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宝机器人、灵足时代、主线科技获资本亲睐,斩获新一轮融资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5-09-11 18:05

资讯配图

▎清宝机器人再获数千万融资,5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

2025年8月,清宝机器人正式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由浙江德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领投,宝山技术等跟投,继今年3月完成由汉理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后,仅用5个月时间便实现两轮融资闭环,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清宝机器人成立于2021年,凭借人形机器人头部表情系统、柔性关节运动控制、大模型驱动的自主决策能力等多项核心技术,快速完成从0到1的技术验证,更在商业综合体、文旅景区、医院、连锁咖啡店、直播间等多个垂类场景实现规模部署。

资讯配图

图为清宝咖啡机器人

2025年上半年,清宝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4倍,新增落地项目超过60个,几乎覆盖所有核心一线城市和重点行业场景。

清宝机器人在表情系统、柔性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泛化方面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

  • 表情系统:头部19自由度微表情系统,可通过语音驱动生成高拟真情绪化表情,支持语音交互与情感共鸣,已在文旅导览、医疗陪伴等场景初步落地。

  • 柔性运动控制:独创的FOC算法与柔性关节执行器技术,实现更接近人类自然姿态的流畅动作表现;双足行走系统支持多地形自主导航,适配复杂环境。

  • 成长型AI大模型:打造多任务泛化认知引擎,机器人具备从环境中学习并自主优化服务流程的能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同时,实现“有记忆的服务体验”

基于上述三项核心技术,清宝机器人在多个垂直行业快速落地,构建“场景驱动技术、技术反哺场景”的正向循环。

在文旅导览领域,清宝机器人已在上海、苏州等地文旅景区开展接待服务与人机互动内容演绎,通过高拟真表情与自然语言交互,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

在医疗陪护场景中,机器人以温和语调、共情表情缓解患者情绪,已在部分门诊进行试点应用;

资讯配图

图为清宝牙牙精灵

在商用服务领域,机器人参与高频次接待、引导、信息讲解,尤其在连锁零售、智慧咖啡等空间,提升了品牌识别度与用户参与感;

在智能制造与自动驾驶舱测试等B端应用中,其成长型AI与环境适应能力,为多任务模拟和数据采集提供了更高维的智能交互支持。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动化测试,全面验证座舱系统(如DMS疲劳监测、语音识别、触控响应等)的可靠性与鲁棒性

通过真实场景的不断验证与反馈,清宝的技术路线不断被打磨优化,为下一阶段的产品规模化与服务个性化打下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清宝机器人

▎具身智能关节厂商灵足时代连续完成Pre-A&Pre-A+千万元融资,红杉种子领投

近日,具身智能关节厂商灵足时代已完成Pre-A&Pre-A+连续两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额将用于产线搭建及产能扩张、全球本地化布局以及全新产品系列开发。

其中,Pre-A轮由红杉种子领投,弘晖基金和兴牛资本跟投,老股东英诺基金、一维资本追加投资。Pre-A+轮由弘晖独家投资,综合数千万元融资,凌霄资本担任长期独家FA。

灵足时代成立于2023年11月,以一体化关节模组产业应用作为主营业务。企业核心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小米、石头科技、航天科工等3C消费、工业领域的头部上市公司。

在2025年8月刚刚结束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超过48.6%的整机厂家与灵足时代为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从1.5N.m-120N.m范围内的RobStride旗舰系列标准一体化关节模组产品,以及即将发布的EduLite开发者系列关节模组及开源机器人硬件产品。其中EduLite系列主要助力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建设。

通过自研POMA开发平台,灵足时代可快速完成新产品的开发量产。公司成立一年半,已推出7款大规模量产一体化关节模组,平均每季度发布一款新品,并计划在2025年内陆续推出3-4款量产新品。

目前,灵足时代在具身智能、消费出行、自动化、高校教育等领域已取得一定规模应用,面向全球26个国家出货共超过5万台。单次5000台已实现一周内完成出货。

资讯配图

灵足时代产品“全家福”,图片:企业提供

2025年全年,灵足时代确定交付订单增长,预计订单额年底达过亿元。过去的一个月,灵足时代出海订单约合近千万人民币。其中,面向国内具身智能和外骨骼行业头部合作伙伴确定交付订单达数千万元,面向消费出行等产业化应用领域头部上市合作伙伴确定交付订单超千万元。

