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8月报:我国新能源车智驾搭载率超八成,地平线征程车载计算方案量产将破千万套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 2025-09-04 17:30
资讯配图

核心观点

汽车电子-8月报


我国车市2025年呈现“前低中高后平”的走势。1-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累计同比增长10.1%。乘联会预计,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约为194万辆,同比增长2.0%;全年零售量预计达2435万辆,同比增长约6%。
在出口方面,1-7月我国汽车出口417万辆,同比增长19.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累计出口119.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7.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出口持续高增长的核心动力。
汽车半导体及核心供应链持续强化。均胜电子2025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超3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13%,汽车安全与电子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地平线征程系列智能驾驶计算方案累计量产即将突破千万套,推动智能驾驶功能快速普及。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L2+级智驾功能搭载率已高达82.6%。此外,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领先全球,进一步支撑新能源汽车生态与半导体需求扩张。
资讯配图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月报




月报快览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

1

行业总量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8.5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56.6%
    • 预计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总规模约194万辆
    • 预计2025全年我国乘用车零售总量增长6%
    • 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增长120.4%
    • 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
    • 前7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070万辆,中国占650万
    • 受美国关税冲击,德国汽车业裁员超5万人

    2

    汽车生产供应链

      • 均胜电子公布2025半年报:营收超3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11.13%
      • 地平线征程车载计算方案量产将破千万套
      • 我国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功能搭载率达82.6%
      •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达1669.6万个
      • 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即将迎来大规模扩建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厂商重庆安达半导体正式投产下线
      • 宁德时代布局电池返修业务,目前只修自家产品

      3

      整车企业风向标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
        • 二季度小米汽车毛利率超特斯拉
        • 奇瑞压缩供应商账期至47天
        • 蔚来资本投资自动驾驶芯片商新芯航途
        • 埃安战略投资华望股权,广汽与华为合作首车预计2026年上市

        4

        产业政策

          • 两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未经备案OTA不得升级
          • 美国提高对进口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钢铁和铝关税
          •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1

          行业总量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8.5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56.6%
          乘用车:7月我国乘用车生产222.9万辆,同比增长12.1%,环比下降7.1%;零售销量达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减少12.4%。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8.5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3%;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34.1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12%。
          新能源车: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14.7万辆,同比增长22.3%;零售销量98.7万辆,同比增长12.0%。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7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6%,全国乘用车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6.6%;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71.1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11%。
          资讯配图

          • 预计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总规模约194万辆
          8月22日,乘联分会发布报告称,初步推算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约为194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10万辆左右,渗透率56.7%。

          • 预计2025全年我国乘用车零售总量增长6%
          8月5日,乘联分会微调2025年的行业年度预测。总体各项预测如下:
          1. 2025年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增长6%,预测总量较6月的预测值增加30万辆。
          2. 2025年乘用车出口546万辆,增长14%,预测总量较年初的预测值提升16万辆。
          3.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548万辆,增长27%,预测总量较6月的预测值微降,新能源批发渗透率达56%。
          4. 2025年汽车批发3404万辆,增长8%,预测总量较年初的预测值提高5个百分点。

          • 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增长120.4%
          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3万辆,同比增长120.4%,环比增长7.6%,占乘用车出口44.7%,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65.3%(去年同期73.8%)。1-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119.9万辆,同比增幅达57.1%,远超行业整体增速。

          • 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
          7月,车市步入传统淡季。受部分地区补贴政策阶段性退坡、汽车消费金融返佣下调及厂家促销力度收缩影响,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加剧。经销商反馈显示市场热度不及6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前7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070万辆,中国占650万
          专注于电动汽车供应链研究和市场洞察的RHO Motion公司在研究了今年前七个月的数据后表示,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比去年有了显著提升,同比增长了27%。
          今年前7个月,全球共售出1,07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大部分,即650万辆,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自身增长了29%,而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30%,达到230万辆。其他地区(“世界其他地区”)的销量增长了42%,达到9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地区的增长最为缓慢,仅为2%,销量为100万辆。

