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取得突破!日企将率先量产球形齿轮,或颠覆机器人与太空装备设计范式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5-09-18 16:58
资讯配图

齿轮——工业文明的“血脉”,自工业革命以来便默默支撑着机械传动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数百年来,其基本形态始终未能突破“单轴旋转”的物理限制。

近日,日本综合商社兼松(Kanematsu)宣布,最早将于2027年实现球形齿轮的全球首次量产。

受托生产这种齿轮的兄弟工业旗下的齿轮巨头NISSEI(爱知县安城市)最近确立了量产工艺,并开始着手研发具体的设备零部件。这一革命性技术由山形大学多田隈理一郎教授团队研发,不仅打破了传统齿轮的运动边界,更可能彻底改变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精密设备等领域的机械设计逻辑。

▎传统减速器的技术短板

尽管传统减速器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但其局限性日益凸显:

• 精密行星齿轮减速器

资讯配图

优点:体积小、承载强、成本低;

短板:单级减速比小,需定期维护,精度有限。

• 谐波减速器

优点:结构紧凑、传动精度高;

短板:承载能力弱、寿命短、成本高。

• RV减速器

优点:刚性高、耐冲击、传动平稳;

短板:体积大、制造成本高。

• 球面包络涡轮蜗杆减速器

优点:扭矩密度高、噪音低、寿命长;

短板:传动效率低,仅支持90°输出,需额外转向机构。

这些传统方案均需通过多组组合才能实现多方向运动,导致系统复杂、效率低下,而球形齿轮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而生。

何为球形齿轮?

球形齿轮系统由三大部件构成:

一个球形齿轮本体:表面带有精密齿状凸起的金属球体;

两个鞍形齿轮:与球体啮合,通过输入动力驱动球体进行多自由度旋转。

球状齿轮运动特点

球形齿轮的可动范围扩大,有望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来轻量化和灵巧化。其最大创新在于实现了360度全方向无限制旋转,突破传统齿轮仅能单向传动的局限。通过两个鞍形齿轮的协同驱动,球体可在上下、左右、前后任意方向连续转动,形成真正的“全域运动”能力。

资讯配图

材料升级亦是关键突破。早期球形齿轮采用树脂材质,耐用性不足,难以应用于工业场景。改为金属材质后耐用性大幅提升,使得用于工业零部件成为可能。

为何重要?

极致简化结构,实现轻量化与节能

传统机械装置为实现多方向运动,需叠加多个齿轮与框架,导致部件繁多、重量大、能耗高。

球形齿轮可直接替代多个传统齿轮,大幅减少零部件数量。以相机云台为例,原本需3组框架实现三轴旋转,改用球形齿轮后重量减轻30%,同时降低驱动负荷,减少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

拓展高自由度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当前机器人关节依赖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单自由度装置,需多组叠加才能模拟人类关节动作,导致体积庞大、传动效率低、发热严重。球形齿轮可直接输出双自由度运动,简化结构的同时提升动作流畅性与精度。

球状齿轮+机械臂的运动模拟

太空设备如卫星太阳能板支架,需精准追踪光源。球形齿轮的紧凑结构与高可靠性,特别适合在维护困难的太空环境中长期运行。

医疗与科研设备可用于高精度搅拌器、外骨骼机器人或显微操作装置,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复杂的多轴运动甚至模拟重力变化。

驱动产业升级与市场规模扩张

Global Information预测,2030年全球齿轮市场规模将达到2940亿美元。球形齿轮有望切入汽车变速器、风力发电设备等大型市场,但其量产能力仍需突破。兼松已与NISSEI合作确立量产工艺,并正与其他3家企业磋商合作,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需求爆发。

资讯配图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资讯配图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9亿,盈利300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打响机器人概念股退市第一枪的为什么是它?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总第223期)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灵动之枢:具身智能机器人关节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一文说透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突进与阻力的较量
谁是最靓的仔?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看点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财报半年报下载(附PDF)
对话清华大学赵明国: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创新!
2023年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公布!9所985光头!西交华科前三!(附全名单)
史无前例!美国工程师与ChatGPT4合作设计人工智能芯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
人口不足20万!丹麦小镇欧登塞如何成为全球机器人中心?
“商业化元年”开启,人形机器人再添实力新玩家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人造肌肉,更轻巧、更安全、更坚固!
欧盟终止亚马逊并购iRobot,昔日扫地机器人巨头何去何从
肌肉组织驱动的双足机器人问世,生物混合机器人突破性进展!
专业人士浅谈机器人即服务模式——自动化的未来
院士报告|潘云鹤: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院士谈推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
院士谈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
西木科技拓宽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院士谈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驱动模型
院士谈机构智能让“变形金刚”从屏幕走进现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吉利“太子”布局人形机器人,种子轮就融了数亿
剧透!高工机器人将在2025工博会上带来哪些亮点活动?
【会员风采】跻身国产四大家的“技术黑马”:我会会员单位珞石机器人+AI,高增长背后藏着哪些破局关键?
特斯拉机器人被官宣获10000台订单!
链接技术与产业生态,聚焦落地与真实场景!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持续征集报名
MacBook被曝将配备触控屏/Meta发布首款带屏幕AI眼镜/华为预测 2035 年 AI 发展:90% 中国家庭拥有机器人
联盟×戴尔 | 杭州具身智能机器人沙龙成功举办
ADI "激活边缘智能 共绘具身未来":探寻人形机器人的工业智能新征程
天永智能与柏奥尼克机器人达成合作
抢鲜!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议程曝光,预约你的参会指南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