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旺材芯片最新资讯
2025年8月27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一则破产审查案件。超节点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对玄同微(重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破产审查,案号为(2025)渝05破申571号。玄同微(重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6日,由深圳市玄同微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组建,深圳玄同微占100%股份。投资总额累计达5000万RMB,实缴资本为2130.3万人民币。
玄同微(重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6日,是深圳市玄同微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俊鹏,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缴资本2130.3万元。公司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凤笙路21号1幢,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深圳市玄同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具备一流软硬件研发与设计能力以及前装级生产智造水平的科技公司。公司在重庆设有18000平米的高端智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位于深圳。
2020年10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玄同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玄同微企业总部及汽车电子智能化研究院项目落户高新区。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建设玄同微企业总部及汽车电子智能化研究院。研究院主要专注于智能驾驶辅助、智能道路交通、智能网联远程控制、车用5G模块、毫米波雷达模块等研发和制造,并计划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检测实验室。玄同微曾与东风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船集团等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团队人员大部分是在行业中沉淀15年以上的专业人员。
2024年,全球科技与汽车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多家知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在半导体领域,华夏芯、梧升半导体等多家芯片设计企业相继传出破产清算的消息。梧升半导体作为注册资金高达100亿元的明星企业,其破产令业界震惊。汽车行业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车企与新创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极越汽车、威马汽车等知名企业相继传出破产重整的消息。
玄同微重庆公司的破产申请发生在全球汽车芯片行业遇冷的背景下。2025年以来,无论硅谷巨头还是本土新贵,都在汽车芯片业务上出现收缩、调整乃至退出的信号。
2025年6月,英特尔宣布逐步关闭其汽车业务。英特尔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重新聚焦于核心客户端和数据中心产品组合。曾被视为AI芯片创业浪潮中佼佼者的安霸(Ambarella),也传出有意出售的消息。安霸近年来一直难以实现盈利,上一次年度盈利已追溯至2017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AI SoC、车规MCU、ISP图像处理器等热门品类,市场竞争迅速加剧。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不少芯片公司陷入恶性循环。
汽车芯片行业面临诸多挑战。车规芯片从设计、流片到进入整车,平均周期为2~3年。中间需经历车规认证、功能安全测试、Tier 1联调、OEM SOP导入、整车验证等一系列流程。与手机芯片相比,多数汽车芯片所需实为28纳米设计制造技术,但汽车芯片生产投入周期长、导入难度大、收益率较低。业内人士指出,半导体与汽车行业的破产潮是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那些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出局。
尽管当前汽车芯片行业面临挑战,但从长远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势已成。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标普全球预测,到2030年,L2~L3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渗透率将达到60%,电动汽车渗透率则将升至73%。Market.us的报告显示,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485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18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5%。这一增长主要来源于汽车电气化、自动化和车联网的加速演进。
玄同微重庆公司的破产审查案件正处于进行阶段,最终结果尚未公布。该公司参保人数为72人,这家曾经被看好的芯片企业的命运,最终走向令人唏嘘。
汽车芯片行业的“遇冷”仍在持续。行业高门槛、长周期特性使得企业必须专注核心技术与效率,在这场淘汰赛中,只有具备真正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最终存活下来。
专心 专业 专注

分布图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