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数字化定义及特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对其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以适应数字经济环境,提升企业在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和价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特征日益彰显,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国务院、工信部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电力能源、信息技术、工业制造等领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
企业数字化转型正沿着技术融合与业务重塑的双轨加速演进,呈现出以云技术为底座、人工智能为引擎的发展态势,尤其在大型国央企领域,业务上云并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业务流程,赋能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展现出广阔的市场需求。
(2)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能源企业应用新兴信息技术优化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从而实现能源企业在资源配置、流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运营管理发展形态。
根据 NTCysd 的数据,2024 年我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达到约 1,036 亿元,同比增长 9.1%。NTCysd 预计到 2030 年我国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有望达到 1,726 亿元,2023-2030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9%。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能源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通过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企业可实现业务流程、财务系统、人资系统、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化,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同时,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系统可打通供应链、生产、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壁垒,实现企业经营层面的协同管理。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构建完善的数字化企业管理体系;二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能源数据资产化运营;三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最终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核心竞争能力。
(3)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领域数字化转型分析
交通领域,我国交通部门近年来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部署感知设备与智能分析系统,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4 年,我国交通领域信息化投资规模达到 1,850 亿元,同比增长 8.13%。
随着数字化转型政策的持续利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水务领域,水务部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感知,对海量感知数据进行传输、存储和处理,并基于统一融合和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涵盖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等环节。
各大型水务集团、地方水务公司大力推动智慧水务的建设工作,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投资总额保持较高增长。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我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约为 315.3 亿元,预计 2027 年将增长至 565.3 亿元。
燃气领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燃气企业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在管网建设、管网输配、管网维护、管网应急、安全管理、服务保障、员工管理等环节上,实现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据思瀚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统计,2023 年中国智慧燃气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170亿元,同比增长 6.25%;预计到 2025 年,中国智慧燃气市场占有率将突破 30%,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政务领域,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正逐步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办理。数据共享与开放也成为政务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打破数据孤岛。
根据《IDC 中国数字政府市场预测,2023-2028》报告预计到 2028 年中国数字政府市场规模将达到 2,134 亿元人民币,2023-202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9.4%。公安领域,公安机关通过建设智慧警务平台,实现警务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
大数据技术在犯罪预测预警、情报分析、公共安全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云计算技术为公安机关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降低了信息化建设成本。根据思瀚的数据,2023 年,我国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 215.1 亿元。未来,公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深化,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