未来,公司计划通过研发争取技术领先。例如,在工程可靠的前提下,找到性能更好的材料和构型,建立完整的用户生态,形成难以短期复制的综合壁垒。

文章来源:36氪

▎主线科技获数亿元战略融资,无人驾驶卡车进军全球市场

资讯配图

近日,无人驾驶卡车企业主线科技完成数亿元融资。这轮融资由北京顺义高精尖产业基金、国投创益、榆煤基金、徐州产发、兴银理财、合肥肥东产投联合投资。据了解,本轮融资将推动主线科技核心产品的规模化,驱动企业商业化飞轮的进一步闭环,并助力企业开拓更多无人驾驶物流场景。

主线科成立于2017年,企业专注于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为客户提供基于无人驾驶卡车的全场景物流智能运输解决方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自主研发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为核心,为客户提供覆盖无人驾驶卡车与智能运输系统的全栈式产品与服务,以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科技运力,推动港口园区、公路货运、城市配送等物流全场景中的无人化、智能化与零碳化转型升级,助力全球供应链体系降本增效,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前,主线科技已形成“全无人技术领先-全场景产品领创-全球化商业领跑”的战略闭环与核心竞争优势,累计交付并运营近千台套智能卡车及智能运输解决方案,智能运输里程累计近亿公里。公司与天津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烟台港、合肥港等数十个世界规模领先的海港、河港、陆地口岸等物流枢纽达成商业化合作,并携手申通、中储智运、德邦、长久物流等物流龙头企业在全国核心物流干线持续开展智能卡车运输。同时,公司加速开展国际业务,已在东南亚、中东、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对接和落地无人驾驶卡车项目。

资讯配图

在技术方面,主线科技很早就开始拥抱“BEV+Transformer”,以及现在的“端到端”、“ VLA”、“ VLM”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 目前,主线科技正在重点攻关世界模型技术,使人工智能在虚拟世界中快速学习并迭代,进而打造自动驾驶领域的“阿尔法Go”。

卡车自动驾驶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既能独立自主、又能集群协同的智能运输体系。因此,主线科技提出了一条从 AiTrucker人工智能虚拟司机(单车智能),到 Trunk CAFC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公路火车)的技术进化路径。

据悉,AiTrucker指的是专为智能运输打造的L4级通用自动驾驶系统,以全方位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高性能的中央计算平台,以及全栈自研的端到端VLA大模型算法为核心,可支撑从L2到L4的智能驾驶能力,具备灵活的商用车平台适配性与多场景拓展性。

Trunk CAFC,则是主线科技基于单车智能的技术积累,推出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的核心在于,通过深度融合自动驾驶、车车通信、车路云协同等核心技术,实现“1辆领航车智能辅助驾驶”与“N辆后车无人驾驶”的混合编队行驶。

主线科技给出了一系列数据,直观地展现这种方案的优势:Trunk CAFC可使车队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节能效果提升18%、减碳效益达22%。因此主线科技认为,Trunk CAFC是传统物流车队可靠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文章来源:36氪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资讯配图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9亿,盈利300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打响机器人概念股退市第一枪的为什么是它?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总第223期)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灵动之枢:具身智能机器人关节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一文说透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突进与阻力的较量
谁是最靓的仔?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看点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财报半年报下载(附PDF)
对话清华大学赵明国: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创新!
2023年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公布!9所985光头!西交华科前三!(附全名单)
史无前例!美国工程师与ChatGPT4合作设计人工智能芯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
人口不足20万!丹麦小镇欧登塞如何成为全球机器人中心?
“商业化元年”开启,人形机器人再添实力新玩家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人造肌肉,更轻巧、更安全、更坚固!
欧盟终止亚马逊并购iRobot,昔日扫地机器人巨头何去何从
肌肉组织驱动的双足机器人问世,生物混合机器人突破性进展!
专业人士浅谈机器人即服务模式——自动化的未来
院士报告|潘云鹤: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院士谈推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
院士谈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
西木科技拓宽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院士谈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驱动模型
院士谈机构智能让“变形金刚”从屏幕走进现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芯报丨自变量机器人获近10亿元A+轮融资,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
新华财经:人形机器人产业订单明显增长 下半年有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访中国机器人网总经理赵勇
2025外滩大会探营:做菜、救援、演奏……机器人组团干活
2025 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10位机器人与AI研究相关学者入选
击败英伟达,全球四项第一!优必选自研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Thinker登顶全球!
没有强大的端侧算力,就没有真正的自主智能——机器人芯片对比分析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早起看早期
数说北京丨人形机器人 硬科技藏着软温度
科技赋能提效率 “飞檐走壁”“空中焊将”工业机器人大展身手
关于召开2025年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关节创新论坛的通知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