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战略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发布实施,教育部: 低空经济领域支持有关高校今年布点、今年招生

通航圈 2025-08-31 09:28
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点击上方蓝字“通航圈”,然后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加强战略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面向低空经济这一战略领域,打破三年一轮学位授权审核的限制,支持有关高校今年布点、今年招生。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方案》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焦“四个面向”,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协同联动、试点先行,建立健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资讯配图

《方案》提出,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组;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创新目录管理机制,缩短调整周期,加强研究生、本科、高职三类学科专业目录协同联动完善分类发展机制,差异化推进基础类、应用类、战略类学科专业布局建设;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完善促进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优化激励引导机制,统筹招生计划、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资讯配图

《方案》提出,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我国又有120所高校申请新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附名单实施基础学科跃升行动,在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中加大对基础学科支持力度;实施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行动,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交叉中心;实施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对社会需求明显不足、培养质量下滑、办学条件不足的学科专业点进行预警并提出整改要求;实施学科专业内涵更新行动,加快教学内容迭代,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支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导师发展中心等高质量建设;实施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行动,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加强成熟模式的辐射推广。 

《方案》要求,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强化支撑保障,各省份各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平稳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

而8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加大的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凸显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加速建立健全。以下是中国教育报报道的详细内容:

超常布局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资讯配图


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导向作用愈发明显。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介绍,近一年来,教育部积极对接科教兴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需求,高规格部署实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启动实施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超大力度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组,定期研判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研提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方案、支持举措和工作建议等。国务院国资委摸底统计中央企业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相继召开有关工作座谈会,谋划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升级。

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教育部以解决人才供需不匹配矛盾为核心,会同相关部门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推动构建人才供需“数据—模型—服务—治理”适配模式,着力实现人才数量规模、结构布局、能力素养三大适配。目前,平台已完成基础建设与数据整合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

试点先行探索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新机制。教育部以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部署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重点聚焦快速响应、分类建设、存量优化、内涵更新、多元评价5方面21项具体试点任务支持有意愿、有基础的地方和高校“揭榜挂帅

加强战略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面向低空经济这一战略领域,打破三年一轮学位授权审核的限制,支持有关高校今年布点、今年招生。我国又有120所高校申请新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附名单增设了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视听工程、国际邮轮管理等29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面向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启动实施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系统推进集群实施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5个教学关键要素联动改革


以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带动内涵建设

资讯配图


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拓展服务面向……有关高校和地方积极抓住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契机,持续推动改革走向深入。

在湖南,省委书记、省长亲自研究部署,省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持续高位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落实,在聚焦顶尖学科专业培育、锚定区域产业需求、前瞻布局急需领域、建立预警退出机制、推动产教融合与数智赋能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我们强化机制赋能,增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内生动力。”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兰勇介绍,湖南实施要素差异化配置,创新考核激励模式,强化师资队伍保障,努力激发高校优化调整和创新发展活力。

在复旦大学,该校以超常规人才培养为“起手式”,下好学科布局“先手棋”,打好产教融合“组合拳”,搭建学科专业快速调整、预判、攻关、赋能机制。“今年年初,复旦启动了新世纪第三轮教育教学改革,以造就多潜质高潜能的‘干细胞式’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说,改革突破传统学科专业为基本单元的培养模式,转向以灵活开放的项目为基本单元,各项目可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一个或多个学位。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积极布局前沿、交叉学科,培育学科专业新增长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更新各学科专业的内涵,加快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制造、导航与时空科学等学科方向建设。”北航副校长闫晓军介绍,学校同时紧密构建以航空航天学科为核心牵引、多学科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的“学科群”,在空天领域重大任务和科学问题的牵引下,以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五大学科群为抓手,打造国际顶尖的航空航天学科集群和人才高地。


确保试点成果示范推广真正落地

资讯配图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是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据悉,目前,已有18个省份、97所高校报送了290份试点任务书,这些试点单位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突破意义的改革措施,如“探索重大攻关任务驱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模式”“‘博士+硕士’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等。

通气会上,如何确保试点经验突破局部创新进而大规模推广,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栾宗涛表示,要从顶层破局、标杆引领、评估驱动、共享协同等4个方面发力,推动这次改革试点从局部创新向系统变革转变。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破解政策难点堵点。试点推进中,通过“问题收集、集中会诊、制度破题”构建闭环,系统梳理高校反映的共性障碍,联合多部门推动政策优化,强化政策系统供给,为改革提供全链条的制度支撑。

二是注重标杆引领,建立示范辐射的网络。从试点单位中遴选一批改革成效突出、经验可复制的标杆单位,建立1+N的推广机制,以省区为单位,形成若干个区域联盟,推动区域内高校同步改、一起改,通过标杆高校的示范效应,破解观望心态,推进典型经验从“单点突破”向“同类辐射”延伸。

三是强化评估激励,将改革成效纳入学校评价。构建多维度的动态监测体系,实时跟进了解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最新动态,将试点成效作为“双一流”成效评价、学位授权审核等评估评价的重要考察方面,以此将改革压力转换为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试点成效落地生根。

四是搭建全国交流平台,促进成熟经验共享。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跨区域跨类型高校经验互鉴,适时组织线下的专题研讨会,共享经验、共研问题、共创方案,推动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来源: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部。
PS:由于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加更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教育 高校
more
国家战略驱动下的专业新风口:“低空技术与工程” 成2025高校申报最热专业
一周园区要闻盘点丨“园区进高校,成果进园区” 未来数字空间专场举办;中关村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论坛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
学会动态丨CAAI走进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计划落地南京三所高校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丨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
学会动态丨CAAI走进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计划落地中山大学
韩国教授自曝同行评审新作弊法:论文暗藏指令,要求AI给好评,北大哥大新国立等14所高校卷入
东北一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学校被执行总金额超35亿元,校方回应:属实
120所高校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市校合作“朋友圈”+1!成都已与30余高校院所“牵手”合作
案例分享|为什么 Perplexity AI 是我作为高校首席信息官的首选研究工具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