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最近一个礼拜,国内芯片公司纷纷发起了并购。
例如在昨晚,杰华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厦门建达信杰投资合伙企业和厦门汇杰佳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共同购买新港海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受让价格合计为4.18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杰华特将直接和间接持有新港海岸合计35.3677%股权。
此外,杰华特将向目标公司委派1名董事。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系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因此,新港海岸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不控制新港海岸。
据介绍,新港海岸是一家高速数模混合IC设计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几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钟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已在行业头部客户量产,应用覆盖通讯基站、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通信基础设施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杰华特则是一家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研发与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公司表示,在电源管理模拟芯片领域,杰华特已形成多品类、广覆盖、高性价比的产品供应体系。而在信号链芯片方面,公司希望通过此次投资,进一步完善产品组合,提升竞争力。
星宸科技收购富芮坤
更早之前,星宸科技发布公告称,以约2.1亿元现金收购上海富芮坤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芮坤”或“标的公司”)53.3087%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富芮坤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本次收购将实现公司已有关键自研技术与富芮坤蓝牙技术的高度协同,标志着公司在端侧AI SoC芯片设计领域的战略布局又迈出重要一步。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对手方共15家,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投资价值约4.1亿元。根据估值结果并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本次收购交易对价约2.1亿元。根据公告,2025年上半年,富芮坤实现营业收入约5875万元。按照业绩承诺,富芮坤在2026-2028三年需实现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富芮坤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蓝牙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富芮坤汇聚来自清华、复旦、交大、哈工大等知名高校的核心技术团队,具备从射频、模拟、协议栈到应用软硬件的全链路研发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超低功耗的数模混合无线SoC芯片及易于开发的完整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富芮坤共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4项。富芮坤始终以技术与创新为驱动,依托“芯片+算法+生态”的系统能力,为泛智能终端市场提供领先可靠的产品与服务。
富芮坤主营产品包括双模蓝牙SoC芯片及低功耗蓝牙MCU芯片,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车规级的各种应用场景。其中,消费级产品已在智能家居(如洗衣机/料理机/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灯控等)、智能穿戴(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戒指等)等领域量产出货;更高规格的工业级及车规级芯片在车载出行(如数字钥匙/车载蓝牙音频/二轮车控制器等)、工业通讯(如电力电表/太阳能光伏/储能设备等)、医疗健康(如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等)等领域量产出货。整体出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目前已有多个产品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PSA Certified安全认证及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星宸科技表示,通过收购富芮坤控制权,公司在已有的五大核心IP(图像信号处理、AI处理器、音视频编解码、显示、3D 感知)基础上,可进一步补强连接、音频及低功耗的能力,为公司主芯片平台赋予“感知+计算+连接”的一体化竞争力,打造业内领先的完整SoC自研IP平台。
星宸科技认为,此次收购本质上是“智能计算”与“可靠连接”的战略互补,通过芯片级协同、软件栈整合与场景化方案创新,未来,双方将共同构建在性能、功耗与成本之间竞争力更平衡的端侧AI SoC芯片,实现从芯片供应商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变。
晶圆代工双雄的整合
与此同时,华虹和中芯国际也相继出手。
8月31日晚间,华虹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华虹集团等4名交易对方持有的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华力微”)97.4988%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经初步审计,标的资产2025年6月底资产总额75.80亿元。
公告称,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在工艺技术平台、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技术及产能等方面具有协同效应,本次交易将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增厚上市公司利润,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公告显示,华力微与上市公司均拥有65/55nm、40nm制程代工工艺,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双方的优势工艺平台可实现深度互补,共同构建覆盖更广泛应用场景、更齐全技术规格的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样的技术解决方案,丰富产品体系。同时,通过研发资源整合与核心技术共享,双方有望在工艺优化、良率提升、器件结构创新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加速技术创新迭代,共同提升在逻辑工艺、特色工艺领域的技术壁垒与核心竞争力。另外,上市公司将通过整合管控实现一体化管理,在内部管理、工艺平台、定制设计、供应链等方面实现深层次的整合,通过降本增效实现规模效应,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与盈利能力。
近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方式购买中芯北方49%的少数股权。
中芯国际表示,因本次交易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了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星期一)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股票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次交易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公司目前正与交易意向方接洽, 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大基金一期” ) 、 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最终交易对方以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披露的信息为准。
资料显示,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由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建立,专注于12英寸晶圆制造,工艺范围覆盖65nm至28nm。作为中芯北方的控股股东和技术来源,中芯国际全面负责其生产与运营。目前,中芯北方拥有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300mm生产线:第一条线主要生产40nm和28nm Polysion工艺产品;第二条线则具备28nm HKMG及更先进技术。
民生电子在研报中分析认为,中芯国际此次收购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一是将盈利资产收回上市公司,增厚利润。中芯北方成立已超过十年,产线折旧基本完成或接近尾声,盈利能力较强。收购剩余49%股权后,中芯国际持股比例将升至100%,预计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二是满足大基金一期等股东的退出需求。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9月,至今已近11年,2024年已进入回收期后的“延展期”,存在较强的退出意愿,其他股东亦有类似诉求。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END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44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