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并联机器人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挖掘行业潜在商机;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
并联机器人是一种通过多根支链将动平台与固定基座相连,形成闭环运动链的机器人系统。其核心特征是:动平台的运动由所有支链协同驱动,各支链的运动相互关联,共同决定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与串联机器人(如工业机械臂)相比,并联机器人具有更高的刚度、精度和负载能力,且运动学逆解相对简单,但正解求解较为复杂。
并联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中游提供关键零部件,决定机器人性能;中游本体制造是核心,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影响行业整体竞争力;下游系统集成连接终端客户,推动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各环节相互协作,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产业链将不断完善,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显著,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32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2.8%。在制造业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市场延续增长态势,预计到2029年将攀升至19亿元,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6%,展现出在自动化升级浪潮中持续扩容的良好前景。
在国内并联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从企业梯队来看,阿童木机器人处于第一梯队,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位居国产自主品牌榜首,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核心产业。翼菲智能等企业处于第二梯队,凭借自主研发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在轻工等行业有一定影响力。
《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对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结合并联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总结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专业预判。帮助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态势,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先行把握商机,正确制定投资战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本报告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相关概述
一、行业概述
二、行业性能
三、行业用途
四、数据来源与统计口径
(1)统计部门与统计口径
(2)统计方法与数据种类
五、并联机器人行业研究背景具体解读及前景概述
第二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第三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特征分析
一、并联机器人作用分析
二、并联机器人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并联机器人行业周期性分析
四、影响并联机器人行业需求的关键因素分析
五、并联机器人行业主要竞争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成长速度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五、风险性
六、行业所处的发展周期阶段分析
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八、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二章 2020-2024年世界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世界并联机器人行业运行环境形势分析
一、北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欧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三、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四、全球经济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五、全球经济政策对并联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影响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全球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世界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走势展望分析
一、全球并联机器人行业市场分布情况分析
二、全球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新机遇和挑战分析
第四节 2020-2024年全球并联机器人行业重点国家和区域布局分析
一、北美地区
二、亚洲地区
三、其他地区
第三章 2020-2024年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三、全国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四、恩格尔系数
五、工业发展形势
六、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七、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八、中国汇率调整
九、货币供应量
十、中国外汇储备
十一、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状况分析
十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分析
十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十四、对外贸易&进出口
十五、城镇人员从业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并联机器人产业政策环境变化及影响分析
一、行业主要监管体制分析
二、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并联机器人产业社会环境变化及影响分析
第四章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 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一、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产量分析
二、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产量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一、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需求分析
二、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需求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区域格局环境分析
一、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二、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五节 2020-2024年国内并联机器人产品生产及销售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五章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监测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数据监测回顾
一、竞争企业数量
二、亏损面状况分析
三、市场销售额增长
四、资产总额增长
五、利润总额增长
第二节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投资价值测算
一、销售利润率
二、销售毛利率
三、资产利润率
四、未来几年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成本费用结构变动趋势预测分析
二、销售成本分析
三、销售费用分析
四、管理费用分析
五、财务费用分析
第六章 2020-2024年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并联机器人上下游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上游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三、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四、下游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五、上下游行业之间关联性分析
第七章 2020-2024年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口情况分析
一、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口数量情况分析
二、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口金额变化分析
三、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口来源地区分析
四、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进口价格变动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出口情况分析
一、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出口数量情况状况分析
二、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出口金额变化分析
三、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出口国家流向分析
四、并联机器人所属行业出口价格变动分析
第八章 国内并联机器人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深圳市华盛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深圳博美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济南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六节 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九章 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第一节 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一、并联机器人行业存在的问题
二、并联机器人发展趋势及投资特性分析
三、并联机器人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发展预测分析
一、2025-2031年期间并联机器人发展方向分析
二、2025-2031年期间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规模预测分析
三、2025-2031年期间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四节 2025-2031年期间并联机器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宏观政策风险分析
二、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三、供需波动风险分析
四、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五、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六、其他相关风险分析
第十章 并联机器人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二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产业战略规划
二、业务组合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第三节 并联机器人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一、企业经营策略综述
二、企业产品经营策略
三、企业渠道经营策略
第四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十一章 并联机器人行业2025-2031年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并联机器人行业2025-2031年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华
经
情
报
网
www.huaon.com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工业园区大数据、产业链地图、专精特新申报及市场地位证明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