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实现“自主移动机器人太赫兹频段通信验证”及“太赫兹-光无线级联通信验证”

新材料在线 2025-09-02 00:01

~与运行中的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进行Gbps级大容量无线通信验证~


国立大学法人三重大学(代表提案者,本部:三重县津市,校长:伊藤正明,以下简称“三重大学”)、国际电气株式会社(总部:东京都港区,董事长兼总经理兼执行董事:佐久间嘉一郎,以下简称“国际电气”)、迪睿合光学解决方案株式会社(总部:栃木县下野市,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部和弥,以下简称“DXPS”)、KDDI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总部:埼玉县富士见野市,董事长兼所长:小西聪,以下简称“KDDI综合研究所”)、东洋电机株式会社(总部:爱知县春日井市,董事长兼总经理兼执行董事:松尾升光,以下简称“东洋电机”)于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在三重县津市的三重大学讲堂·三翠厅,成功完成了与行驶中的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之间采用自主研发的太赫兹频段收发器进行Gbps级高速通信的现场验证(以下简称“验证”)。这是全球首次实现与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的Gbps级太赫兹频段通信实验※。(图1)


此外,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在东京都小平市的国际电气东京事业所内,成功完成了“将太赫兹频段通信系统与全光型光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简称“光无线通信系统”)级联连接,实现大容量数据传输的现场验证(以下简称“验证”)(图2)。这表明太赫兹频段通信系统与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特性可有效结合[1]。


该系统的另一特点是采用了光-无线融合架构,通过光纤及光无线传输的光双音信号[2]来生成太赫兹频段载波[3]。


基于以上成果,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各独立系统难以应对的新型应用场景。例如,可设想在大型活动会场中,通过光无线连接就近光纤和会场,在会场内部署多个太赫兹频段小型区域[4],与区域内行驶的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进行高速通信(图3)。具体实施方案为:从会场附近的光纤通过光无线连接会场屋顶,在会场内构建多个太赫兹频段小型区域。通过该方案,可与面向普通观众的临时网络分离,实现专用的大容量数据通信。


资讯配图

图1 与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的高速太赫兹频段通信验证实验

 

资讯配图

图2 太赫兹频段光无线级联连接通信系统的验证实验

 

资讯配图

图3 通过光纤、光无线及太赫兹频段级联连接的通信系统在大型活动会场构建小型区域的示意图


本验证作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创新信息通信技术(Beyond5G/6G基金项目)”委托研究课题“面向Beyond5G超大容量无线网络的电波-光融合无线通信系统研发”(项目编号:JPJ012368C00501)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同时,通过与SEQSENSE株式会社[5]开展技术合作,成功实现了与自主移动型安防机器人的大容量通信实验。


※2025年5月9日 共同研究者调查

以上


1. 新闻发布详情

(1)研发背景

本项目旨在研发先进通信技术及电波与光融合无线技术,以满足Beyond 5G无线通信的三大核心需求:“超高速传输(单信道>10Gbps/ch)”、“低延迟性(~100微秒)”和“高密度连接(~100ch/m2)”。研究重点聚焦于推动太赫兹频段通信系统与光无线通信系统的早期产业化应用,通过开展两类系统的现场验证演示(单一通信系统及其级联系统),向未来用户直观展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场景。

 

在光无线通信系统单系统验证方面,已于2024年10月完成现场验证演示。该演示以赛车赛事转播为应用场景,实现了多信道非压缩多视角视频的大容量传输,验证了系统具备快速部署临时线路的能力,以及与光纤通信系统的无缝兼容性[6]。

 

(2)验证 与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的高速太赫兹频段通信实验


  • 日期:2025年2月19日(周三)

  • 地点:三重大学讲堂三翠厅(三重县津市)

