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全景: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低空经济高光时刻”
2025年9月20日,安徽合肥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首日,一场签约仪式引发行业震动: 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览翌航空) 单日斩获120架eVTOL订单!其中:

- 安徽行知通航
采购50架LE200客运飞行器 + 10架LEU100物流无人机 - 四川路正通航
采购50架LE200 + 10架LEU100
至此,成立仅2年4个月的览翌航空,累计订单量飙升至480架,客户覆盖9家运营商。更值得关注的是,三方宣布将在高端出行、城市通勤、低空旅游、公共服务、航空租赁、维护保养、航空培训七大领域共建战略合作生态,试图重塑eVTOL商业化路径。
【深度拆解:480架订单背后的“含金量”
1. 订单结构揭示商业化破局方向
- LE200(客运机型)
占比83%(400架),定位“空中出租车”,瞄准高端出行与城市通勤。其5人座舱、200km/h巡航速度、200km航程,契合中国城市群“30-150km”通勤场景。 - LEU100(物流机型)
占比17%(80架),专注“中短程货运”,55kg商载+200km航程,直击医疗急救、山区物流痛点。
→ 启示:eVTOL市场正从“技术验证”转向“场景分化”,客运与物流双线并进。

2. 合作方背景:区域龙头的战略卡位
- 安徽行知通航
深耕无人机应用与低空服务,布局长三角低空网络; - 四川路正通航
西南最大通航服务商之一,覆盖农林植保、应急救援、航空测绘。
→ 解读:区域运营商争抢eVTOL运力,折射出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资源倾斜。以合肥为例,览翌已带动供应链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群。
【技术锚点:览翌航空的“适航加速度”凭什么?
▶ “国家队”基因:C919团队降维赋能
核心团队全部来自中国商飞ARJ21/C919研制体系,创始人党铁红曾任沃兰特CTO。他们将民航客机 适航标准(CCAR-21) 植入eVTOL研发:
LEU100:2024年8月获民航局TC申请受理,2025年取证、2026年交付;

LE200:2025年4月TC申请受理,计划2027年底取证、2028年交付。
→ 对比:行业平均TC取证需3-5年(如亿航EH216-S耗时3年),览翌凭借民航体系经验压缩周期。
▶ 技术路线:18桨复合翼的冗余设计
- LE200采用“16升力桨+2推进桨”构型
,碳纤维机身,600kg最大载荷; 与 昂际航电(C919航电供应商) 合作开发多余度飞控系统,解决安全痛点。
→ 优势:复合翼设计平衡垂直起降效率与巡航经济性,适航风险低于倾转旋翼。
【行业坐标:480架订单的“市场话语权”
览翌航空 | 480架 | ||
关键结论:
览翌订单量跻身行业前五, 超越多数初创企业(普遍<500架); 在复合翼技术阵营中,订单量仅次于峰飞航空(超1000架)。
【生态破壁:低空经济的“合肥模式”雏形
本次合作不仅是采购协议,更构建了“制造-运营-服务”闭环:
- 应用生态
安徽行知与四川路正覆盖文旅、物流、应急场景,为eVTOL提供落地出口; - 金融杠杆
航空租赁合作降低运营商采购门槛,复制沃飞长空&工银金租模式; - 地方赋能
合肥包河天使基金、深圳力合创投连续注资,政策与资本双驱动。
→ 趋势:地方政府正通过“订单绑定+产业基金”组合拳,争夺低空经济制高点。
【未来挑战:订单狂欢后的“适航大考”
尽管前景广阔,览翌仍需直面三大关卡:
- 产能爬坡
2026-2028年需交付480架,制造能力待验证(当前员工<50人); - 适航进度
LEU100/LE200能否按计划取证?民航局审定资源紧张; - 运营合规
eVTOL需取得TC-PC-AC-OC四证(全程3.5-6年),合作方需同步申请运营资质。

结语:从“订单量”到“应用量”,低空经济迎来价值拐点
览翌航空的480架订单,标志着eVTOL产业从“资本热”走向“场景真”。随着2025年适航取证元年开启,中国低空经济的竞争维度已升级为:
核心技术(适航能力)× 场景生态(订单质量)× 地方资源(政策落地)
在这场万亿规模的新赛道中(2030年中国市场或达1788亿元),览翌能否凭借“国家队基因+区域深耕”策略突围?我们持续关注。
本文由「低空猫头鹰」原创出品
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及引用数据
感谢您的关注与陪伴!点击下方卡片锁定我们
每日第一时间获取:
✅低空空域改革政策权威解读
✅国内外低空经济前沿动态
✅产业趋势分析与投资机遇
✨我们将持续深耕低空领域,成为您洞察行业风向的窗口。快点击关注,与数万从业者共探低空经济新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