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药物研发,哈佛医学院等构建全新AI模型,用「图神经网络」破解疾病驱动因素多元难题

ScienceAI 2025-09-12 13:58

将 ScienceAI 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掌握

新鲜的 AI for Science 资讯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编辑丨coisini

复杂疾病的诱发因素往往是多元的,而传统的药物发现方法侧重于激活或抑制单一蛋白质。当疾病由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相互作用推动时,这种药物发现模式可能就不够用了。

最近,来自哈佛医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名为 PDGrapher 的人工智能模型,将重点放在疾病的多种驱动因素上,并识别最有可能使病变细胞恢复健康功能的基因。这项研究有望重塑药物研发格局。

PDGrapher 模型已开源,可免费使用。研究论文以《Combinatorial prediction of therapeutic perturbations using causally inspired neural networks》为题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

资讯配图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5-01481-x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mims-harvard/PDGrapher

PDGrapher 的工作原理:

绘制复杂关联与效应图谱

PDGrapher 基于图神经网络(GNN),不仅关注单个数据点,更着眼于数据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

与传统方法需要穷尽大型药物数据库中的化合物进行测试不同,PDGrapher 专注于最有可能逆转疾病的药物组合。PDGrapher 采用因果模型构建,其中基因代表因果图中的节点,结构因果方程(structural causal equations)则定义基因间的因果关系。

资讯配图

给定遗传或化学干预数据集,PDGrapher 能精准识别扰动剂应靶向的基因集合,促使基因表达从病变转向治疗态。

PDGrapher 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或基因调控网络(GRN)作为因果图的近似表征,其运作基于「无未观测混杂因素」的假设。模型首先定位可能驱动疾病的细胞组成部分,随后模拟这些组分被关闭或抑制时产生的效应,并据此判断:若特定靶点被「击中」,病变细胞是否会发生逆转。

优势显著

研究团队使用治疗前后病变细胞的数据集对 PDGrapher 进行训练,使其学会识别哪些基因靶点能将细胞从病变状态转化为健康状态。

在实验测试中,研究团队采用基因和药物实验两种方式,在涵盖 11 种癌症的 19 个数据集上验证了模型性能 —— 要求其为从未接触过的细胞样本和癌症类型预测多种治疗方案。

资讯配图

测试结果显示:PDGrapher 准确预测了已知有效的药物靶点(数据在训练阶段刻意排除),同时发现了新证据支持的其他候选靶点。

与同类工具相比,PDGrapher 展现出卓越的准确性与效率:在未见过数据集中,其正确治疗靶点排序比其他模型提升高达 35%,处理速度比同类 AI 方法快 25 倍。

资讯配图

AI 突破预示医学未来

研究团队表示,PDGrapher 能优化新药研发模式。由于 PDGrapher 无需先预测每个可能变化对细胞的影响再寻找有效药物,而是直接寻找能逆转疾病特征的特定靶点,显著加速了理念验证过程,使研究人员能聚焦于更少但更具潜力的靶点。

PDGrapher 对多通路驱动的复杂疾病(如癌症)尤为有用。经过严谨验证后,PDGrapher 未来或还可用于分析患者细胞图谱,助力设计个体化联合治疗方案。

研究团队表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绘制清晰的路线图,揭示在细胞层面逆转疾病的所有可能途径。」

参考内容: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9-ai-tool-genes-drug-combos.html

人工智能 × [ 生物 神经科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材料 ]

「ScienceAI」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及基础科学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欢迎注标星,并点击右下角点赞在看

点击读原文,加入专业从业者社区,以获得更多交流合作机会及服务。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驱动
more
数据驱动,效率革新!DE-YMS助力良率管理,提供精准溯源
【数智化CIO展】泰佩思琦中国数字化与技术副总裁蔡超:数字化赋能业务全生命周期,推动企业向AI驱动的时尚生态升级
研报 | AI与通用型服务器驱动需求,2Q25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季增12.7%
【报告】AI专题三:2025年AI技术驱动下座舱演进趋势与实践报告(附PDF下载)
智能体驱动,重塑城企数智化发展路径
拆解价值1000美元的特斯拉第四代驱动单元:用了什么芯片?
预计今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微降
精华版:GSV教育领域前瞻报告,解析AI驱动下学习与工作的12个关键趋势
从“机械脸”到“自然聊”——音频驱动人像动画迎来质变突破:阿里发布FantasyTalking2
【自动驾驶】从特斯拉到小鹏、小米,车企为何争相发力自动驾驶?不仅仅是跟风那么简单,藏着3股强大的驱动力!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