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各省136号文细则对比及对储能的影响分析

高工产研 2025-09-16 18:12

关注获取新鲜资讯

分享增进业内交流

136号文发布以后,截至当前已有超22个省/市/地区发布相关细则,整体来看市场化程度深化,但各省节奏各异。根据其市场成熟度和新能源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过渡策略,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区域:


1)负荷中心及高电价省/市,如上海、山东、海南、广东、浙江等。电力需求旺盛,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更强,机制电价或竞价上限相对较高。


2)新能源资源富集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蒙西/蒙东)等。新能源资源好,面临较大的消纳压力,其机制电价或竞价上限被设置在较低水平,倒逼发电企业降本、优先就地消纳或外送,甚至明确对延期投产项目进行严惩。


机制电价方面,各省存量项目机制电价均挂钩当地煤电基准价,存量项目大多按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或20年执行,给予长期稳定的预期,增量项目的执行期限多在10-14年之间,海上风电普遍更长。蒙东、蒙西则对增量项目不设固定保障期限,完全由市场决定,贵州、海南针对风电(陆风/海风)、光伏机制电价设置区分。

各省/市机制电价上下限(仅针对增量项目,元/kWh)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整理,2025年9月

市场化建设程度方面,蒙西、蒙东等地区由于此前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已高达90%以上,因此其增量项目暂不安排机制电量,选择全量参与市场,市场化步伐最快。其他多数省份则对增量项目保留了一定比例的机制电量,在20%-80%不等,通过竞价方式确定此部分电量的价格,其余电量完全参与市场竞争。其中海南根据电源类型(海上风电、陆风、光伏)设定了不同比例进行精细化管理。

各省份机制电量比例(仅针对增量项目)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整理,2025年9月

一些省份在具体规则上进行了创新尝试,以更精细地适应本地电网运行特点,例如:


1)设立市场化淘汰机制。山东明确竞价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山西省明确机制电量申报总规模与核定总规模比率原则上不低于1.2,意味着分别将有至少25%/20%的项目参与淘汰。


2)动态调节机制电量比例。湖南尝试根据电力供需关系进行月度动态调节,在保供紧张月份(1、7、8、12月)按机制电量比例的1.2倍(96%)执行,在消纳困难月份(3-6月)按0.8倍(64%)执行,以此引导项目在不同时期优化运行。


136号文以后,新能源尤其是储能市场产生如下变化:


1)地方央国企及民营企业投资储能占比提升。“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仍是投资主力,但地方能源集团和地方城投公司投资占比提升,如蒙能、云南能投、河北建投等,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独立储能项目,如阳光新能源、远景能源、海博思创等。此外,央国企下场自投或者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工商储也在增多。


GGII认为主要原因如下:①从产业链和行业发展周期来看,当前设备价格已处低点,下探空间不大,适合在低位布局优质资产;②对央国企而言,将资金投入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未来有望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实体资产,有助于改善其资产负债表;③部分省份在释放2025年风电光伏指标的时候采取竞配模式,将光储一体整体考虑,配置储能经济性反而可能更高,有助于风光并网。


2)多地陆续出台政策提升储能收益。①容量电价/容量补偿。甘肃、内蒙古等地陆续出台容量电价/补偿政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按装机功率给予固定补偿,如甘肃、河北、广东、山东,约260-330元/kW*年,另一类是按放电电量给予补偿,如内蒙古0.35元/kWh,其中甘肃、河北、广东由工商业用户侧分摊,内蒙古由发电侧分摊,最终成本均传导至电价。②独立储能充电价格政策进一步优惠。参考山东/内蒙政策,未来新型储能有望免除输配电价和基金附加,并免除作为用户缴纳的容量电价。


GGII认为主要是由于资源富集地区的新能源资源丰富,但本地电网脆弱、高度依赖外送,在取消强配后,配置储能的刚性需求仍然较强,是保障新能源电力能否被有效利用的必选项,预计未来更多地区会出台类似政策。


3)储能规划建设与招投标高增态势持续。136号文以后国内招投标及装机高增态势不减,GGII统计新型储能2025H1招标126.3GWh,同比增长100.8%,上半年中标合计189.8GWh,同比增长181.6%;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54GWh,同比增长67.8%。此外,2025年以来各地陆续发布储能项目清单,多数均为2025年重点建设,有明确并网时间要求,整体规模超87.7GW/265GWh。

2025年各地新型储能项目规划文件统计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整理,2025年9月

GGII认为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对于储能影响小于预期,由于各省份的资源禀赋、消纳压力、负荷需求不同,政策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短期看,一省一策局面将持续。西北资源富集地区的储能刚性需求在政策出台背景下,规模进一步扩大,省间需求差异将会进一步拉大。国内预计全年储能装机增速仍将维持在20-30%增速,2026年后续储能市场走势将依赖于储能经济性相关政策的推广/出台情况,如容量电价/现货市场/充放电政策等。


报告订购咨询:


《2025年中国储能系统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0755-26835600

research1@gaogong123.com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高工产研所有,只限客户自身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数据范围说明