          • 受美国关税冲击,德国汽车业裁员超5万人
          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工业领域的失业人数正不断增加。咨询公司安永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德国仅汽车行业在一年内就削减了约5.15万个岗位,裁员比例高达行业总人数的近7%,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工业领域。




          2

          汽车生产供应链


          • 均胜电子公布2025半年报:营收超3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11.13%
          8月25日,均胜电子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营业利润总额约12.4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3%至7.08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6个百分点至约18.2%。其中,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两大主营业务板块营收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增长。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约189.78亿元,同比增长1.13%;毛利率约15.9%,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约83.56亿元,同比增长2.78%,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2个百分点至约21.5%。
          均胜电子依托汽车零部件核心主业沉淀的研发实力与高端制造能力,战略延伸至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以“汽车+机器人Tier1”的全新定位,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均胜电子已于今年4月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机器人头部、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 地平线征程车载计算方案量产将破千万套

          地平线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车载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即将实现首个千万级出货量的重要里程碑。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自2020年启动前装量产以来,市场表现持续增长,至2021年底已实现百万级出货,20248月则达到600万台的出货量。目前,征程系列已与超过40家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涵盖量产定点车型310余款,已有超过200款搭载该系列芯片的车型正式上市。

          多家技术及整车企业已与地平线就征程6系列展开合作,包括博世、大陆、四维图新、福瑞泰克、轻舟智航、鉴智机器人等业内企业。


          • 我国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功能搭载率达82.6%
          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6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82.6%,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随着技术的跃进式提升,叠加硬件和软件成本的不断下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搭载率不断提升。

          •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达1669.6万个
          国家能源局发布7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20.2万个,同比增长38%,主要覆盖出行场景;私人充电设施1249.4万个,同比增长58.8%,占比超七成,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 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即将迎来大规模扩建
          根据研究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最新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全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即将迎来大规模扩建,2026年至2040年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预计将以1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40年底将达到2.066亿个。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厂商重庆安达半导体正式投产下线
          8月2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旗下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组建的重庆安达半导体正式投产下线。这标志着双方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核心零部件供应上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 宁德时代布局电池返修业务,目前只修自家产品
          近年来,市场对动力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导致CTP(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的装车量大幅提升。但CTP集成度高,返修难度加大,行业陷入电池包“只换不修”的维保困局。中保研发布的汽车零整比体系指标研究成果显示,59款纯电新能源车型中,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均值为50.96%。这意味着,在售后维修中,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更换价格超过10万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8月10日,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宁德时代旗下独立后市场品牌宁家服务推出CTP返修服务。该返修服务价格远低于整包更换成本,一般新能源汽车换电池的成本在10万元左右,但返修的价格可以降至1万-2万元,但目前该业务仅限宁德时代电池。
          宁家服务前身为宁德时代2015年成立的售后服务部,2024年正式升级为独立品牌,目前在75个国家拥有超过1100多家服务门店,其中中国区站点超过800家,主要提供电池检测、电池维保、二手车电池检测及整备、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等服务。

          3

          整车企业风向标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

          小米集团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人民币206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6.4%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新车达81,302辆。


          • 二季度小米汽车毛利率超特斯拉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相关的毛利率已经达到了26.4%,经营亏损收窄至仅3亿元。根据车企今年已披露的财报数据,在统计的13家主流车企毛利率中,共有五家车企毛利率超过了20%,包括赛力斯、小米、极氪、理想和比亚迪。其中,小米汽车二季度毛利率已经超过特斯拉,在已经公布二季度毛利率的车企中位于首位。若把时间跨度扩大到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毛利率仅次于赛力斯(27.6%),位于统计车企的第二位。

