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为 6G 专题议程,聚焦 6G 无线接入(6GR)空口的基础设计:一方面明确 6GR 空口的整体技术框架,另一方面敲定空口评估假设的核心维度 —— 近场特性被明确纳入这两大子议题,成为判断 6G 空口性能的关键指标。这意味着,近场技术不再是“可选技术补充”,而是 6G 从设计初期就必须考量的底层逻辑。 其二是 3GPP 信道模型修订,针对 7-24GHz 频段的近场信道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作为 5G NR Rel-19 标准中《7-24GHz 信道测量与建模》项目的延续,本次修订直指现行标准的“模糊点”—— 此前 TR 38.901 协议为近场非视距(NLOS)信道冲激响应引入了天线单元级角域参数,但未明确参数定义,导致不同企业在技术落地时可能出现解读偏差。此次会议通过补充参数定义、校准仿真假设,为近场技术的统一研发扫清了标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