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的’上下班、无人机送快递、空中观光游览……这些曾被视为科幻的场景,正在2025年的中国加速落地。数据显示,中国低空经济规模2030年或将冲击2万亿大关。政策红利密集释放、资本疯狂涌入、技术迭代一日千里——低空经济,俨然成为继互联网、新能源后的下一个超级风口。风口已至,普通人如何分一杯羹?
在“低空经济”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新风口里,大多数人会默认它属于资本、政府或航空企业的游戏——直升机、eVTOL、飞控系统、空域改革……离普通人太远。但事实正在悄悄发生改变。普通人参与低空经济需聚焦“小切口、高频次、强需求”场景,利用技能或本地资源建立护城河。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广,从技术到服务,从运营到培训,处处藏着普通人的机会。例如:
—湖南农户合作社:3人团队购置2台植保无人机,年服务农田5万亩,净利超40万元。
—浙江农户:组建无人机植保队,服务覆盖周边10万亩农田,人均月收入达2万元。
—深圳飞手工作室:专攻城市建筑三维建模,承接政府“智慧城市”项目,单项目报价10万+。
—深圳某创业团队:通过承包景区无人机表演,年营收超500万元;
............
在多数人眼里,低空经济等于“飞行器”,比如无人机、直升机、eVTOL。但实际上,它的产业链覆盖非常广泛:

每一个环节,普通人都有可能参与进去。本文将揭秘几大方向,就带你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看我们到底能如何参与低空经济,甚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与收益,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起飞点”。
💡 入局低空经济,目前的几大风口
✅就业新蓝海:百万岗位缺口亟待填补
低空经济的爆发直接催生了大量新兴职业。据国家发改委测算,仅无人机操控员一项,当前人才缺口已超百万,且未来将持续扩大。此外,以下三类岗位需求激增:
- 技术类:航空器设计制造、无人机维修、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装配、航电系统调试等,需具备机械、电子或航空专业背景。
- 运营类:低空物流调度、飞行航线规划、空中交通管理,适合具备数据分析或项目管理经验者。
- 服务类:低空旅游导览、飞行体验培训、无人机表演策划,门槛较低,适合转行或兼职。
✅创业新征程:轻资产切入万亿市场
低空经济并非“高不可攀”,以下创业方向适合普通人试水:你不需要造无人机,但你可以做一下切口小、风险低、入行快的事情:
所在的城市申请开设无人机飞行体验项目
在文旅景区或新城区,开设空中旅拍服务
成为大疆等无人机品牌的本地授权运营商
承接本地政府、地产商的低空航拍、宣传视频制作
✅服务多元化:技术升级与差异化服务
学习无人机编程(如PX4、ArduPilot),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开发自动巡检算法,提升电力巡检效率
为需要者设计复杂航拍路径,按项目收费(单次数千至数万元)
-- 无人机航拍美景,短视频平台非常欢迎
-- 拍摄飞行体验、空中打卡、飞行评测等
利用闲鱼、抖音等平台,回收翻新二手工业无人机(如大疆M300),利润率可达30%-50%。
讲述城市如何布局低空经济,科普政策
在抖音、B站、知乎、小红书开启个人IP + 航空内容账号,边学边赚边飞
数据服务与合规管理服务
-- 成立“低空数据服务公司”,帮助中小企业处理空域申请、飞行报备(需对接UTMISS等系统),年费模式盈利。
-- 政策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企业飞行前必须报备
✅场景多样化:低空+10大应用域79个细化场景
低空+文旅:开发城市空中观光航线(如上海浦东至金山航线单程票价超千元),或与景区合作推出无人机灯光秀。
-- 与景区合作开展“无人机灯光秀”或“空中观光”项目
-- 投资租赁载人无人机(如亿航216),按人次收费(如300元/10分钟)
-- 政策支持:2023年深圳、海南等地已开放部分景区低空游览试点。
低空+农业:提供无人机植保、播种、监测等一站式服务,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低空+文旅体验......