资讯配图

●本报告数据更新至2025年6月。

●本报告数据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其他地区数据。

目录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中国储能发展综述

第一节 全球储能发展背景及驱动力分析

第二节 储能技术路线对比分析

一、不同储能技术路线的发展阶段

二、不同储能技术路线的综合对比

三、不同储能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总结

第三节 储能细分场景及应用分析(根据储能应用场景)

一、源网侧/表前:电力储能(大储)

二、用户侧/表后: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通讯储能、便携式储能

第四节 中国储能市场发展分析(总出货量/装机量,细分市场占比)

第五节 中国储能市场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六节 中国新型电力及储能发展方向


第二章  储能系统与供应链价值链分析

第一节 储能系统及产业链介绍

第二节 储能系统的技术要点分析

一、硬件技术参数分析

二、软件能力的分析

三、国内外主流厂家产品的技术与参数分析

四、生产制造能力分析

五、储能系统的技术要点总结

第三节 中国储能系统供应链现状、发展阶段、趋势分析

(含电芯、PCS、BMS、温控系统、消防系统等)

第四节 储能系统各环节价值链对比分析

第五节 储能系统技术的痛点及待解决问题分析

第六节 储能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电力储能系统(源网侧/表前)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及调频场景背景分析

一、新型电力系统概况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三、可再生能源对电力储能的强制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分析

一、2022-2023年电力储能发展逻辑

二、电力储能发展特点及痛点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力储能系统市场规模及预测

第四节 中国电力储能系统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电力储能系统竞争力格局

二、电力储能系统企业竞争要素分析

第五节  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在海外重点区域(美国、欧洲)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六节 电力储能系统的产品及价格分析

一、产品系统对比

二、产品价格及降本趋势分析

第七节 中国电力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潜在风险


第四章 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发展分析

一、工商业用电机制

二、工商业储能盈利模式

三、工商业储能运营模式分析

四、工商业储能发展特征

第二节 工商业储能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工商业储能系统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工商业储能系统竞争力格局

二、工商业储能系统企业竞争要素分析

第四节 工商业储能系统的产品及价格分析

一、产品系统对比

二、产品价格及降本趋势分析

第五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潜在风险


第五章 户用储能系统市场及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全球主要地区户用储能背景及现状

第二节 中国户用储能的生产与制造的发展优势分析

第三节 户用储能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户用储能系统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户用储能系统竞争力格局

二、户用储能系统企业竞争要素分析

第五节  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在海外重点区域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六节 户用储能系统的产品及价格分析

第七节 户用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潜在风险


第六章 中国主要储能系统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储能系统企业概况

第二节 主要储能系统企业介绍

第三节 中国储能系统企业行业领域及产业链布局总结

第四节 中国储能系统企业竞争力总结及未来竞争趋势


第七章 储能系统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建议

第一节 储能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储能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三节 储能系统环节市场风险提示(新进入者风险、行业发展风险)



资讯配图

关于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高工产业研究院(简称GGII)是一家专注国内新兴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第三方机构,涉及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锂电池、储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LED照明与显示、机器人、新材料等。每年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调研500家以上产业链企业,积累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行业数据,为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GGII下属锂电研究所、储能研究所、氢电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政府服务组、金融服务组、数据组等部门。


行业数据服务:GGII走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进行详尽的行业调研,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通过对供应关系交叉核对、上下游验证,形成聚焦生产与检查设备、锂电关键材料、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完整产业数据库体系,相关产业数据被IPO招股说明书、券商研报、第三方咨询机构、专业媒体等广泛采用。


定制化调研与咨询服务:GGII通过长年不间断地对产业链企业进行详尽跟踪调研,形成全面、深度、准确、权威的产业数据库,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单位等,提供战略咨询、市场调研、业务与技术尽调等专业咨询服务和行业报告。


政府产业发展顾问服务: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以专业的分析方法、深厚的产业研究基础、丰富的产业资源,已为全国70多家地方政府和园区提供产业规划、招商指引、企业对接、项目研判等咨询服务。


IPO与金融咨询服务:GGII金融咨询服务重点聚焦于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锂电池产业链、储能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协助企业及券商撰写IPO募投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业务与技术分析;辅助券商针对招股书问询时进行行业问题回答及论证。为企业的再融资、并购重组、银行贷款等提供完整的尽调服务及可行性论证方案。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储能
more
富士康储能基地落户郑州航空港 预计第四季度首批投产
碳化硅+液冷+构网型,储能逆变器三大黑科技重塑全球电网稳定性
【直播预告】AIDC储能市场爆发前夜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项目发电量超1亿度
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储能市场迅猛发展,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爆发式增长[图]
上半年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同比大增174.6%
【9月25-26中国·深圳2025AI人工智能液冷散热产业链峰会 暨 数据中心&储能&新能源智造热管理供应链峰会】火热报名中..
赛迪前瞻丨2025新型储能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传统市场筑壁垒,新兴市场增需求
宁德时代出手,海辰储能高管被捕!
京企手拉手 进军“AI+储能”领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