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

ScienceAAAS 2025-09-24 14:21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1

Review | Open Access

Volume 6 | Article ID 0143 |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ef.0143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2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大学Ajeet Kaushik教授团队Science合作期刊BMEF (BME Frontiers) 上发表题为Soft Robotic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upported by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综述文章。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超过1000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核心病理机制源于黑质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死亡,导致运动控制系统失调,引发震颤、肌肉僵直、步态障碍等典型症状。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依赖药物调控神经递质或深部脑刺激等刚性介入方式,但存在副作用显著、个体适配性差等局限性。

以"柔性交互"与"生物融合"为核心的下一代软机器人技术正在突破传统医疗设备的边界,通过整合水凝胶材料、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科学家们正构建一套"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的闭环系统(图1),为PD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和精准化的干预方案。本综述中,Ajeet Kaushik教授结合功能材料、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IoT)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技术,系统阐述了软体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3

图1. 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中先进的仿生软机器人的集成框架。

一、软体机器人功能材料创新

软体机器人的核心材料体系聚焦于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Memory Polymers,SMP)与弹性体的深度开发。SMP具有独特的刺激响应特性,可在温度、pH值或光照等特定条件下恢复预设形状,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复杂驱动装置的理想选择。在所有SMP和复合材料中,多功能水凝胶在创建智能结构方面发挥着特别有用的作用。

通过材料复合策略,如与刚性材料集成、聚丙烯酰胺(PAM)改性等可显著提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与响应灵敏度,形成具有多模态驱动能力的双层致动结构。导电水凝胶体系则以天然生物聚合物(明胶、壳聚糖等)为基底,通过结合银纳米线或改性炭黑纳米颗在保持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实现导电性能的突破,特别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与全身运动监测系统。此外,结合磁活性水凝胶的2D/3D/4D打印技术,可实现复杂变形结构的精准制造,推动软体机器人向多场景自适应方向演进。

二、PD软机器人系统设计

针对PD的软机器人系统旨在整合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架构、机器学习算法及实时交互界面,构建个性化、低延迟的干预平台。借助神经肌肉接口与柔性电子技术,系统可实现具身反馈,形成对神经系统状态的闭环数据传输与调控。

可穿戴设备矩阵(智能服装、手表、眼镜、鞋类等)在神经康复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以帮助防止医疗引起的震颤。如图2所示,研究人员将基于水凝胶的光波导可拉伸传感器HOWS)连接到膝关节上,以人工模拟各种异常步态。CNN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显示准确率为96.9%,优于相关算法,实验结果凸显了HOWS传感器在早期疾病检测中的潜力。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4
图2. 用于远程监控和手势和步态识别的应用。(A)区分异常步态特征。(B)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记录异常步态信号特征。(C)采用二维卷积方法模型对步态信号进行分类和分析。(D)步态信号的分类和识别混淆矩阵。(E)HOWS传感器与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相结合,用于自主监测和辅助行走训练。(F)自主活动期间的信号变化。(G)使用机器进行锻炼时的信号变化。

物联网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深度融合,使系统具备实时分析与自适应调控能力。目前,研究人员已深入探究机器学习与电子皮肤的交叉应用,通过连接传感器,物联网能持续监测患者状态并为短期与长期研究提供数据。此外,海量生物电子数据的积累,进一步验证了机器学习模型在疾病预测与治疗优化中的有效性。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PD管理中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迈向临床应用,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患者个性化模型,模拟治疗过程中的身体状态与机器人系统交互,从而增强软机器人设备的反馈精度与控制效能。这种沉浸式康复方案可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参与度与康复效果(图3)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5

图3.  一种基于ATH-Ring的具有多模态感知与反馈功能的智能系统,这种传感和反馈的融合创造了一个具有跨空间感知能力的交互式元宇宙平台

三、挑战与未来方向

当前研究仍面临多重技术瓶颈:水凝胶材料在长期使用中易受反复形变、温度波动及皮肤接触影响而发生降解,需通过材料改性与封装技术提升稳定性;机器学习与物联网的集成需解决数据安全、网络可靠性、设备功耗、跨平台互操作性及临床可解释性等问题。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6

4. 一个融合了下一代技术的未来生态系统,旨在实现个性化医疗保健:利用3D/4D打印技术制造高级假肢,通过安全传感技术监测患者状况,结合AR/VR与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沉浸式诊断,利用物联网记录患者信息,以及运用量子技术处理帕金森病(PD)相关数据。

未来研究需聚焦三个方向:1)推进传感器微型化与柔性电子皮肤开发,实现无创、连续生理信号监测;2)优化材料配方与控制算法,提升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3)通过长期临床验证与患者深度参与,推动可持续、个性化的居家康复方案落地。最终目标是实现技术从实验室到日常场景的稳定转化,构建普惠型帕金森病管理新范式(图4)


通讯作者介绍

本文的通讯作者为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大学Ajeet Kaushik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涵盖材料学、化学、工程学、医学等领域,在包括Chemical Reviews、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Physics Reports等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原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ef.0143

SPJ|BMEF:软机器人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潜力图7
扫码阅读原文

往期阅读

 
 

1.BMEF|综述:调节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微环境的生物材料

2. BMEF|微生物铁载体:医疗健康领域的新星

 

About BMEF

 
BMEF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是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SIBET CAS)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Science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期刊旨在为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提供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以推动领域内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临床医学专家及时地交流,共同促进人类健康。期刊关注在致病机理研究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评估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包括概念、设备、材料、组织、过程和方法等。目前,BMEF 已陆续被DOAJ、CNKI、INSPEC、PubMed Central、Scopus、ESCI、Ei Compendex等知名学术数据库收录。2024年,BMEF的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为7.7在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领域期刊排名中位于Q1区。
期刊网址:
https://spj.science.org/journal/bmef/
投稿网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bmef/
欢迎各位同仁踊跃投稿!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薄如纸片!机器人有了的“触觉皮肤”!
溢价239.09%!这家A股转让机器人公司股权
【火热报名中】2025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峰会
千亿巨头冲击港股IPO,押注汽车电子+机器人,出路还是新困局?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落幕!机器人打鼓助阵,百度发布全新AI审核产品
吉大博士造机器人关节模组,完成两轮过亿融资!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国产编码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
工博会聚焦:越疆从机械臂到人形机器人,按下“具身工业”产业加速键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