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的一则公告,让吃货圈和科技圈都惊掉了下巴。
9月22日晚间,这家靠中式火腿、腊肉起家的传统食品企业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不超过3亿元投资一家专注于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研发的公司——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微电子”)。
该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瞬间沸腾。次日开盘,金字火腿股价直接涨停,报收7.85元,市值一日飙升近10亿元!对于这一数字,股民们直呼“跨界比腌火腿来钱快”。

(公告截图)
然而,金字火腿此次跨界并非一时冲动。公告中明确表述,投资是基于对AI产业趋势和光通信行业市场前景的看好。
据了解,今年6月,闽商郑庆昇花8.7亿元接手金字火腿,成为了新掌舵人。这位深耕房地产、汽车行业的老板,“入伙”不到3个月就火速成立了两家半导体公司,而此次投资正是他的“首秀”。
对于金字火腿而言,此次瞄准的芯片赛道,无疑是块“香饽饽”。近年来,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正加速向800G/1.6T光模块升级,2024年全球相关市场规模已达90亿美元,AI贡献了60%以上增量。作为海归团队创立的企业,中晟微电子不仅手握400G、800G、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块核心技术,还连续两年入选“未来独角兽”榜单,精准踩中了AI和国产替代的风口。

(图片来源:金字火腿官网)
不过,在外界眼中,金字火腿的跨界从来不是新鲜事——只是结局大多潦草。回顾其发展历程,可谓一部“跨界史”:2013年勇闯稀土行业,2015年押注互联网金融,2016年跨界医疗健康,甚至还尝试过新能源汽车租赁。然而,最惨的是2016年控股中钰资本进军医疗,最终因标的亏损导致公司2018年全年亏损,只能灰溜溜“回归主业”。不仅如此,2023年投资浙江银盾云科技,布局算力领域,仅不到一年就转手卖出,几乎没赚到钱。
金字火腿多次跨界尝试背后,是公司主业增长乏力的现实。2025年上半年,金字火腿营收1.7亿元,同比下降14.73%;净利润2292.04万元,同比下降25.11%。更令人担忧的是,第二季度单季出现亏损141.67万元。由于火腿生意不好做了,且受消费品市场波动影响,金字火腿主业增长乏力,不得不靠跨界寻找新出路。
当然,这次的芯片投资,隐患同样不少:一是标的还在烧钱,中晟微电子今年前7月营收仅51万元,净亏损超2000万元,投前估值却高达10-13亿元,增值率近万倍,未来可能面临减值风险;二是金字火腿新老板郑庆昇此前并无科技基因,其主业是房地产和汽车销售,未来如何驾驭高精密的芯片投资,还是个未知数;三是金字火腿管理层缺乏半导体经验,其在公告中也坦言存在“交易估值过高,后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风险”。一家营收规模仅数十万元、尚未盈利的芯片设计公司,能否支撑起10亿级的估值,确实存在疑问。
不过,也有支持者认为,目前光通信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国内厂商份额有望从15%提至35%,中晟微电子的1.6T芯片技术已完成研发,若能借AI东风实现量产,收益可能远超火腿生意。
最后,大家认为金字火腿这次跨界造芯片能成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写出你的看法。
END

往期精选: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