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瑟·德尔·普拉多(Arthur del Prado, 1931-2016)的一生,与现代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史诗般地交织在一起。他是一位真正的产业先驱,其远见卓识塑造了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设备巨头——ASM国际公司。亚瑟·德尔·普拉多以其企业家精神、乐观态度,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支持,被誉为“欧洲半导体设备产业之父”。
亚瑟·德尔·普拉多的半导体生涯始于1958年美国加州的“硅谷”诞生之初。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后,他于1964年在荷兰比尔托芬(Bilthoven)创立了先进半导体材料公司(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简称ASM)。在他的掌舵下,ASM从一家初创公司起步,最终成长为年销售额近十亿欧元、拥有近1.2万名员工的产业巨人,他担任首席执行官直至2008年。
早期扩张与全球布局(70-80年代)
ASM的发展史不仅依靠技术创新,也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受益者。公司最初进入沉积炉(furnace deposition)市场,并于70年代初开始在荷兰生产该系统。但德尔·普拉多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作为全球化的先驱,他极具魄力地在全球范围内创立新公司,构建起ASM的国际商业帝国雏形。
70年代中期,ASM太平洋科技(ASM Pacific Technology Ltd.)在香港成立,并迅速成长为后端半导体组装和封装设备市场的领导者。
同在70年代,ASM美国(ASM America)的成立,为公司至今领先的外延生长技术奠定了基石。80年代初,ASM日本(ASM Japan)的创立,则成为如今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设备发展的摇篮。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80年代中期,ASM与飞利浦集团(Philips)合资开发光刻技术,成立了合资公司阿斯麦(ASML)。ASM虽于1988年因资金压力出售了所持的ASML股份,未能直接分享ASML日后巨大的商业成功,但这一决策反映出德尔·普拉多作为产业先知的非凡眼光。正是他主导的这次合资,为ASML的诞生播下了关键的种子。此后,ASML逐步成长为全球光刻技术的绝对霸主,其极紫外(EUV)光刻机是现今制造尖端芯片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ASML的辉煌与ASM在沉积领域的主导地位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半导体设备产业的两大支柱,也共同印证了德尔·普拉多早年战略布局的深远价值。

ASML市值,1995~2024,资料来源:ASML官网,东兴证券研究所
聚焦核心与技术突破(90年代-2000年代)
进入90年代,ASM的战略重心专注于沉积技术这一核心领域。这一决策引领公司投资于当时新颖的原子层沉积技术(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并通过在1999年和2004年分别收购ASM Microchemistry和韩国ASM Genitech,极大地强化了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
这一聚焦带来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ASM的Pulsar ALD设备成为业界首台用于新型铪基高介电常数栅极材料(hafnium-based high-k gate dielectric)器件大规模量产的设备系统,这是一项里程碑性的技术突破,成功解决了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障碍。自此,ASM与全球顶尖芯片制造商的合作日益紧密,其ALD技术成为实现先进3D器件架构不可或缺的核心工艺(例如目前2nm节点以下的采用GAA构架的先进制程)。
传承与未来(2010年代至今)
亚瑟·德尔·普拉多于2008年退休,并由其子查克·德尔·普拉多(Chuck del Prado)接任CEO,完成了家族的首次交接班。2020年后,ASM领导权移交至专业经理人。2024年,ASM前首席技术官Hichem M'Saad成为新任CEO,标志着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
2016年,亚瑟·德尔·普拉多过世,其留下的遗产ASM公司,是一家融合了持续创新与全球创业精神的独特企业。ASM在全球客户附近设有服务中心,制造则集中在新加坡,这种独特的技术集中-服务跨国的公司结构,正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缩影。
ASM的脚步从未停止。近年来,公司继续拓展在外延设备市场,并于2022年收购了意大利碳化硅外延设备企业LPE,以抓住电动汽车市场爆发带来的增长机遇。
引用资料
1.ASM公司官网
2.https://www.wikitia.com/wiki/Arthur_del_Prado
3.Hichem M'Saad业绩声明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