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查查App,英特尔半导体存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企业名称正式变更为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存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8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KIM YOUNG-SIK。
原英特尔大连工厂成立于2021年7月,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制造、芯片及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2025年3月,原股东Intel Asia Holding Limited正式退出,完成股权交接。此次变更标志着SK海力士对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的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成为大连半导体产业升级的重要节点。
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注册资本28亿美元(2024年12月增资至28亿美元),法定代表人朴元星,主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并涉及电子专用材料研发、货物进出口等业务。
产业整合背景与战略意义
此次更名源于SK海力士2021年对英特尔NAND闪存及SSD业务的收购案。根据报道,该收购涵盖大连NAND闪存制造厂资产及SSD业务,是SK海力士拓展存储芯片产能、强化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2024年10月,爱思开海力士大连公司新增货物进出口业务,并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一期扩建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2025年2月,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朴元星,同步完成对英特尔大连工厂的全资控股。

大连半导体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据大连市工信局2025年7月答复市政协提案显示,全市集聚SK海力士、罗姆电子、三垦半导体等近40家企业,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设备材料全链条。
2024年,大连半导体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1.3%,在电子特气、电子浆料、光刻胶等材料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并获“大连市全面振兴新突破突出贡献外资企业”第二名。
政府层面,大连通过“兴连英才计划”支持半导体人才引进,授权SK海力士等重点企业自主评价人才并享受补贴;同时推动产学研联盟建设,支持电子化学品领域技术创新,如科利德、大特气体牵头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次更名不仅完成股权结构优化,更标志着大连从“英特尔时代”向“SK海力士时代”的转型。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半导体制造基地,大连工厂将依托SK海力士的技术积累与市场资源,加速高端存储芯片研发及国产化替代进程。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及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大连半导体产业有望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