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亮亮视野成为IASP 2025指定AR翻译眼镜技术服务商
9月17日,亮亮视野被选为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世界大会(北京)指定AR翻译眼镜技术服务商。这是国产AR翻译眼镜在重量级国际主会场完成的一次“实战”。
据介绍,作为全球科技园区领域的盛会,本届大会是继1995年、2005年、2015年后第四次在北京举办。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嘉宾佩戴亮亮视野AR翻译眼镜,实现实时、多语种、无障碍沟通。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主会场,还是在会议期间的国际洽谈交流,亮亮视野翻译眼镜LeionHey 2均展现出卓越的语言识别、实时翻译与沉浸式显示能力。

亮亮视野创始人兼CEO吴斐表示:“真正的国际主会场,是对产品能力最严苛的试炼场。这是AR翻译眼镜在大型国际会议主会场上的首次实战。我们希望用科技打破语言壁垒,让世界的交流更高效、更真实、更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主会场之外,国际嘉宾在展区参观与双边会谈时,借助AR翻译眼镜同样实现顺畅沟通。嘉宾无需移开视线或切换设备,即可跟随讲解节奏获取关键信息,实现高信息密度、低打扰的交流体验。
亮亮视野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LeionHey 2突破了AR眼镜在轻量、性能与续航之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整机仅49克;支持100余种语言,实时翻译延迟低于500毫秒;单机续航可达8小时,配合便携充电盒累计续航可达96小时。目前该款眼镜已在海外课堂、跨语言会议、出境旅行等场景中落地应用。
(新闻来源:新华财经)
2.Meta将允许外部开发人员为其智能眼镜创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
9月18日消息,Meta在其Connect大会的第二天,宣布将开始允许外部开发人员将他们的应用程序带到其 RayBan 和 Oakley 智能眼镜。
到目前为止,Meta 的眼镜只有有限数量的第三方集成,包括 Spotify 和 Audible 等应用程序。但 Meta 现在将允许开发人员开始试验可以利用其眼镜的内置传感器和音频功能的应用程序。这意味着其他公司将能够使用 Meta 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特征。

该公司已经在与一组早期合作伙伴合作,例如 Twitch,它正在为眼镜创建直播功能,迪士尼正在尝试在其公园内开发一款应用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程序似乎都能与Meta的非显示眼镜配合使用,这意味着即使是拥有第一代Ray-Ban Meta眼镜的人也能看到许多新增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该公司是否也会允许开发者开发能够利用其最新Meta Ray-Ban Display眼镜显示功能的体验,但这可能会带来更多可能性。
据悉,Meta的新工具集,官方称之为“可穿戴设备访问工具包”,将在2026年更广泛推出之前,以有限开发者预览版的形式推出。
(新闻来源:engadget)
3.Meta AR眼镜供应链收益远高于AI眼镜
Meta即将在9月17日至18日的Connect大会上推出其备受期待的首款消费级AR眼镜 ——Meta Celeste(内部代号Hypernova)。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美银分析师Katherine Zhu及其团队近日发布研报称,AR眼镜的物料清单(BOM)成本是AI眼镜的数倍,预计将从2027年左右开始为硬件供应链解锁一个规模远超以往的市场。

美银预测,随着市场重心从AI设备转向AR体验,消费电子硬件的供应链格局将被重塑,预计智能眼镜组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不足10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超过140亿美元。
具体而言,虽然组装厂在由AI眼镜驱动的第一波浪潮中率先受益,但长期且利润更丰厚的增长将由AR眼镜的核心组件供应商捕获,尤其是那些在光学波导和微显示器等高价值领域占据技术优势的企业,这正为以中国厂商为主的供应链打开全新的、利润可观的收入来源。
报告特别强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供应商来自中国,预计到AR眼镜时代,这些厂商的收益将更为显著。
报告表示,AI眼镜阶段,由于其硬件附加值相对较低,对供应链的收入贡献有限。组装厂如歌尔股份(Goertek)因其高市场份额(预计占全球AI眼镜组装份额的80%)和一站式服务能力,在短期内受益最为明显。
(新闻来源:华尔街见闻)
4.OpenAI或正在谋划生产智能眼镜产品
OpenAI或正在谋划生产智能眼镜产品,可能是AR眼镜,其供应链中有中国企业;目前OpenAI正在与国内相关企业进行联系。

