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预训练—微调框架的四足机器人结构—控制协同设计(封面文章)
王越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研究领域:机器人自主导航,智能操作,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
摘要:在自然界中,美洲狮等具有卓越运动能力的动物通常具有不对称的前腿和后腿,其强壮的后腿能够为跳跃提供强劲的动力。受这一类生物启发,提出了一种机械结构与控制策略协同设计的方法,通过优化机器人的腿部长度来提升其整体运动性能。首先,引入一种预训练—微调框架,该框架不仅能够为每个候选的机械结构提供最佳控制策略,还提升了算法的训练效率。此外,将空间域随机化与折扣正则化方法相结合,显著提高了预训练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训练—微调框架显著增强了协同设计算法的性能,并且减少了时间消耗。此外,所提算法在提高机器人运动性能方面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对控制策略进行独立优化的方法,为提升四足机器人的极限跑酷能力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RefN-SLAM:反射场景下的神经SLAM方法(特邀文章)
尚伟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研究领域:化学机器人,绳索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学习控制。
摘要:传统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方法依赖光度一致性假设,往往无法处理光照复杂变化的场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的反射场景映射方法RefN-SLAM。具体来说,使用2个神经辐射场对场景的高光和低光部分分别建模,并通过与固定色调映射系数加权相加,得到最终场景的颜色表示。与此同时,结合表面感知采样和透视感知采样,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深度感知,并通过由粗到精的优化提升了重建精度和计算效率。最终,在全局关键帧像素数据库上对场景表示和相机位姿进行了联合优化。实验结果表明,RefN-SLAM方法在化学实验室场景下取得了良好的重建结果,并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世界机器人实验中都具有出色的跟踪性能。
引用信息:胡佳豪, 尚伟伟, 汤新胜, 张飞. RefN-SLAM:反射场景下的神经SLAM方法[J]. 机器人, 2025, 47(5): 708-717.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机器人力控精密抛光技术研究进展(特邀文章)
孙玉文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机器人加工技术,加工制造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六杆张拉整体翻滚机器人驱动优化设计
冯晓东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智能材料制造及智能结构。
方益明
绍兴文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及智能系统与装备控制。
摘要:为降低六杆张拉整体机器人(TR-6)的驱动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索驱动的遗传天牛须混合优化策略。首先,根据TR-6机器人的初始几何构形,建立起机器人的等效模型,以机器人单步驱动前后的应变能差值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综合考虑重力矩、翻滚能量及索调控量等约束条件的驱动优化模型。然后,通过非刚体运动分析(NRMA)方法确定不平衡状态下机器人的姿态,利用遗传天牛须混合算法获取最优的机器人驱动方案,并在ADAMS系统中开展了仿真验证。最后,采用电机驱动方式对TR-6机器人进行了物理样机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张拉整体机器人的驱动成本(单索方案比双索方案节省应变能约14%),并为此类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基于梁单元的曲面软体机器人简化力学模型
刘珂
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研究员。研究领域:柔性结构与软体机器,结构优化,可展结构,力学超材料。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履带式管道机器人的弯管通过性研究
刘城
北京理工大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多模态管道机器人,车辆混合动力技术,液力传动,瞬态空化及其控制技术。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机器人末端自动化螺栓装配执行器的设计与控制
彭海军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基于时间干扰的家鸽机器人转向行为调控
槐瑞托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动物机器人,脑机接口,信号检测与处理。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基于动态权重复用的深度局部特征匹配器
曹雏清
安徽工程大学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人机交互等。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唐凤珍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脑机接口,神经计算,机器人学。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面向无人机的多源异构传感器融合地图建立方法
宋大雷
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无人系统动力学建模、导航、路径规划与优化控制方法。

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猜你还喜欢下列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024-23970050
E-mail:jqr@sia.cn
网址:https://robot.si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