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低空经济正以惊人速度从概念走向现实,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抢占这片万亿级新蓝海。在这场围绕天空资源的竞争中,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2025年9月初,安徽省财政厅正式发行456亿元专项债券,其中合肥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18.6亿元的投资规模正式落地,这是全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首创性探索。
该项目聚焦于低空安全监管的顶层设计,旨在打造"安全可控、高效协同"的管理范式。
与此同时,在中国南海海域,一架峰飞航空研发的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了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将150公里的跨海运输时间从传统的10小时船运缩短至58分钟。

01 低空经济风口已至,万亿市场启幕
低空经济作为以1000米以下空域为核心场景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预测,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这一产业涵盖了低空制造、飞行、保障及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不仅有望重塑城市立体交通网络,还将在物流、文旅、应急救援等领域开辟全新商业空间。
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未来核心,凭借垂直起降、零排放、低噪音等优势,正成为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关键解决方案。
与传统直升机相比,eVTOL成本更低、无需跑道;与无人机相比,其载人载物能力更强,可覆盖50-400公里中短途出行,填补了现有交通方式的空白。

02 政策先行,各地抢占发展先机
国家层面已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等政策相继出台,在300米以下划设非管制空域,简化飞行审批流程。
地方层面,深圳、广州、安徽等30余个省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专项补贴、基建投资推动产业落地。
各地政策呈现出差异化竞争格局:广东强调数据赋能与全产业链建设;河北注重场景驱动,打造北斗融合应用场景;云南则依托高原特色,推出免费测试空域和2000万低空消费券。
江苏无锡、苏州率先出台低空经济促进条例,省级条例预计2026年审议,探索制度破冰。
03 基础设施投入,筑牢低空经济发展基石
合肥的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是全国首个聚焦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债项目,总投资18.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低空智联网基础设施、地面基础设施体系、低空飞行支撑体系等六大模块。
深圳计划2025年前建成1200余个低空起降设施,广州对载人eVTOL航线单条年度最高补助100万元。
苏州、重庆等地已开通跨城低空接驳航线。
专项债与超长期国债向低空经济倾斜,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发行26个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总投资超193亿元,重点支持通用机场、低空通信导航等基础设施建设。

04 应用场景拓展,从示范到规模化
低空经济正以"先载货后载人、先远郊后城区"的节奏有序拓展。
在生产作业领域,无人机已成为农林植保、工业巡检的主力,2023年工业级无人机在民用市场占比近70%,年均增长率超50%。
在交通运输领域,除末端物流外,医疗应急"空中绿色通道"逐步成型。广州已开通常态化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珠海完成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浙江军供系统采用无人机配送,珠海实现海岛海鲜极速达。
文旅领域,低空观光、无人机表演等新消费场景兴起。太原西山文旅、温州文成县等已采购eVTOL用于景区游览。珠海开通低空观光航线,贵州发展低空跳伞和滑翔伞项目。
05 技术创新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技术突破为低空经济注入持续动力。电池方面,航空级锂电池能量密度已达285Wh/kg,企业正研发500Wh/kg级固态电池。
电推进系统采用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达5kW/kg,是传统内燃机的5倍,确保垂直起降阶段的动力稳定。飞控系统通过三余度设计实现高安全性。
中国eVTOL产业在适航认证领域取得惊艳全球的答卷。2023年,亿航智能的EH216-S成为全球首个获得"三证"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
2025年7月,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V2000CG"凯瑞鸥"成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的吨级以上eVTOL机型。
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开创性地采用"专用条件"的审定模式,针对eVTOL的颠覆性技术特征,量身定制审定基础,将审定周期成功压缩至18到26个月,被誉为"中国速度"。

06 城市实践案例,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
湖州市德清县以全产业链思维布局低空经济,积极打造"制造-交易-应用-服务"闭环生态产业链。目前,德清已集聚低空产业相关企业34家、配套制造企业10家。
德清先后开辟了5条"空中看德清"低空游览航线和杭州至德清15分钟"空中巴士"航线、4条覆盖医疗机构和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样本快速转运线路、3条终端无人机物流配送线路以及电力巡线、测绘等应用场景。
南京浦口的"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该项目利用"实景三维+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创新重构了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空域功能分区智能化管理。
项目成功开拓跨江低空物流、血液运输、环境监测、河道污染识别等20余个特色场景,规划特色航线50余条,累计飞行突破120万公里。
相比传统方式,血液运输效率提升50%、跨江低空物流效率提升80%。

07 未来展望:2025-2027成为关键窗口期
随着各省市低空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密集落地,2027年或成产业化拐点。 "低空+"融合将加速推进,与AI大模型、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深度融合。
城市空中交通(UAM)将崛起,广州、珠海等地正在探索市内通勤航线,eVTOL适航认证或于2026年取得突破。数据成为核心资产,广东、安徽等地布局低空数据底座。
中国eVTOL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全球市场。2025年9月,亿航智能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进行了非洲首次电动空中出租车演示飞行。
国内的沃兰特航空、时的科技等企业,纷纷斩获了来自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的大额订单,总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级别。
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省级立法覆盖率不足30%,跨区域协同机制缺位;eVTOL等载人场景仍处试点阶段,适航标准、空域协调待突破;基础设施短板如起降场、充电站、通信基站等配套不足,制约规模化应用。
但前景已经明朗:短期看物流、巡检、文旅等场景将快速商业化;中长期载人交通、数据服务、低空智联网将构成万亿级市场。
各地政府只有抓住政策风口,因地制宜布局eVTOL产业,才能在这场低空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文章内容来源参考:
《2025低空经济行业专题:低空经济乘风而至,产业机遇前景广阔》
《全国首创!安徽合肥18.6亿元低空经济专项债落地》
《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飞行创新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eVTOL适航认证与动力系统创新:2025年产业爆发点》
《【锋行链盟】2025年8月中国及31省市低空经济政策标准汇编及解读|附下载》
《A First For Africa: EHang Debuts EH216-S EVTOL In African Skies》
《看德清低空经济这样“先飞”》
《电动垂直起降eVTOL来了!折叠翼设计+可装集装箱,未来城市交通或被颠覆!》
《2025年低空经济场景创新与应用论坛》
《从区域实践到国家示范:南京浦口低空经济创新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以上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创新方向!这 10 个赛道将诞生独角兽
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这三大政策信号必须抓住
从 0 到 1 构建低空经济商业模式:这几步千万别走错—— 政策、技术、场景三位一体的破局之道
空管系统迎来升级!中央空管委部署低空安全网,你的企业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