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测院)主办的“计量筑基 质量领航——先进计量测试技术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学术交流周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9月25日。此次活动是中测院积极响应全国“质量月”活动部署,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要求,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保障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幕式汇聚了众多嘉宾,包括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得天,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晓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房芳,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斌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三所总工程师胡毅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洪博,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梦华,以及来自区域国防计量站、多家省内外计量技术机构、中测院战略合作伙伴的领导和专家。开幕式由中测院首席科学家杨杰斌研究员主持。
中测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传军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活动是我院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积极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中测院因计量而生、质量而兴,建院六十年来始终初心如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李同保院士、高洁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中测人砥砺奋进,先后取得数百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新一代中测人将始终延续这份红色基因,秉承这份执着追求,让薪火代代相传。
高晓宇副局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中测院立足四川,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培养的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国家战略实施、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了精准、可靠计量保障。他表示,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加强与中测院等国家级院所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计量治理体系、推进技术能力建设、优化计量服务供给,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和四川发展大局。
房芳副院长回顾了六十年来中国计量院与中测院坚守使命,肩负国家计量测试事业发展重任,在计量基标准研制等领域广泛合作的历程。她表示,愿进一步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贯彻国家质量强国战略,让计量成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共筑中国计量美好明天。
王斌锐副校长指出,中国计量大学与中测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新时期,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持续推动高能级平台建设与特色科研发展,续写校院合作新篇章。
胡毅飞总工程师强调,中测院是计量检测标准化领域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院,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第三计量测试研究中心。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203所愿与中测院加强协作,共同推动我国的计量测试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李梦华副院长提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中测院充分发挥技术能力优势,双方在区域质量协同、技术标准互认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了产业质量的技术交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得天院士以《真空测试计量与航天工程应用》为题,阐述了真空计量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介绍了真空计量技术与航天工程实践结合的应用成果,展示了真空计量测量能力在核工业、载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展望了真空计量技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
高洁院士作为我国超导凝聚态物理量子计量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以《计量测试的未来将迎接量子通讯的挑战》为题,围绕量子通信与计算的发展、量子计算、量子纠缠研究现状,以及科技变革对计量技术带来的挑战等话题娓娓道来,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计量测量的量子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前瞻性视野。
现场精彩瞬间
(
左右滑动欣赏活动现场照片
)
本次学术交流周除主场活动外,还设置了五大专题研讨会,涵盖测试学术期刊发展、生物医药计量、数字化远程计量、核医疗计量、光健康计量等多个前沿领域,力争通过跨学科、跨行业交流,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构建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展望未来,新程已启。中测院将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持续加强对外合作,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聚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测量精度标记产业高度,当产业赋能、企业发展的守护者;夯实人才与文化根基,锚定建设一流国家级研究院的总体目标,为计量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办公室、科技处、杂志社【联合供稿】

推荐阅读
【科技动态】
我院ISO/TC 158秘书处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交流访问
【走进基准故事】
【科普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