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elfuse:以百年匠心,筑就电动汽车安全防线

电子技术设计 2025-09-22 16:40

9月17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上,Littelfuse资深应用工程师戴泰初以“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的全面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了其在电动汽车(EV)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技术布局,涵盖从车载充电器(OBC)、电池管理系统(BMS)、电驱系统(Inverter)、高压配电单元(PDU/BDU)到辅助电源(DC/DC)的全链路保护方案。

资讯配图

Littelfuse资深应用工程师戴泰初

Littelfuse:车规保险丝新标准的制定者

成立于1927年的Littelfuse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作为全球电路保护技术的先驱,其产品广泛应用于150多个国家的10万余客户中。2024年公司销售额达22亿美元,员工超过18,000人,在中国,Littelfuse设有七家工厂,提供本地化支持与快速响应服务。

资讯配图

Littelfuse在演讲开篇重点介绍了其参与制定的AEC-Q200 Rev E标准,该标准于2023年3月发布,首次将保险丝纳入车规级被动器件可靠性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该标准涵盖高温老化、湿度偏压、机械冲击、焊接耐热性等22项严苛测试,为汽车电子系统提供更可靠的过流保护。

资讯配图

OBC与PDU:高压交流与直流双侧保护方案

在OBC应用中,Littelfuse提供从3.3kW到22kW的多功率等级解决方案,支持单相220V与三相380V输入,并覆盖最高至1000V DC等级的应用需求(分别对应OBC AC&DC保险丝配置)。无论是低压还是高压平台,Littelfuse都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电动汽车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其SM10系列车规级压敏电阻与SIDACtor半导体放电管串联设计,更是有效解决了传统压敏电阻老化难题。传统压敏电阻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导致性能下降,而Littelfuse的这一创新方案,通过串联半导体放电管,不仅实现了更低的钳位电压,还显著提高了可靠性。半导体放电管能够有效吸收过电压能量,减轻压敏电阻的负担,从而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方案已获得知名电动汽车客户的认可,并在微逆变器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在PDU/BDU模块中,Littelfuse推出了30EV1K、25EV1K等高压熔断器,配合CH1系列电流传感器与DCNHR高压接触器,实现主回路与辅助回路的全面保护。其爆炸触发传感器(Pyro Trigger)与主动放电回路中的IGBT器件也在演讲中亮相,展示了对功能安全的深度支持。

资讯配图

TTape平台革新温度监测

面对电池热失控风险,Littelfuse推出TTape™平台,通过在每个电芯上布设温度感知点,实现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的全电芯热监测。相比传统NTC方案,TTape无需校准,集成简便,可唤醒BMS系统并触发保护机制。

资讯配图

在BMS保护方面,Littelfuse提供TPSMB,TPSMC系列低钳位电压TVS二极管,专为保护AFE芯片设计,支持高达24串电芯的高压保护需求。其885与823A系列车规级贴片保险丝,电压等级覆盖500V至1000V,用于高压DCDC至低压的辅助电源过流保护,提升功能安全冗余设计弹性,填补了小电流高压保护的市场空白。

除此以外,Littelfuse还提供Flyback拓扑下的完整保护方案,涵盖MOSFET及驱动器、热保护器件、TVS阵列与AEC-Q200认证保险丝,满足ISO 26262功能安全要求。

资讯配图

非对称TVS与高压功率器件护航主功率开关

在电驱系统中,Littelfuse展示了其非对称TVS解决方案,专为SiC MOS保护设计,可在SiC MOS不同的负电压和正电压额定值实现非对称精准钳位,满足SiC MOS典型门极极限要求,降低过压风险,避免功率器件过压损伤。电压高达650V的TPSMB系列可以实现有效的有缘钳位保护SiC MOS以及IGBT。并且,其TPSMB2616CA非对称TVS可替代传统背靠背TVS设计,在满足ISO 7637-2脉冲测试场景的同时,大幅节省PCB空间并降低成本。

资讯配图

随着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Littelfuse此次演讲不仅展示了其在EV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技术深度,更通过标准制定与产品创新,推动行业向更高可靠性与安全性迈进。作为一家有着近百年技术积累的企业,Littelfuse将持续以系统化、车规级的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安全护航。

责编:Ricardo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安全
more
超11万辆,小米汽车宣布召回,部分涉辅助驾驶安全风险
芯片安全:智驾时代的"数字护城河"与产业命脉
具身智能能力狂飙,安全却滞后?首个安全可信EAI框架与路线图!
小鹏汇天回应长春航展事故:两架飞行器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着陆时机身受损起火,现场人员安全
译丛丨总第713期 遏制人工智能芯片走私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优先事项:防范人工智能芯片流向中国的最新方略
小鹏汇天回应长春事故:两架飞行器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现场人员安全
安全吗?吵吗?贵吗?关于飞行汽车的灵魂三问
超轻型复合材料机身:如何让eVTOL飞得更远更安全?
热点关注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发布
商汤科技王晓刚:世界模型重构世界 让安全有更多确定性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