          • 奇瑞压缩供应商账期至47天
          8月25日,奇瑞集团对外发布消息,8月22日至23日,工信部来到奇瑞汽车调研生产经营、反对非理性竞争相关工作情况。尹同跃董事长介绍,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奇瑞认真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要求,坚决优化供应链付款,通过实施“四大组合拳”,奇瑞集团将供应商平均支付账期压缩至47天,切实缓解了供应商资金压力,促进供应链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 蔚来资本投资自动驾驶芯片商新芯航途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新芯航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8月19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蔚来资本旗下合肥蔚来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226.9万人民币增至约1499.8万人民币。该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芯片设计,蔚来此前已成功研发5nm智驾芯片。2024年7月,蔚来宣布旗下全球首颗车规5nm高性能智驾芯片“蔚来神玑NX9031”流片成功,这标志着蔚来已实现硬件芯片/底层软件自主设计。

          • 埃安战略投资华望股权,广汽与华为合作首车预计2026年上市
          8月11日,广汽埃安宣布拟入股华望汽车,持股比例不超过30%。此举并非仅仅是广汽集团内部的一次资本运作,更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迈入了2.0阶段,即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转向深度的资本整合。华望汽车作为广汽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市场焦点聚焦于30万元级的高端市场。其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
          广汽集团8月13日宣布,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正式启动,优先招募全国40个城市,渠道模式分为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两种,以“1+N”进行网点布局。

          4

          产业政策


          • 两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未经备案OTA不得升级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8月13日发布,从即日起至9月15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包含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加强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监督、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件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四方面内容。
          征求意见稿提出,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应当真实、全面,不得做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和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命名及营销宣传中,不得暗示消费者可以视其为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防止驾驶员滥用。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 美国提高对进口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钢铁和铝关税
          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其正提高对400多种产品的钢铁和铝关税,涵盖风力涡轮机、移动式起重机、家用电器、推土机及其他重型设备,同时包括轨道车辆、摩托车、船用发动机、家具及数百种其他产品。
          美国商务部称,407个产品类别被新增至受行业关税覆盖的“衍生”钢铁和铝产品清单,这些产品中所含钢铁和铝成分将被征收50%的关税,非钢铁和非铝成分则按国别税率征税。
          美国商务部还将进口汽车排气系统零部件、电动汽车所需电工钢,以及公共汽车零部件、空调零部件,还有冰箱、冰柜和烘干机等家用电器的零部件纳入新关税范围。

          •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声明称,双方忆及日内瓦联合声明下所作承诺,并同意于2025年8月12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中国将继续(一)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的实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并(二)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的商定,采取或者维持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关于华强


          1 / Earth Hour

          资讯配图

          ♦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HQ Research)成立于2012年,是深圳华强(股票代码000062.SZ)旗下专注于电子产业链研究和科技创新赋能的第三方行业智库。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设有国际科技创新赋能中心、电子产业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专精特新加速器平台、产业研究咨询中心四大服务主体,主要开展科技创新赋能和产业研究咨询两大核心服务,助推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华强”)于1994年成立,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电子信息产业深耕三十余年,打造了中国本土最大的综合性电子元器件交易及服务平台,既是国内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龙头企业(主品牌为“华强半导体集团”),也是电子元器件长尾交易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先行者,并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市场“华强电子世界”和全球知名的电子元器件B2B信息服务网站“华强电子网”。


          点击关注 了解更多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能源
          more
          杭州综合能源创新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突发!捷达自立门户,豪赌新能源!
          蔚来、小米反超理想!零跑快6万了……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2025成都国际车展报告 50页PDF深度解读:车企战略、新能源、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关政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为零部件产业增长带来强劲动力[图]
          13.99万买GTI三厢版?经典燃油家轿上新,新能源都不香了!
          南极冰盖当考场,中国新能源再攀技术新高地
          收藏!华经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PTC控制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8月新能源车销量:小鹏蔚来创新高,但理想掉队了
          新能源重卡迎来爆发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