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正遇到一个大多数竞争对手梦寐以求的问题:钱太多了。
过去几天,英伟达登上头条的原因,并不是它卖出了多少芯片,而是它能开出多大的支票。上周晚些时候,公司宣布将向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投资 50 亿美元。随后在周一,又传出消息称,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几年向 OpenAI 投资 最高 1000 亿美元。
这个数字尤其惊人,因为就在三年前,英伟达每年的自由现金流还只有区区 60 亿美元出头。但人工智能的狂热及其引发的“军备竞赛”,让英伟达不仅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还成为“现金储备最深”的科技巨头之一。
根据 FactSet 数据,英伟达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创造了 720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本财年预计将接近 1000 亿美元。这一规模超过了除苹果之外所有超大市值科技公司的今年预期自由现金流。
然而,如何花掉这笔巨款并非易事。英伟达在过去四个季度回购了近 500 亿美元的股票,并在近期又追加了 600 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公司在过去两年中将研发投入翻了一番,但依旧难以追上爆炸式的销售增长。过去四个季度,英伟达的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的 9%,而此前五个财年的年均比例为 22%。
用现金去收购一家大型公司几乎不可能。英伟达在 2020 年以 69 亿美元收购网络技术公司 Mellanox 时,就遭到过中国监管层的阻力——而那还是在 AI 热潮和中美科技竞争全面升级之前。如今,任何芯片领域的大型并购几乎都离不开中方批准,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英伟达 CEO 黄仁勋更偏好扁平化组织结构和小型并购,而非巨额收购。根据 FactSet 数据,Mellanox 仍是英伟达迄今唯一一笔超过 10 亿美元的并购案。
尽管如此,承诺拿出 1000 亿美元绝非小事。这笔巨额资金将帮助 OpenAI 建设多达 10GW 的算力。ChatGPT 正是这股 AI 浪潮的引爆点,目前用户已超过 7 亿,但 OpenAI 在全球扩张中仍然持续亏损——这其中涉及大量采购英伟达的芯片。某种程度上,这笔投资显得“循环”意味浓厚。不过伯恩斯坦分析师 Stacy Rasgon 最近指出,考虑到“一个 1GW 的数据中心可能就需要数百亿美元的英伟达产品”,这笔投资带来的营收提升可能远超支出本身。
至于那笔对英特尔的 50 亿美元投资,英伟达既能取悦美国政府,又能扶持一家本土芯片制造商,从而帮助自己降低对台积电的依赖。双方计划共同开发的新产品也可能受到欢迎——毕竟许多寻求引入 AI 功能的企业客户仍在使用搭载英特尔 CPU 的服务器。
几年前,英特尔和英伟达联手的画面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它们是硅谷的老对手。但如今,腰缠万贯的英伟达已经可以轻松展现“慷慨”。
参考链接
https://www.wsj.com/tech/why-nvidia-is-spending-so-much-money-309dfae3?mod=tech_lead_pos5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