Open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一直以来在软件和算法方面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此前山姆·奥尔特曼投资的智能硬件AI Pin以惨淡的销量和崩塌的用户口碑收场。今年5月,有媒体曝出OpenAI以65亿美元闪电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创立的AI硬件初创公司io,计划将其打造为一个专注消费级智能设备的核心部门。该项收购于今年7月9日正式完成,标志着OpenAI从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向软硬结合生态型公司的转型。
(新闻来源:VRAR星球)
5.VITURE推出搭载索尼Micro-OLED屏的“Luma Ultra”AR眼镜
VITURE现已推出“Luma Ultra”AR眼镜,搭载索尼最新Micro-OLED屏幕,并通过内置传感器阵列实现空间手势追踪功能。
这款定价600美元的设备现已全球发货,主要面向寻求个人移动办公空间的专业用户、企业及商务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该设备并非独立运行,需通过PC、控制台或移动设备进行连接,本质上作为外部显示器(尽管具备高度个性化特性)进行集成。

据称Luma Ultra的FOV为52度,搭载索尼最新Micro-OLED屏幕,分辨率高达1200p,峰值亮度达1250尼特。除单颗RGB摄像头外,还配备两颗深度传感摄像头,实现空间6DOF追踪与手势输入功能。
与依赖纤薄波导光学结构的AR眼镜不同,Luma Ultra采用birdbath光学系统,该方案通常更具成本效益且制造简易,虽体积重量更大,却能实现更高亮度输出。该设备还配备电致变色膜实现镜片调光,支持高达-4.0屈光度的近视调节,并兼容64±6毫米的瞳孔间距(IPD)。
完整产品线及规格如下:

VITURE Luma(400美元)、Luma Pro(500美元)和Luma Ultra(600美元)预计均可在下单后两周内发货,而下一款设备Luma Beast(550美元)计划于11月发货。
除Luma Ultra外,上述设备均因缺乏深度传感器而不支持空间追踪功能。但Luma Beast据称将搭载与Luma Ultra相同的Micro-OLED屏幕,FOV为58度,并配备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膜实现色调控制。
VITURE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XR眼镜公司刚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该公司表示将助力其消费级XR眼镜的全球扩张。
(新闻来源:roadtovr)
6.古尔曼:Meta 将于 2027 年推出双屏智能眼镜,以及真正全息AR 眼镜
在本月举办的 Meta Connect 大会上,发布了 Meta Ray-Ban Display,这是该公司最新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首次搭载了显示功能。不过,这款眼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增强现实(AR)设备,Meta 目前仍在全力研发真正的 AR 眼镜,但在推出正统 AR 眼镜之前,该公司还为消费者准备了另一个惊喜。

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今日在其通讯刊物《Power On》中分享了他对 Ray-Ban Display 的看法,称这是他首次看到此类设备所蕴含的潜力。古尔曼称,Meta Ray-Ban Display 是第一款让其觉得是真正好的智能眼镜,而且是他认为消费者会佩戴的产品。他还透露,该产品的售价远低于该公司的制造成本,也就是 Meta 在亏本出售这款眼镜。
古尔曼还透露,他已获悉 Meta 正在研发另一款智能眼镜,这款眼镜将在两个镜片中都配备屏幕,将于2027年推出,不过,这样的产品会大幅推高价格,但最大的创新将是同年晚些时候推出的真正全息 AR 眼镜。
这一安排看似有些反常,但 Meta 或许认为,AR 智能眼镜的定价注定会非常高昂。即便目前售价为 7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5687 元人民币)的 Ray-Ban Display,实际上也已经不便宜。过去十年间,Meta 旗下的扩展现实(XR)部门 Reality Labs 一直处于烧钱状态,即便如今该部门仍在持续亏损,Meta 却依然选择投入资金,只为巩固其在未来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然,所有扩展现实(XR)爱好者真正期待的,仍是前文提到的将于 2027 年发布的 AR 眼镜。这款产品将向消费者证明,Meta 所构想的“未来计算愿景”是否具备切实可行的发展基础。
(新闻来源:IT 之家)
关注我们

你“分享、点赞、在看”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