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机巨头遇上无人机,当汽车供应商造起飞行座舱,一场传统产业与低空经济的跨界融合正悄然开启,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9月初,一家深耕农机流通领域20余年的上市公司吉峰科技宣布投资5000万元成立航空子公司,正式进军低空经济领域。
这一举动被视为传统企业借助自身产业根基实现战略升级的典型案例,而非简单的颠覆或转行。传统企业凭借其深厚的产业积累、渠道网络和应用场景,正在低空经济领域找到全新的增长点。

01 市场红利:低空经济迎来爆发期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规模已突破5059.5亿元,同比增速达33.8%。

按照这一趋势,预计2025年规模将攀升至1.5万亿元,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场。
2024年国家首次把“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定位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则升级为“安全健康发展”,并配套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促消费。
政策红利进入兑现期,为传统企业跨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02 跨界实践:传统企业布局低空赛道
传统企业凭借其产业根基、渠道网络和应用场景,正在以多种方式布局低空经济。
吉峰科技提出了“一体两翼”新战略,农机业务是根基所在,同时叠加以吉峰航空为平台,开展低空产业上下游的整合。
这种跨界并非盲目追风,而是基于深刻的产业协同逻辑。联合飞机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的研发服务能力,为吉峰科技切入低空赛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而吉峰科技深耕农机领域多年积累的庞大渠道、服务网络及项目运营能力,恰好是无人机产品走向规模化应用所必需的“毛细血管”。
汽车与航空的融合也是跨界的一大亮点。沃飞长空与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合作,发布了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

将汽车产业成熟的智能交互系统、人体工学设计复用至eVTOL座舱开发,有效提升了座舱安全性、舒适性与生产一致性。
03 场景驱动:低空应用遍地开花
低空经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飞天概念”,而是融入工业生产、民生服务的现实生产力。各地正在根据自身特点,开发不同的低空应用场景。
温岭市深度挖掘山海资源禀赋,在场景设计、政策统筹、要素保障等方面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2025年1—7月,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5亿元。
该市向海延伸,创新“锚地—码头”无人机吊运作业模式,建立渔船锚地与陆地接收点空中物流通道,实现渔获点对点直运,渔获新鲜度显著提升,渔船等待时间缩减30%。
依山而巡,划分重点区域3公里管控圈,布设多个无人机巢,形成3分钟快速抵达能力,实现交通警情与无人机响应同步,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6分钟,道路拥堵率下降75%。
镇江产发集团则在探索“低空+”文旅发展路径。今年5月,华东地区轻型运动飞机俱乐部积分赛首站赛事在大路机场燃情开赛。
未来,大路机场计划引入飞行器为游客提供空中观光服务,从空中俯瞰风景,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04 技术支撑:数字底座构筑低空智能网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特别是通信、导航、监控等数字基础设施。
中国电信在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十大低空应用场景,从监管服务到高速执法,从应急救援到智慧交通,从物流运输到医疗配送。

一系列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彰显了低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
芜湖市与中国电信强强联合,共同成立芜湖低空智联公司,开发了低空智联系统。该系统集感知、通信、计算、调度为一体,是芜湖低空发展的神经系统和“智慧大脑”。
山东睿航低空产业有限公司的“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该平台采用实景三维数据底座叠加空域网格码加AI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以八大功能模块为支撑,内容涵盖飞行服务保障、飞行管控服务、飞行运营服务及飞行数据服务四大核心功能,通过空域协同管理、飞行计划审

批、智能路径规划、实时预警、流量调控和安全防撞避障等功能。
05 挑战仍存:政策、技术与盈利模式待突破
虽然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空域管理方面,军民空域协调机制待完善,亟需动态划设航线。技术风险方面,eVTOL适航认证、电池安全性等技术瓶颈需突破。
盈利模式方面,物流配送成本高、文旅消费受众有限,需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瓶颈。教育部已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6所高校试点培养专业人才,以破解人才短缺瓶颈。
06 未来前景: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传统企业与低空经济的跨界融合,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吉峰科技的发展将呈现出“做强存量”与“做优增量”并行不悖的双重图景。通过“地面+空中”“产品+服务”的立体化布局,吉峰科技将极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传统产业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将更加深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低空经济不仅是新型交通工具,也能成为舒适生活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赛道。
传统企业通过跨界低空经济,实现了“做强存量”与“做优增量”的并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场景不断拓展、技术持续迭代,这个千亿级市场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企业+低空经济的跨界融合,正在书写中国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来源:本文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人民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社会资本入场时机已至:低空经济从“制造端”向“运营端”迁移的战略机遇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拉动!低空消费纳入国家提振方案,这三大场景将爆发(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