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新能源小卡已成为城配物流降本增效、绿色转型的关键载体,其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且赛道参与者众多、竞争可谓激烈。然而,“装不下、拉不动、跑不远、赚钱难”等核心痛点尚存,用户亟需更贴合实际运营需求的解决方案。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轻商事业部总经理杨东
为破局,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顺势推出“3.0 代冠军卡”远程星智F3E,这款新车集“智慧、宽体、长续航”三大核心优势于一身,实现“多装、多跑、多赚钱”的用户价值。新品发布会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轻商事业部总经理杨东,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宋兆桓等领导与媒体深度对话,从产品技术突破、生态体系搭建到产业发展趋势,全方位传递远程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战略定力与引领决心。
产品领先 重构运营价值边界

今年8月,远程交出一份亮眼的市场答卷,其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占率超20%,持续霸榜行业第一位置,并一举包揽轻卡、微卡、小卡、轻客等全细分市场第一,成为“全品类销冠”;1-8月,其从物流车(含油车)全榜单排名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三位,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规模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份额与用户口碑同比攀升。
取得佳绩并非偶然,是远程多年坚持 “全品类正向研发”的必然结果。从2021年推出首款正向研发的轻卡星智H系列,到如今发布全新正向研发的3.0代小卡远程星智F3E,五年间,远程已完成从轻卡、小卡、微卡到大 VAN、中 VAN、小 VAN 的轻商六大品类布局,实现“无短板”覆盖。“这些产品均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紧扣新能源场景、满足用户需求,这是我们对新能源赛道的坚定看好与执着。” 杨东强调。

3.0 代平台作为远程正向研发的核心成果,其有别于1.0 油改电、2.0 基础新能源研发,是AI 与科技降险装备等深度融合深度融合后的越级设计。此前,基于3.0平台打造的星享V7E已强势验证其市场竞争力,上市即迅速登顶细分市场销量冠军,成为2025年度现象级爆款产品。此次全新发布的3.0 代小卡星智F3E,同样延续了 3.0 平台的核心优势与冠军基因。
“智慧”层面,星智F3E延续“满配”逻辑,起步即搭载前向AEB、后向PEB等智能配置。“我们常说‘上半场是新能源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我们希望把乘用车的智能技术下沉到商用车,将‘智慧’打造成远程在产品或科技维度的核心标签。”杨东进一步解释,远程追求的智能化并非简单的炫技,而是通过科技降险,切实提升车辆安全与舒适性,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运营价值。
“宽体” 设计则直击小卡 “装不下” 的痛点。星智F3E驾驶舱宽度达1820mm,既保障颜值在线,也兼顾了驾乘舒适性,更同步扩大货箱宽度,使之达到1900mm,容积达到13m³,提升车辆装载能力;“长续航”方面,远程星智F3E搭载的65kWh玄武大电池,CLTC续航可达360km,并支持快充,有效缓解用户续航与补能焦虑。
当然,实现长续航不是单靠电池容量“堆砌”,而是能耗控制、风阻优化、电池匹配的综合系统。远程能将产品各项指标参数打磨至行业领先水平,正是凭借对正向研发坚持与长期积累。正如杨东所说,远程深耕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十年,就是要把平台架构、底层优化这些“看不到的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体验,这也是3.0平台产品领先的关键所在。
生态致胜 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正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竞争维度已从单一产品的性能比拼,升级为全链条生态能力的综合博弈,从“卖车”向“卖服务”转型成为企业破局的核心方向。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远程之所以持续领跑,核心在于其坚持以科技为引领、以用户为核心、以生态为基础,打通了从产品到服务的价值闭环。
“我们强调‘三个远程’,即以研发为先导打造科技远程,以创新商业模式为基础构建生态远程,最终让用户只需专注赚钱,实现价值远程。”据杨东介绍,远程在去年发布生态3.0战略,系统推动企业从生产制造向“车辆+服务+场景”的综合服务商转型。这一战略在2025年成效显著,基本构建覆盖拥车、用车、换车的全场景价值链路,实现了从单一产品交付向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运营的跨越。
“生态战略的构建与落地需要长期主义,我们在实践生态3.0的过程中也不断迭代。”在采访中,杨东系统勾勒出远程生态3.0战略的全貌。

