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10-09 14:55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1
美国初创公司Figure获得巨额融资,通过"硬件平台+自研AI+制造体系"三位一体路线,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工厂应用,但面临成本、稳定性、产能等多重挑战。
融资与落地:钞能力拉满,金主爸爸们集体打钱 💰
2025年9月,美国初创公司Figure揣着10亿美元C轮融资笑得合不拢嘴,C轮后估值直接飙到390亿美元——简直是资本圈集体刷火箭。
钱准备花在哪?自研AI模型Helix机器人制造体系BotQ,还有数据采集扩展,总之就是:不差钱,使劲造!
Figure的朋友圈有多豪华?一年多时间连续拿大钱,金主名单亮出来能闪瞎眼:
  • 2024年初
    6.75亿美元融资到账,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NVIDIA(芯片大佬)、Microsoft(软件巨头)、OpenAI(AI顶流)全来捧场。
  • 2024年初
    转头就和BMW牵手,在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工厂搞起“人形机器人实习”。
  • 2024年9-11月
    BMW忍不住晒实习生成绩单:Figure 02身高1米7,体重70公斤,扛20公斤铁板不喘气,双手16个关节灵活得像刚考完钢琴十级,算力翻三倍,续航达5小时,已经能稳稳当当放金属板件——从此工厂里的“搬砖”活儿,有了新卷王。
人形机器人终于从“PPT概念”跳进了真实工厂,准备开始打卡上班了!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2
图片来源:BMW
技术路线:三位一体
Figure走的是“硬件平台+自研AI+制造体系”三位一体路线,简单说就是:自己生娃(硬件)、自己教娃(AI)、自己建产房(制造),一条龙服务卷到飞起。
1
硬件:工厂“壮实小伙”上线
Figure 02还是那个“1米7、70公斤、扛20公斤”的壮实配置,双手16个自由度,续航5小时——够干一整个“打工人上午班”,还坚决不摸鱼。其工艺策略是在 Figure 02 原型阶段大量使用 CNC 的基础上,为 Figure 03 及后续机型转向 注塑、压铸、金属注射成形、冲压等模具化工艺,以缩短零件制造周期、降低单件成本,而 CNC 仍用于原型开发和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产线中引入“机器人造机器人”,逐步让机器人参与装配和物料搬运;同时设立 可靠性团队,进行寿命加速测试与失效分析。供应链方面,Figure 选择关键部件(执行器、电机、电池、手爪等)优先自研自制,其余零部件则与外部供应商合作,规划未来四年可支持 10 万台机器人或 300 万个执行器 的产能。
2
AI:Helix模型打通“任督二脉”
之前可能是“眼睛看明白但手不听使唤”,现在Figure憋了个大招:脱离OpenAI,开始自研Helix(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把“听懂人话(语言指令)、看清东西(视觉感知)、动手干活(动作控制)”揉成了一个整体。
从此机器人见啥学啥,还能组队协作——从孤独的憨憨发展为一群机灵鬼搬砖。
3
制造:BotQ体系要当“机器人流水线包工头”
Figure正搭BotQ制造体系,首期目标年产12,000台人形机器人并配套 MES、PLM、ERP、WMS 等全套软件系统,保证零件追踪与质量可控。
工艺上,从 Figure 02 原型阶段的“CNC 手搓”过渡到 Figure 03 的模具化量产(注塑、压铸、金属注射成形、冲压),就像从手工包饺子升级到机器包饺子,速度快、成本低。
魔幻操作来了:Figure在产线里塞了机器人造机器人环节,让机器人自己装自己、搬零件——不仅要让人类工人提前体验被徒弟取代的快乐,还专门养了个可靠性团队,天天折腾机器人加速变老寿命测试,看它啥时候会掉链子。
供应链上更狠:Figure 优先自研执行器、电机、电池、手爪等关键部件,其余零部件则外采,计划四年后年产10万台机器人,或者300万个执行器,简直是机器人界的富士康。
商业价值:资本撒币+巨头盖章,前程似锦
1
豪华背书拿到手软
  • 金主爸爸排着队送钱
    Bezos、NVIDIA、Microsoft这些大佬连续投钱,砸出390亿美元估值
  • 汽车巨头亲自验货
    BMW工厂实测Figure02搬铁板,活儿干得有模有样——汽车界顶流盖章认证的实习生。
2
闭环能力=“卷王”潜质
自己搞AI(Helix)、硬件(Figure 02)、制造(BotQ),相当于“从脑子到肌肉到厂房全自己管”,迭代快、不看别人脸色。
Helix模型还能“见啥学啥”,Helix 的设计目标是跨任务泛化,降低为新任务单独训练的成本,有望快速扩展至更多制造与物流场景。以后不光工厂,物流、仓储估计也能去打工,Figure系列的机器人世世代代都是劳模卷王,一代更比一代强,还不闹情绪。
挑战与风险:潜力巨大,但仍待现实检验
1
这些“坑”还没填明白
  • 经济性验证不足

    机器人全生命周期成本(购置、能耗、维护、故障率)能否与人工或传统自动化竞争,仍需时间。

  • 可靠性与标准化

    工业现场对稳定性要求极高,但 Figure 尚未披露 MTBF、失效率等数据,

    这些达标后客户才有望让实习生上产线。
  • 能能否兑现
    核心部件(执行器、电机等)选择自研自产,但规模化能力仍待验证,若交付节奏滞后,将直接影响市场预期。
  • 客户接受程度
    传统制造商最看 ROI 和兼容性,新技术导入周期长,Figure 想快进不容易。
  • 资金消耗大

    硬件+制造是资本密集行业,若商业化不及预期,融资与现金流压力显著。

总结:机器人“打工潮”要来了?先别急,看戏 ⏳
经济规律摆这儿:人工越来越贵,机器人越来越便宜——就像“手机从大哥大到智能机”,早晚的事。
麦肯锡说2030年全球4亿产业工人要被自动化取代,中国超1亿人要换工作——听着吓人,但Figure的故事告诉我们:机器人想“抢饭碗”,还得先过“算账、稳定、产能”这几关
现在的Figure,就像“刚拿到融资的网红创业公司”,估值高、故事好,但能不能盈利、能不能量产,还得看后续业绩报告。
未来工厂可能不是机器人取代人,而是人和机器人组队干活——毕竟,合作才能一起涨工资嘛~ 😉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相关阅读

干货推荐:

AI机器人设计推荐:
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推荐:
面试推荐:
大模型课程推荐: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3
精选主题推荐:

荐:
【中国风动漫】《姜子牙》刷屏背后,藏着中国动画100年内幕!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4
声明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5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6

【智造】机器人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迎来魔幻时刻!图7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智能制造 机器人
more
【机器人】“机械芭蕾”舞动全球工业机器人加速出海
碾压传统驱动!非接触电场+纳米碳材料,e-MG解锁软体机器人无线可控变形新路径!
让机器人学会「对焦」的人眼式感知策略:推理加速3倍!
机器人明星公司原地解散!创始人是吉利李书福儿子
机器人连续叠衣120分钟!仅用0.9B参数实现五大SOTA|清华AIR & 上海AI Lab开源
一微科技:全栈自研赋能,构建具身机器人产业生态
2025广智会人形机器人产业主题论坛嘉宾阵容公布!10.29东莞,重磅启动!
普渡机器人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闪耀广交会,以全品类、多形态领航服务机器人出海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三十:从零打造 Arduino 机器人:从基础到进阶的全方位制作指南(附下载)
中国机器人的青年天团齐聚!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首批嘉宾公布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