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2025年下半年,机器人赛道或将迎来新的“卷王”。
当行业先锋纷纷亮剑之时,原力无限机器人选择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抛出一颗“王炸”: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与AstroDroid首款人形机器人。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原力无限(INFIFORCE)将正式发布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AstroDroid,并揭晓支撑它的核心大脑——Hyper-VLA端到端多模态模型。这对组合,被业内称为“2025下半年机器人圈最值得期待的王炸”。

原力无限智能机器人产品介绍
行业越来越“卷”,新玩家如何杀出重围?
过去两年,人形机器人快速升温,特斯拉、Figure、Agility Robotics等玩家不断登场,国内具身智能新势力势头强劲。
然而,在外界热议“谁能跑出来”的同时,行业始终存在一个隐忧:机器人不能只看形体,关键还要看大脑。
原力无限的选择与众不同:它没有单纯地卷硬件性能,而是把突破点放在AI大脑与端到端模型 上。用一句话来说:不只是造一个“像人”的机器,而是要造一个“能思考”的机器。
AstroDroid:不仅是首款机器人,更是“大脑落地”的载体
AstroDroid是原力无限的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它身高170cm,拥有43个自由度与灵巧双手,搭载三目视觉、双激光雷达、六麦环绕与六维力觉的多模态感知矩阵,并由Jetson Orin AGX 64G 提供算力支持。与市面上常见的Demo不同,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原力无限全栈自研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的第一个真实落地场景。
这颗AI大脑让AstroDroid具备了“理解—推理—执行”的完整闭环能力。它不再依赖模块拼接,而是通过统一架构打通视觉、语言与动作链路,在复杂场景下保持稳定。换句话说,它不仅会“看”和“听”,更会“理解”和“行动”。这也意味着,AstroDroid 将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环境,成为未来人机协作的“新物种”。
Hyper-VLA:真正的“王炸”
如果说AstroDroid是“形”,那么Hyper-VLA就是“魂”。不同于传统的模块拼接,Hyper-VLA以Transformer为核心,打通了视觉、语言、动作的跨模态特征对齐。它通过迁移学习与端到端优化,在更少数据、更低算力下依然表现出色。
在真实环境测试中,Hyper-VLA的任务完成率达到86.7%(行业均值78.3%),在自动驾驶复杂路口场景中的决策准确率更是达到87.4%(行业均值82.1%)。更重要的是,它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意外时,能够自主调整策略并恢复任务,让“可靠性”第一次成为量化能力。
一脑多身多场景:卷出差异化的战略
除了产品和技术,原力无限更看重战略差异化。它在行业首提“一脑多身多场景”战略:一颗AI大脑,不为单一机器人而生,而是可以迁移到不同的机器人形态和应用场景。
在这个逻辑下,同一个大脑可以驱动FORCE系列完成新能源车的自动补能,也能让AstroDroid在人形交互中自然表现,还能进一步迁移到安防、制造、医疗等行业场景,释放商业化潜力。这样一来,机器人不再是“孤立的硬件”,而是AI大脑的延伸与落地。
原力无限AstroDroid AD-01
2025年下半年,机器人行业竞争白热化。但真正的王者,不是单纯的形体秀肌肉,而是谁能先把“大脑”跑通,并率先落地到真实场景。
AstroDroid + Hyper-VLA的组合,是原力无限给出的答案。这不仅是一场新品发布,更是一种行业宣言:未来的竞争,不是机器人的形体之争,而是大脑与生态的较量。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原力无限将正式揭晓答案。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