✅设施配套化:提高精度定位
建设垂直起降场(比通航机场的审批、建设、费用等节省得多)
开设eVTOL充电站、无人机维修点,抢占基础设施空白。
开发低空经济衍生产品,如飞行器模型、VR模拟驾驶体验设备。 -- 充电/起降点建设:在政府规划的“低空经济示范区”内投资小型起降坪(单个成本约10-20万元),向eVTOL企业收取服务费。 -- 低空通信网络:参与5G-A(5G Advanced)基站部署,为无人机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学习实操化:技能驱动型参与实践
飞手到空域运营
--考取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如视距内/超视距驾驶员),成本约5,000-15,000元,学习周期1-2个月。低成本切入无人机操作与认证,考完可以参与政府项目、企业项目、甚至成为教练。
-- 应用场景:
农业植保:为农村合作社提供农药喷洒服务,每亩收费5-10元。
巡检与测绘:与电力、通信公司合作,巡检线路或参与地理测绘项目。
短途物流:加入美团、顺丰等企业的无人机配送网络,承包区域配送任务。
--分享“飞手”培训过程、设备开箱、行业观察
未来也有城市“低空运营员”的新职业将诞生,早一步进入这个行业,你就有机会成为第一批“空中管家”。
维修与改装
-- 开设无人机维修点(需取得资质),单次维修收费300-2000元
--轻资产试水:初期可租赁设备(如极飞农业无人机月租约2000元),降低投入风险。
--改装农业无人机挂载设备(如夜间红外摄像头),满足果园夜间作业需求。
✅投资新逻辑:普通人也能参与“空中红利”
关注产业链早期机会,若资金有限,可通过以下方式间接分享行业增长:
- 股票与基金
关注低空经济概念股(如亿航智能、中信海直等),或投资布局航空、新能源的产业基金。 - 众筹与合作社
参与地方政府主导的低空经济合作社,联合投资通航机场或飞行器租赁业务,降低个人风险。
以下几类投资赛道值得普通投资者关注:
-- 无人机应用类创业公司(农业、物流、文旅等)
-- 本地无人机航拍、自媒体工作室
-- 教育培训机构(飞手培训)
-- 上市公司概念股(如大疆产业链、eVTOL制造商)
💡 入局低空经济的几大必备技能
1. 技术跨界:从“地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
学习基础航空知识(如空域分类、飞行规则),可通过中国民航局官网或慕课平台免费获取资源。
掌握无人机操作、3D建模软件(如AutoCAD),提升竞争力。
2. 政策敏感度:紧跟地方试点风向
关注珠三角、长三角等政策先行区动态,例如广东、上海对eVTOL研发补贴高达项目投资的30%。
利用“低空经济+乡村振兴”“低空经济+应急救灾”等政策支持场景,申请政府合作项目。
3. 资源整合:借力平台、打造IP, 获取商机。
💡 入局低空经济,普通人如何避坑
警惕盲目投资:部分地方政府为拉动GDP仓促建设通航机场,需实地考察市场需求,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迭代风险:eVTOL电池能量密度尚未突破400Wh/kg,选择赛道时优先布局成熟领域(如物流无人机)。 法规滞后性:空域管理细则仍在完善,建议优先选择政策明朗区域(如深圳、重庆)开展业务。
2.先学习,后参与不管是飞手培训,还是无人机自媒体,一定先做功课,别急着“变现”。
3.关注政策动向和城市布局
很多城市正在申报低空示范区、飞行实验区,如果你在其中之一,那你已经有了天然优势。
🔚 最后:
低空经济并不是资本与巨头的独角戏,它也可能成为普通人下一轮改变命运的机会。
低空不是天花板,而是新起点
2025年,低空经济正从“概念炒作”迈向“规模落地”。无论是成为一名无人机驾驶员,还是创办一家低空公司,抑或通过投资分享行业红利,普通人都有机会在这片“离地千米”的蓝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安全与创新并重,低空经济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此刻,你需要的不仅是仰望天空的勇气,更是脚踏实地行动的决心。今天的你,从“了解”开始,从“学习”入场,从“内容”开始表达,最终找到属于你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