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10万台开启序章!协作机器人正迈向“具身智能”

AIRS产业研究 2025-09-12 18:00
资讯配图
协作机器人分级

来源: Zeta Group Engineering


越疆机器人第10万台协作机器人成功下线

标志着中国协作机器人从技术追赶迈向了全球引领的新阶段

从深圳出发,走向全球

里程碑并非终点

而是协作机器人向“具身智能”跨越的全新起点


越疆:以全栈自研

押注具身智能未来

越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了从硬件到 AI 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并率先撬开消费级市场,锚定具身智能的长期赛道。

三层自研技术架构,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双重掌控

  • 上层 AI 算法包括遥操作动作捕捉、模仿学习与深度学习等AI技术,碰撞检测、非接触预防等人机协作安全技术;

  • 中层控制系统搭建高性能实时控制平台与智能交互界面,既支持复杂连续轨迹的精准执行,又能简化操作降低使用门槛;

  • 底层自研部件:自主攻克电机、编码器、一体化关节等关键部件,将驱动、传感、控制功能集成,大幅提升机器人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资讯配图

越疆协作机器人的技术体系

来源:越疆机器人招股书


破局消费级场景,解锁新零售增量

技术落地的最佳证明在于场景的突破:协作机器人跳出工业车间,走进新零售的“烟火气”中。越疆CR7 协作机器人能独立完成从取杯、研磨、萃取,到打奶泡、拉花的全流程操作。相比传统自动咖啡机,它的优势在于:

  • 灵活可调:可根据不同配方,自主调整冲泡顺序和参数,兼顾 “标准化”与“个性化”。

  • 高效协同:高峰时段能实现多工位并行作业,大幅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资讯配图

越疆机器人-CR7制作咖啡

来源:越疆官网

这一突破,背后是对机器人运动精度(拉花误差<1mm)、视觉识别(精准定位原料与杯具)、人机交互(支持实时参数调整)的全方位考验,也为协作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等消费场景落地提供了可复制模板。


五年剑指具身智能,勾勒机器人进化路线

十万台只是起点,越疆早已锚定下一个目标——具身智能。根据其规划,未来五年将通过三大路径,让机器人具备“感知-理解-执行”的闭环能力:

  • 2025年:完成具身智能感知系统及端到端控制框架研发,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为技术突破打基础。

  • 2026-2027 年:升级并调试具身智能样机,完成功能验证、性能测试,同时优化结构设计,提升机器人的灵活度、精度与稳定性。

  • 2028-2029 年:联合业务伙伴开展试运行,收集市场反馈迭代产品,最终实现量产,并推动其在复杂装配、线缆插拔等场景落地。

届时,机器人将能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自主决策,逐步渗透到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更复杂的领域。

资讯配图

越疆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开发时间表
来源:越疆机器人招股说明书



行业:百亿市场爆发

技术与场景双重革命

越疆的10万台里程碑也是整个协作机器人行业高速增长的缩影。据 GGII《2025 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88.22 亿元,全球市场 2028年将突破198亿元,行业正迎来 “技术迭代 + 场景扩容” 的双重爆发。

资讯配图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及预测
来源:2025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产业链:国产替代深化,降本空间打开

协作机器人产业链目前呈现 “上游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中游本体制造竞争加剧、下游集成应用场景多元” 的格局:

  • 上游: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是主要成本来源(合计占比 79%)。过去外资主导,如今国内企业突破显著,已实现进口替代,推动整体成本逐年降低。

  • 中游:国产厂商主导市场,2024 年国产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占比达 90.25%,法奥、越疆等企业成为主力,企业靠技术创新突围。

  • 下游:集成商从“设备组装”转向“场景化方案”,例如为新能源工厂定制大负载码垛系统,让协作机器人成为解决方案核心。

资讯配图

协作机器人产业链结构
来源:2025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资讯配图

协作机器人本体代表厂商
来源:2025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与此同时,上游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不断提高,促使机器人的成本下降:2024 年中国市场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产品均价为 7.21 万元,同比下降 25.89%。市场与成本双重因素,促使行业竞争更激烈且加速市场渗透。

资讯配图

协作机器人成本结构
来源:2025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产品:轻负载稳基本盘,大负载打开新空间

按负载划分,协作机器人分为轻负载(<7kg)、中负载(7-12kg)、大负载(12-20kg)、超大负载(≥20kg):

  • 轻负载:当前主流,占比超 60%,适用于 3C 组装、科研教育、新零售等场景,凭借 “轻量化、易部署、低成本” 成为中小企业首选。

  • 大 / 超大负载:需求爆发,这类“大力士”在码垛、焊接、物流等场景,开始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灵活。

随着超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入局者的增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基于成本优势,将在部分场景对多关节机器人形成替代。

资讯配图

主要协作机器人厂商产品负载范围对比
来源:2025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应用:从工业到生活,边界全面拓宽

协作机器人应用呈现 “工业深耕、服务拓展” 双轮驱动:

  • 工业领域:新能源行业火热,推动比亚迪等企业批量导入,促使码垛、搬运、焊接等场景对中大负载协作机器人需求攀升。同时,力控与机器视觉技术进步,提升了其在复杂精细场景的作业能力。

  • 非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在医疗、教育、餐饮、新零售等场景需求显著增长。新兴厂商入局使价格下降,经济型机型需求持续上升。

据 GGII 数据,2024 年协作机器人在搬运 / 上下料、装配、码垛等场景应用占比超 50%,中大负载机型占比提升,焊接场景应用起量。应用正逐步实现替代人工、提升效率、保障安全。

资讯配图

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分布
来源:2025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趋势:AI 赋能,“功能机”向“智能体”进化

当前协作机器人多按程序执行任务,而具身智能要求机器人具备自主感知环境、理解人类意图、灵活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未来,AI 将从三方面重塑协作机器人:

  • 多模态感知(融合视觉、力觉、触觉),让机器人更精准理解环境。

  • 自主决策(通过强化学习优化路径),应对突发状况。

  • 群体智能(多机器人协同),提升大规模应用效率。

可以预见的,主导未来竞争的一定是掌握AI 与硬件融合能力的企业。

结语

资讯配图

无论是越疆机器人构建的“技术全栈+全球化业务,还是整个行业的高速扩张,都在指向一个共同趋势:协作机器人正成为AI落地的关键载体。从工厂到医院,从零售到教育,具身智能驱动下的协作机器人,将不断拓展边界。对企业来说,这是新一轮红利;对社会而言,这意味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人机共生未来。


GGII《2025 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领取方式👇

资讯配图


关注公众号后回复“协作 ”

添加作者微信加入读者群 👇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实习研究员 Hozier

微信:Hoziercheung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会员风采】恭喜我会会员单位项目入围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24.8万版Optimus?能连干八小时的国产人形机器人来了
【报告】人形机器人专题二:2025大模型Agent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学习全路径规划报告(附PDF下载)
刚刚,AI机器人晋升政府部长,背负反腐重任
AI语音机器人创业梦碎:小批量生产的残酷现实
【报告】人形机器人专题三: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深度报告(附PDF下载)
越疆10万台开启序章!协作机器人正迈向“具身智能”
中国的布加迪?做扫地机器人的厂商造的车到底靠不靠谱?
王兴兴回应“机器人模型架构落后”争议:优质数据采集处在模糊阶段
当人形机器人也能“网购”?看东京大学团队如何打造开源双足机器人MEVITA!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