  • 验证内容:在验证中,采用国际电气研发的小型太赫兹频段收发器进行测试。将本项目开发的太赫兹收发器模块集成至SEQSENSE公司生产的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机体内,在机器人以约1.5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过程中,与固定基站端的太赫兹收发器实现双向通信。实验场地设置于三重大学讲堂·三翠厅的大厅,通过基站天线优化配置,构建了有效通信区域(宽约1米、长20米)。测试结果表明,当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在该通信区域内移动时,系统可实现4.54 Gbps的稳定传输速率 [7](图4)。


资讯配图

图4 与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的现场验证实验情况

 

  • 技术特征:针对室内应用环境,本验证在充分考虑地面反射引起的多径衰落[8]及空间传播损耗的基础上,通过划定太赫兹频段小型区域,确保自主移动安防机器人在穿越该区域期间完成数据传输。这一方案实现了全球首个面向自主移动机器人的Gbps级太赫兹频段双向通信验证。主要技术亮点包括:采用符合25GbE以太网标准的商用SFP光模块[9]作为数据通信接口 [9];成功将太赫兹频段收发器以紧凑型封装集成于商用安防机器人系统内部。

 

(3)验证 太赫兹频段与光无线级联通信实验

  • 日期:2025年4月22日(周二)

  • 地点:国际电气东京事业所内(东京都小平市)

  • 内容: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5所示。东洋电机研发的光无线收发器部署于场地内相对两栋建筑的窗口位置,实现约20米的室外传输距离。此外,国际电气研发的太赫兹频段收发器设置于电波暗室内,建立约5米的传输距离。光纤传输基础设施由KDDI综合研究所部署。系统延续验证的25GbE SFP服务器接口方案,通过波长复用器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另外,下行信号(图5中从左至右方向)采用了光 - 无线融合型架构。具体而言,通过波长复用器将光双音信号与25GbE数据信号复合并传输至太赫兹频段收发器后,利用DXPS研发的W频段光接收器 [10] 提取91GHz声音信号,经三倍频生成太赫兹频段载波(273GHz)并完成数据调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架构可稳定实现与验证相同的4.54Gbps传输速率。

 

资讯配图

图5 太赫兹频段光无线级联实验结构示意图

†1: W频段光接收器[10]、†2: 三倍频器、†3: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11]


  • 特征:本验证构建了如图5所示的级联混合传输系统,通过光纤、光无线与太赫兹频段三种传输技术的邮寄融合,重复发挥各自技术优势,成功拓展了验证中太赫兹频段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此外,系统采用本验证,不仅实现了太赫兹收发器设备的小型化,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功耗。


2. 关于太赫兹频段收发器


“太赫兹频段”电波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具备实现高速大容量通信的优势。相较于传统无线通信采用的“微波”和“毫米波”频段,太赫兹波的频率提升了10~100倍,可支持高达100Gbps量级的通信容量。国际电气研发的太赫兹频段收发器搭载了光双音信号生成太赫兹频段载波的技术方案,使得控制站能够对无线信号频率实施直接且精确的调控。



(a)

传统型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b)

本次开发

资讯配图

图6 太赫兹频段无线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a) 传统型结构、(b) 本次开发(光双音信号型)的结构及观测到的太赫兹频段无线信号频谱

 


3.术语说明


[1] 各传输方式的优缺点汇总见下表。



传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光纤传输

超大容量(100 Gbps)                    
超长距离(100 km)

必须铺设光纤                    
仅限固定地点间

全光型光无线传输

与光纤的无缝连接性=超大容量(100 Gbps)                    
长距离(~1 km)                    
无线传输=无需铺设光纤,可灵活搭建

对于移动体通信,需配备具有高精度跟踪功能的终端                    
通信因光阻而中断→本项目已开发对应技术,本次未应用

太赫兹频段传输

大容量(~50 Gbps)                    
无线传输                    
可接入移动体

短距离(~100 m)→需大量设置小型区域以实现大面积覆盖


通过相互弥补三种传输方式的缺点、融合各自优点,可实现本文所述的新型应用场景。


[2] 光双音信号:基于双波长注入高速光电二极管的差频原理,可提取与波长差对应的射频信号。本系统采用单一光源生成波长间隔0.72 nm(对应频率差91 GHz)的双波长光信号,通过DXPS开发的集成化“W频段光接收器[10]”(包含高速光电二极管与放大器模块),成功提取91 GHz毫米波信号。