据介绍,生态3.0战略以五个核心“3”为核心架构,深度贯穿用户“拥车、用车、换车”全生命周期。具体而言,在用户层“三线并举”,围绕KA 行业大客户、RKA 区域三方物流企业、RBC 区域小 B 与 C 端客户三类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分层服务和解决方案;在产品与服务层“三服共进”,在拥车环节,为用户提供“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五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低门槛、高灵活性的拥车选择。未来在“五位一体”基础上,远程还将推出“六转模型”,实现产品之间的流转,例如先租后买(租转售)、租转易租购(易租购后转租、转售)等。在用车环节,推出了包括慧充电、慧管车、慧降险以及维修保养、上牌、年审等在内的软硬一体化服务产品。在换车环节,远程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搭建二手车业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换车服务,并积极推动车辆的再制造和回收利用。
而支撑这一切的是“三网融合”的伙伴体系。“过去我们的经销、运营、服务网络体系偏传统、独立,用户买车去一处、租车去一处、修车又去一处,体验很差。通过三网融合, 把经销、服务、运营网络打通,构建终端微生态,让用户找到任何一个远程触点,就能解决所有需求。同时对合作伙伴来说,也能从‘单点盈利’变成‘多点长链盈利’。”杨东进一步表示,在未来实践中,远程将持续搭建“全网生态平台、区域生态中心、终端生态伙伴体系”三级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生态服务,引领行业服务进阶、向全链条价值竞争转型。
笃定未来 剑指全品类冠军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远程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和市场信心,持续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成功占领生态与技术制高点。谈及行业与市场发展趋势,杨东用“未来无限好”形容。“今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如轻卡类新能源渗透率接近 30%,VAN 类超过 50%。未来,行业焦点或许将不再围绕燃油车,而是转向新能源,核心议题会变成‘用户在新能源领域选择谁’。”
他进一步分析到,从区域发展来看,市场正呈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上到下”的扩散趋势。早期新能源市场集中在南方,今年中原“两山两河”地区崛起,销量增速明显,同时安徽等地区的下沉市场也表现不俗。基于此,远程的布局已从“重点区域”转向“全国覆盖”,尤其要强化下沉市场布局。“离用户近,才能抓住增量。”他说。

另外,从客户群体来看,“BC 并进”趋势明显。“最初是大 B 端先行,如今C 端和中小 B 端都活跃起来,客户群体更多元、需求也更多元化。” 杨东指出,这要求企业同时具备 TOB 与 TOC 能力。“TOB 要做解决方案,比如我们针对轻卡领域的 ‘增量在 B’专案中,用‘三服共进’解决用户备用车、维修等问题;TOC 要做‘双直战略’,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直营离用户更近。我们希望用组合逻辑满足用户更多需求,这也需要合作伙伴具备服务多元化的能力。”
对于远程的目标,杨东透露了明确的“冠军野心”:“在刚刚过去的8月,远程在各个细分品类中都拿了单周第一,接下来将冲击单月第一,目标所有品类市占率目标都在20%以上。” 他提到,远程的优势在于“无短板”,成为全品类冠军并不容易。但从未来期待来看,远程将增量市场锁定在“卡”与“B”,未来将尽快强化自己和伙伴的能力,包括强化TOB和TO卡的能力。
“我们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杨东坚信,未来,随着远程继续夯实产品实力,以技术创新与先进理念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不断突破,将成为城配物流领域高效可靠的首选品牌。同时,远程也将加快构建智慧物流生态链路,实现从车辆到生态的价值闭环,助力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蓬勃发展,为绿色物流、智慧交通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远程的智慧与力量。
文:李亚楠 编辑/版式:刘晓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