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1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2
当工业“触电”具身智能。

文|编辑部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9月23日正式开幕。作为中国制造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工博会历来被视为观察产业趋势的风向标。
过去,工业机器人凭借成熟的技术与广泛的应用,一直是展馆中的绝对主角。如今,随着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新的焦点。
今年,工博会不仅设立了“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专区”,还以“造人”计划为脉络,全面展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集成的完整生态。

01

“明星齐聚”:人形机器人展区大放异彩

在本届工博会的人形机器人展区,多家明星企业携旗下旗舰产品集中亮相,技术亮点与应用场景交相辉映,成为全场焦点。

开普勒:K2“大黄蜂”

开普勒展出的 K2“大黄蜂”身高175cm、体重75kg,拥有52个自由度,整机算力高达100TOPS,具备强大的决策与运算能力。它搭载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和精旋动力旋转执行器,兼具高负载、长续航和高精度,确保动作的稳定与精准。凭借软硬件一体化研发能力,开普勒已实现“充电1小时,运行8小时”的超长续航,并能完成双臂协同搬运30公斤的任务,展现出工业级应用潜力。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3

天链机器人:T1 Pro

天链机器人带来的 T1 Pro 身高约1.6米,全身自由度达到71个,重量仅43公斤,但关节最大扭矩高达450Nm。其手臂单臂可承载8公斤,总负载能力达16公斤,甚至能完成145公斤的负重深蹲。这款产品已在国防军工、科研教育等领域落地,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与实用价值。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4

威迈尔:VersaBot 与 OmniHead

威迈尔发布的新一代智能人形机器人 VersaBot,采用多模态环境感知、高精度多自由度运动控制和AI大模型决策三大核心架构,重点面向工业制造与企业办公场景,具备跨模态协同与智能交互的优势。同时,其推出的 OmniHead(奥视知脑)头部模组,集成高精度RGB-D视觉与大模型,可显著提升机器人感知与环境适应能力,为行业开发者提供强大支持。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5

傅利叶:GR-2

傅利叶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 GR-2 在设计与性能上实现全面升级。全身比例更为协调,自由度增加,电池容量翻倍并支持换电,内走线设计提升了美观性与开发便利性。灵巧手自由度显著增强,支持精准力控抓取;同时,开放的开发平台和对主流编程语言的兼容,大幅降低了应用门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与产业。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6

智澄 AI:TR4

智澄 AI展出的 TR4,是一款专为格子式搬运系统设计的全能型人形机器人,既能服务于工业生产,也能应用于家庭场景。其全向移动底盘与升降装置提供三维移动能力,自主研发的物理世界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更强的“物理智能”。TR4在柔性与脆弱物品处理上表现出色,双臂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完成复杂任务,展现了未来多场景融合的可能性。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7

02

“老将出马”:协作机器人跨界造“人”

如果说新锐企业让人形机器人赛道充满想象力,那么那些深耕协作机器人的“老大哥”们,则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与产业经验,正在为人形机器人注入更扎实的工程化能力。

越疆:多形态“超级工厂”

越疆携全球首个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亮相,涵盖协作机器人、双足人形、多足机器人与轮式人形等多种形态。在“工厂智能枢纽”的统一指挥下,整个系统实现物料抓取、视觉检测、搬运、组装的全流程智能协作。

其中,人形机器人 DOBOT ATOM 已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泛化应用,轮式新品 ATOM-M 也在现场首次亮相。凭借工业级灵巧操作与高效移动能力,越疆进一步完善了自身多形态具身智能的产品矩阵。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8

节卡:JAKA具身家族

节卡推出的 JAKA具身家族 涵盖了从工业到零售教育的多元场景:双臂 JAKA K1 以高刚性、高精度和毫秒级响应能力支撑人形作业训练;轮式 JAKA Kargo 已进入500强企业工厂,用于分拣搬运;轻量化平台 JAKA Lumi 主打易部署和社区开放;腿足人形 JAKA K1L 则模拟人腿结构,能够适应非结构化工业地形。节卡试图通过完整的产品序列,覆盖更广阔的落地空间。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9

中科新松:睿可RICO

中科新松的 睿可RICO 轮式人形机器人在展台上展示了“优雅的倒茶”——它利用双臂柔顺控制系统,既能精准抓取茶具,又能保证人机接触时的安全。这种柔性抓取方式突破了传统机械臂“硬碰硬”的局限,更加贴近实际协作需求。此外,新松还带来多可咖啡机器人、“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集中呈现人形与服务场景的多样化探索。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10

埃斯顿酷卓:Codroid 02

埃斯顿酷卓则通过 Codroid 02 吸引观众驻足。这款第二代双臂人形机器人身高170cm、体重70kg,拥有31个自由度,单臂负载5公斤。自研一体化关节模组实现了力量与精度的动态平衡,双系统控制架构提升了任务执行的成功率。在现场,Codroid 02灵活分发定制礼物的演示,成为不少观众的“打卡”环节。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11

03

当工业“触电”具身智能

本届工博会呈现出一个显著变化: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孤立亮相,越来越多的协作机器人厂商、工业自动化企业开始将多形态机器人与工业流程协同进行系统化展示,具身智能正在成为制造业新的技术关键词。

以越疆的“超级工厂”为例,现场构建了由多形态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协作系统,从物料抓取、视觉检测到精密组装,实现了跨形态、多任务的协调运作。中科新松则通过柔顺控制与灵巧操作,让轮式人形机器人完成更贴近真实作业的动作。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工业企业正试图将具身智能纳入已有的生产系统,而非将其视为实验性质的“新物种”。

无论是底盘、关节模组,还是多模态感知与大模型算法,具身智能的技术路线正被逐步工程化、平台化。不同厂商虽路径不一,但目标一致:构建能够适配复杂、动态、多变任务的智能执行体。

工业“触电”具身智能,意味着制造环节正在向更加柔性、更强泛化能力、更高智能协作水平演进。这既是产业自身对效率与适应性的再追求,也是机器人企业技术能力突破之后的自然延伸。随着试点落地增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具身智能或将在工业领域率先走出“样机阶段”,成为实际生产的一部分。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12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交流群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13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图14

推荐阅读




 本体 

||||

|||

||

供应链

|

|

|

场景应用

|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无框力矩电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及国产化进展
快讯|东华测试与南通振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星迈创新」完成超10亿新融资;智元机器人斩获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
美团领投!10个亿砸向泳池机器人赛道
再获10亿融资!星迈创新跨界进军割草机器人
2025物业机器人奇点已至?
CoRL 2025最新工作!ControlVLA:机器人看10遍就会,“通智大脑”能力再升级!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十九:《机器人太空飞船》星际漫游的机械先锋:机器人太空飞船的发展史诗与未来征途(附下载)
高端泳池机器人品牌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融资,正式入局割草赛道|早起看早期
工博会,被人形机器人“包围”了
智元机器人携手德马科技亮相日本国际物流展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