了收割机,这不是胡闹嘛。

图源:微博
说实话,这事真是离谱中又带着一丝好笑。良品铺子后来赶紧道歉,承认用了AI生成的图片,工作疏忽没审核出来。
好家伙,AI差点又背锅了!小雷觉得吧,AI再能折腾,也顶多算个“从犯”——从设计到审核再到发布,难道整个团队没一个人知道花生是长土里的?哪怕有一个人指出,都不会闹出这场笑话。
而且宣传海报还处处都标上「0反式脂肪酸」,懂行的一看就看出来这就是多余的,因为本来就没有,但却可以拿来营销,收割智商税。

图源:微博截图
不过不花一毛AI一个图,就免费上了一次热搜,这波良品铺子简直血赚,黑红也是红。就是不知道吉林扶余的老铁们,看到这张海报的时候是什么感想。
要知道扶余可是有名的花生产地,当地老乡年年在地里刨花生,现在突然看到自己种的花生“爬”上了树,估计得懵圈:咋回事?种了一辈子花生,还是第一次见长树上的。真是人有多大胆,树有多敢产啊!
出于好奇,小雷也去试了试AI生图。只需输入一段文案,再等个10秒,AI就能给你生成一张“看似合格”的花生图片。

图源:豆包截图
乍一看,画面干净、构图端正,好像没啥问题。但花生外壳太干净了,而且产量有这么多吗?
于是小雷又跟AI强调:“花生刚从地下拔出来,外壳应该沾点泥土,你去学习一下真实花生是怎样的。”AI倒是很听话,马上给我发了四张真实花生照片。我心想:这下总该明白了吧?
结果是万万没想到,它生成出来的花生——依然挂在树上...真是想不懂,为啥AI就是执着把花生长树上。

图源:豆包截图
由此可见,AI生成内容虽然又快又便宜,但现阶段真的不能全信它。小雷理解企业想用AI降本增效,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品牌直接用AI出图出文案,连校对都省了,翻车能怪谁?工具永远是工具,你让它干啥它干啥,但用工具的人得带脑子啊。
不知大家发现没,现在AI广告越来越泛滥,以至于一眼就能分辨出是AI生成的。因为它只能处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永远没有那种真实的质感。消费者早就审美疲劳了,一看“AI风”直接划走。良品铺子这次虽然翻车,但至少…呃,让大家记住了。
小雷看来,AI就是个工具,好用但不能全指望它。现在好多AI广告看着就没诚意,画面油腻、比例失调,别说打动消费者了,不劝退就不错了。但不得不说,现在的AI就是主打一个创意,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图源:豆包生成
看来以后企业要是还想靠AI做营销,真得看好了:生成素材后,好歹用常识判断一下。除此之外还得琢磨怎么创新,别跟别人一样,不然迟早会闹出笑话。
总的来说,良品铺子这事儿也算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想用AI省事可以,但别丢了对消费者的诚意和基本的常识判断。要是连“花生长在哪”都搞不清,再高级的AI也救不了糟糕的营销。
好了,今天小雷就唠到这里。大家还见过哪些离谱的AI翻车现场?评论区一起来聊聊!

欢迎扫码添加小雷微信
记得备注想进群的手机品牌哦
跟小雷一起畅聊数码与科技
另外小雷建了几个粉丝群,欢迎扫码加入!
大家伙一块聊聊天,分享玩机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