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9月9日北京报道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靳玉志日前对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推崇的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提出明确质疑。

"不要相信马斯克说的纯视觉好,一定是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更加优越。"靳玉志的这番言论,将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之争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靳玉志指出,纯视觉系统存在明显短板:"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感知障碍物,而激光雷达不需要学习就能感知障碍物。"这一观点与华为乾崑智驾的技术路线一脉相承。
今年4月发布的HUAWEIADS4系统就采用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靳玉志还强调:"华为永远不会走VLA(视觉主导自动驾驶),我们走的是WA世界模型。"
这一表态与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纯视觉派形成鲜明对比。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日前公开表示,2027年将不存在智驾路线选择问题,暗示纯视觉将彻底统一市场。小鹏XNGP系统依靠日均300万公里的训练里程,通过算法迭代不断提升视觉数据的处理能力。
何小鹏甚至断言:"未来纯视觉能看到路上的钉子并提前预判,这是激光雷达难做到的。"

技术路线的分野直接体现在产品配置上。华为ADS3.0搭载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及13颗摄像头,提供400TOPS算力;而小鹏与特斯拉则坚持仅依靠摄像头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自动驾驶。
这种差异背后是两种技术逻辑的较量:一方认为"硬件堆料才能为安全上双保险",另一方则相信算法迭代可以突破硬件局限。
值得注意的是,成本因素正在加剧这场争论。激光雷达目前仍属高成本部件,而纯视觉方案在硬件投入上具有明显优势。
但华为等企业认为,随着规模化生产,激光雷达成本有望大幅降低。行业观察人士指出,2027年这个时间点意味深长,届时L4级自动驾驶或将商用,技术路线之争可能迎来终局。
在这场关乎未来出行安全的较量中,没有企业愿意轻易让步。华为加大激光雷达研发投入,小鹏持续优化视觉算法,双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技术路线的正确性。消费者最终将用市场选择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