[3] 载波: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电磁波或声波,通常为单一频率正弦波。通过信号调制可将信息加载到波上。本次验证的太赫兹频段通信系统中,采用273 GHz作为载波频率。


[4] 小型区域:相比毫米波和微波频段,太赫兹频段具有更显著的空间传播损耗,导致覆盖范围受限。但另一方面,其信号带宽可扩展,能大幅提升传输速度。这一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图1所示的限定区域(小型区域)内短时大容量数据传输场景。


[5] SEQSENSE株式会社:https://www.seqsense.com/

SEQSENSE株式会社作为日本领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研发制造商,提供涵盖软件、硬件、云平台及系统集成服务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公司的旗舰产品安防机器人"SQ-2"系列市场表现突出,截至2025年5月,在日本国内部署量已超过70台。


[6]https://www.dexerials.jp/news/2024/news24062.html


[7] 像本次现场验证演示这样,在开放环境开展无线通信实验(光无线通信除外)需获得总务省颁发的“实验测试站”许可。本次验证过程中,由于太赫兹频段信号带宽超出常规测试设备5Gbps的测量上限(实际客户端通信速率为4.54Gbps),在通过“注册企业检查”时,系统通信速率被限定为4.54Gbps。


[8] 多径衰落:在太赫兹频段等无线通信中,电磁波传输除主传播路径(直射波)外,还存经地面或墙面反射的次级传播路径。这些反射波与直射波相互干涉,导致接收端信号强度随移动终端位置变化而产生波动,从而影响通信质量。这种现象即为多径衰落。


[9] SFP收发器(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是用于通过符合标准规范的通信协议,实现服务器等各类网络设备互联的通信接口。可根据所需通信规范、速率及距离,选择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等传输介质。


[10] W频段光接收器:W频段指75~110 GHz的频段。如 [1] 所述,光接收器采用将高速光电二极管与W频段放大器一体化集成的结构,进一步将输入光纤与毫米波频段声音信号输出同轴连接器整合为模块结构。


[11]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是在单一半导体基板上集成多个微波电路元件的集成电路。与由独立微波部件连接构成的电路相比,可实现小型化与高可靠性。


咨询方式

资讯配图


国立大学法人三重大学

大学院工程学研究科 电气电子工程学专业 高频超材料光子学研究室

E-mailmurata@elec.mie-u.ac.jp

 

国际电气株式会社

项目本部 产品开发第二部

电话042-322-3111(代表)

 

迪睿合光子学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迪睿合株式会社 经营战略本部 宣传·IR部 宣传课

电话03-3538-1230(代表)  Email:press@dexerials.com

 

KDDI综合研究所株式会社

研究企划室

URL:https://www.kddi-research.jp/inquiry.html

 

东阳电机株式会社

R&D中心

E-mail:sales_infomk@toyo-elec.co.jp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无线 机器人
more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订单数已超3万台?
哈工大提出空间机器人复合框架,突破高精度轨迹跟踪 | 科技攻关
又一外骨骼机器人公司转战人形?
马斯克发布《宏伟蓝图4》:特斯拉80%价值在于机器人,还意外露出了一款新车
为何各大车企都要扎堆做机器人?
马斯克:特斯拉80%价值将来自Optimus人形机器人
MIM工艺成为人形机器人新方向?
独家丨国内人形机器人首笔千台级商单出现
结合3D高斯与生成模型!清华联合BIGAI提出机器人操作世界模型GWM | ICCV 2025
快讯|优必选获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宇树科技公布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专利;现代威亚推出物流新品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