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自动化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度变革。在9月1日举办的"数自融合 软件定义自动化"全球爆品发布会上,汇川技术不仅交出了17款新品的成绩单,更系统性地展示了其重构智能制造底层逻辑的完整架构体系。这场发布会标志着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正从"技术追随"向"架构引领"转变。
顶层设计:
iFA架构打通数字孪生全流程

汇川技术iFA业务负责人胡平总指出,传统设备开发存在明显效率瓶颈:"机械设计→生产组装→电气调试"的线性流程导致设计缺陷往往到最终阶段才暴露,造成80%的变更成本。
iFA架构通过C2MM全流程协同架构,打造"数字设计+数字制造"双轮驱动方案。iFA EX机械仿真平台与iFA Evolution电气设计平台构建统一数据模型,实现机电特性同步仿真。某汽车行业案例显示,该架构帮助客户将项目周期缩短40%,综合成本降低20%,机械设计效率提升50%,电气调试时间节省60%。
"iFA不再是传统工具,而是装备设计的核心平台软件,更是客户数字资产的载体。"胡平总强调。
控制中枢:EVO800系列大型冗余控制系统,
以安全与兼容引领智造升级

面向高可靠性工业场景,汇川技术EVO800大型冗余控制系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全系满足高海拔5000米、GX/3C4最高防腐蚀标、宽温等特性,不仅在控制性能、稳定性上达到新的高度,更在算法保护与系统兼容性方面树立了行业新标准。
该方案的独特价值在于四大核心优势:
1
革命性的算法保护机制
汇川创新开发源码转译技术,彻底颠覆传统加密方式。该机制确保项目文件中的功能块仅保留接口,而不包含实际算法代码,从底层架构层面杜绝源码泄露风险。配合严格的集中授权管理体系,实现对工艺库等核心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保护,让企业知识产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障。
2
卓越的系统兼容能力
EVO800支持主流工业协议,具备出色的系统集成能力。无论是新建产线还是旧线改造,都能快速适配现有网络拓扑,最大限度利旧现有设备,显著降低升级改造成本。
3
智能化的工程迁移工具
创新研发的一键迁移工具,可将第三方程序快速转换为汇川项目文件,大幅降低系统切换门槛。实际应用表明,该工具可节省60%以上的工程迁移时间,同时大幅降低技术风险。
4
丰富的行业算法库
集成100+标准工艺算法和10+套行业解决方案模板,涵盖冶金、水务、煤矿等多个领域。这些经过验证的算法模块确保核心工艺完美复现,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
在汽车、冶金、矿山、港口等多条产线中,冗余架构确保系统已经连续稳定运行超过半年,成为大型产线升级改造的理想选择。
连接革命:
INO AIR无线方案突破最后一米

工业无线技术长期面临实时性、可靠性瓶颈。汇川INO AIR微型无线方案作为全球首个工业无线同步运控解决方案,实现了突破性进展:1ms通信周期、1μs端到端同步抖动、99.9999%可靠性,运动控制能力媲美顶级工业总线。
该方案采用全栈内生确定性设计和扁平化架构,累积申请40多项发明专利。其核心特点有:支持EtherCAT、EtherNet/IP、PROFINET、OPC UA、Modbus TCP等主流工业协议;百万分之一的超低通信误包率;具备原生网络安全设计和工业级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该方案在锂电卷绕机等复杂装备上,线缆安装周期缩短50%;在手机组装柔性产线上,产线调整效率提升80%;通过无线预测性维护,设备非计划停机率降低50%以上。IP65防护等级无线模块更好支持分布式产线部署,彻底告别笨重电柜,为柔性制造提供全新可能。
安全基石:iFA安全系统
EVO1000EF& Hi50实现功能安全普惠

安全是智能制造的底线,但传统安全方案成本高昂。汇川EVO1000EF功能安全系统采用分布式安全架构,全系列达到SIL3/PLe/CAT4级别,获TÜV南德认证,是国内唯一符合IEC61131-6标准的产品。
创新之处在于:重新定义安全控制边界
EVO1000EF安全控制器:
支持近2000点安全信号处理与灵活环网架构,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可覆盖整条产线的安全联锁控制,特别适用于汽车焊装、锂电极片制造等场景。
Hi50系列分布式安全I/O系统:
全球首发热插拔安全温度模块,支持32模块扩展与全信号类型采集,在-20℃~55℃极端环境下仍保持稳定运行,为汽车、半导体、锂电、压铸等高标准行业提供可靠保障。值得一提的是,Hi50系列分布式I/O系统斩获2025红点国际设计大奖,实现"颜值"与"实力"双重突破。
智能边缘:AI900重新定义控制架

在云边端协同成为主流的今天,汇川技术AI900致力于打破IT与OT壁垒,实现数据、控制与应用的深度融合,助力构建更灵活、高效、安全的智能生产体系。
创新虚拟化架构,实现系统安全与柔性部署:
AI900基于自研Type-1虚拟化与Hypervisor+Docker双层级架构,实现控制与应用系统100%隔离及灵活部署。单一设备可替代传统IPC、PLC、HMI及视觉控制器,极大简化电控架构。依托Docker容器技术,支持视觉算法、数据采集和运维工具等多种应用集中或分布式部署,实现IT与OT融合与弹性扩展。
突破性IT/OT数据互通能力:
AI900通过自研超高速ACP协议(传输速度为业界10倍以上)破解高速数据采集瓶颈,并集成MQTT、OPC UA、HTTP等IT协议,构建云端与生产数据间的高速双向通道,彻底打破信息孤岛。
强大的边缘智能与数字化能力:
内置轻量数据分析套件及大容量存储,支持本地实时数据处理与初步数字化改造;可选配InoCube-FOS数字化软件,提供高级决策、能效优化、预测性维护等深度赋能。
架构协同:打造智能制造新生态

这五大方案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有机的整体:iFA架构提供数据底座,EVO800担任控制中枢,INO AIR实现柔性连接,EVO1000EF确保系统安全,AI900赋能边缘智能。这种架构级创新,正是汇川技术破解智能制造落地难题的底气所在。
行业专家认为,这种系统级解决方案代表了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通过软件定义实现硬件资源的灵活配置,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提升。
据悉,在即将到来的9月23日上海工博会上,汇川技术将现场演示这些创新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发布更多针对各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届时,观众可亲身体验数字孪生、无线同步控制等前沿技术如何重塑智能制造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